APP下载

鸠山时代中日关系的走向

2009-09-11袁晨雨

新民周刊 2009年35期
关键词:鸠山小泉中日关系

袁晨雨

中日关系的经济命脉

鸠山时代的中日关系会是怎么样?上海社科院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鸠山希望建立日本同盟和亚洲同盟并重的格局。中国的崛起是亚洲发展和世界多极化发展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了顺应这样一个潮流,他必然会与之前的自民党政策有所不同,对中国采取一个更加积极的外交态度。”

今年上半年日本国内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日本第一大经贸合作伙伴。而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日两国经贸合作日益频繁,日本对华经济依赖也愈发加重。不久前,一纸世界汽车集团公布的排行榜更使得鸠山在意志上坚信要将改善日中关系之路进行到底:中国国内汽车销售量跃居世界第一,而汽车出口正是日本经济的命脉。“小泉时期,中国主要是日本的劳动力市场。然而,中国如今的消费能力迅速提高,超过美国。在这一个条件之下,鸠山希望把中国从劳动力市场向日本的产品消费市场转变的心情也可见一斑。”王少普解释道,摆在鸠山面前的中日关系议题不再是过去政党间可有可无的“政治游戏”,而已升级到关系日本生计的基础性问题。为此,鸠山还特意提出要把自民党提出的两国“战略互惠关系”的内涵进一步深化,虽然本质上是“换汤不换药”,可鸠山摆出的“微笑攻势”却是中方乐意看到的,“在经济外交的前提下,中日关系虽可能还会在领土、历史等问题上有所波折,但中日的基本态势还是积极向上的。”

鸠山面临的难题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日本国内弥漫着的悲观主义论调:“重提中日关系不过是新瓶装旧酿,无论鸠山还是麻生执政,受限于国内政局的掣肘,中日关系都很难有本质上的突破。”尽管在老生常谈的两个不可回避的原则性问题:领土、领海问题和历史问题上,鸠山一改自民党小泉时代遗留下来的遗风,不但明确表示自己作为首相不会去参拜靖国神社,更在台湾、西藏、新疆等敏感的内政问题上表态:一切都要在1972年制定的《中日联合声明》下操作,绝不干涉中国内政。但这种“大度”的表现并不代表中日之间就此心无芥蒂,王少普告诉记者,“我们需要警惕和密切关注的是,中日关系依然存在许多矛盾和分歧,比如食品安全,人权问题,能源保护……”

“鸠山由纪夫也希望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与中方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交流沟通,但我们还是应该看到民主党对华政策的矛盾指向——中日韩究竟应怎样加强合作?东亚各国之间如何调和?如果美国表现极度反感的态度,鸠山又会做出怎样的举措?这些都是一环扣一环的问题。”王少普总结道。虽然,鸠山极力表现出对华态度的积极面,但说与做永远是两码事,倘若鸠山由纪夫上任后无法在诸如“民间情绪”、“达赖”、“东海油气田”等中日关系的敏感问题上做出同他执政理念“平等博爱”一样的实际举措,那中日关系也无法有更大的突破。

猜你喜欢

鸠山小泉中日关系
日本经济界中国观的变迁与中日关系
小泉纯一郎身后的神秘“女皇”
珍藏书本捐赠促进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