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女孩与华尔街CEO的互救传奇

2009-09-10

现代家庭 2009年8期
关键词:霍顿资助

小 陆

2009年春天,江苏女孩刘怡晴收到了一封寄自美国的邀请函,纽约第二电视台邀请她去参加一档专访节目。刘怡晴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女孩,怎么会受到美国电视台的青睐呢?原来,此中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美国大叔隐身资助苦命女孩

现年24岁的刘怡晴,是江苏省仪征市谢集乡人。几年前,刘怡晴的父母遭遇车祸,父亲当场死亡,重伤的母亲右腿被截肢。正读高一的她不得不含泪辍学,到南京夫子庙摆摊卖雨花石。

2001年6月的一天清晨,刘怡晴经过夫子庙西侧出口时,看到一个外国中年男子被几个小贩围住脱不了身。刘怡晴走上前用英语说:“您好!请问您需要帮助吗?”外国男子马上向刘怡晴求助道:“帮帮我,我被他们缠住了。”刘怡晴把小贩们劝开了,替外国男子解了围。交谈中,外国男子自我介绍说他来自美国,名叫霍顿,并请求刘怡晴给他当一天导游。刘怡晴想了想,笑着答应了。

那年48岁的霍顿是美国纽约华尔街菲勒投资公司的CEO。为了缓解巨大的工作压力,霍顿每年都要独自出国旅游一次。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他在5月底游完北京后,又来到南京。一路行来,他就靠一个快译通与人交流,很不方便。

那天,刘怡晴带着霍顿游览了总统府和中山陵园。霍顿了解到,刘怡晴自学了大学英语课程,还获过江苏省中学生英语比赛的第4名,因为家庭发生变故不得不辍学挣钱给母亲治病,霍顿不禁对她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傍晚,霍顿与刘怡晴分别时,他拿出1000元人民币递给她,说:“这是给你的报酬。”刘怡晴从中抽出了一张100元,然后又从口袋里拿出50元递给霍顿说:“50元报酬就够了!”霍顿几次硬把钱塞给她,都被刘怡晴推辞了,她说:“中国有句古话叫‘无功不受禄,50元已足够了。”霍顿很是惊讶:居然还有如此单纯的女孩!他请求刘怡晴次日继续给他当导游。

第二天,刘怡晴挑选了8块精美的雨花石送给了霍顿。霍顿爱不释手,得知刘怡晴的家乡盛产雨花石,他马上要刘怡晴带他去仪征市看看。

于是,刘怡晴带着霍顿来到了仪征市。在河滩上捡了一回雨花石后,两人去了刘怡晴的家。看着刘家家徒四壁的境况,再看看瘫痪在床的刘母,霍顿心情非常沉重。他认真地说:“你想继续上学吗?我来帮助你吧!”然而,刘怡晴却说:“我当然想上学,但我想先打工挣钱养家,自己挣到学费再复学!”听了这话,霍顿再次对眼前这个坚强的中国女孩产生了敬意。

在返回南京前,霍顿提出要帮刘怡晴的母亲安装假肢。这一次,刘怡晴没有拒绝霍顿的好意,她太希望母亲能站起来!那以后,由霍顿支付费用,刘怡晴的母亲顺利安上了假肢。霍顿离开南京时,给刘怡晴留下了电子邮箱和公司的地址。刘家母女送了他一大包土特产。在刘怡晴的心里,已把霍顿当成亲人。

霍顿回美国后,刘怡晴又继续在南京做起了小贩。她虽然时常想起好心的美国大叔,但怕打扰霍顿,一直没有给他写信。

不久后的一天,刘怡晴突然接到老师的电话,要她复学,学校帮忙解决学费。刘怡晴重返学校后,老师告诉她,她作为特困生,获得了爱心人士资助,不仅解决了学费,每月还有200元的生活费,并说资助人不愿透露个人情况。

有了这笔资助,刘怡晴顺利地读完了高三,并考上了南京师范学院。饮水思源,刘怡晴找到班主任邱老师,央求她提供资助人的信息。邱老师拗不过她,只得告知真相:资助人竟是远在美国的霍顿先生!原来,在与刘怡晴相处的那几天,霍顿被她的坚强和自立深深打动了,他很想帮助她,可是刘怡晴一再拒绝,于是霍顿只好“曲线”资助刘怡晴。他托了几个朋友,联络上了刘怡晴的班主任,并让班主任瞒住刘怡晴……

互相激励演绎跨国佳话

刘怡晴听了班主任的话,难抑激动的心情,马上到网吧给霍顿发了一封表示感谢的电子邮件。几天后,霍顿回信告诉刘怡晴,他是华尔街一家公司的CEO,年薪40万美元,资助她读书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善举。在信里,霍顿说:“有位哲人说过,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你,我感到很快乐!”他让刘怡晴申请了MSN号码,这样就可以随时网上联系了。

一天在聊天时,霍顿询问刘怡晴的大学学费问题。刘怡晴说:“我准备申请助学贷款,再勤工俭学,肯定能解决困难的!”霍顿说:“如果有困难,就跟我说。请你记住,我们是朋友!”刘怡晴心中涌起一股浓浓的暖意。

大学期间,刘怡晴每个月都在网上向霍顿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一天,霍顿在网上问刘怡晴:“你了解华尔街吗?这是个遍布财富和梦想的地方。”他向刘怡晴提出了一个建议,让她努力学习,大学毕业后,通过托福考试来美国,他可以提供相关帮助。那天,他们做出了一个约定:4年后,刘怡晴通过自己的努力,到美国留学!这个约定对刘怡晴产生了很强的激励作用,她同时还报考了国际金融贸易专业,准备在毕业时拿到双学位。

霍顿了解到中国许多边远山区的许多孩子失学,便有心做点慈善事业。在刘怡晴的穿针引线下,他拿出18万美元,在江苏宿迁捐建了魏营希望小学,又在仪征捐建了青州希望小学

大三那年,刘怡晴与同班男生李灿明谈起了恋爱。与此同时,刘怡晴正积极准备考托福。不料,母亲的伤腿病情恶化,她只得放弃考试,回老家照顾母亲。1个月后,母亲腿伤痊愈,她才返回南京。

大学毕业后,刘怡晴先是当了一段时间翻译,熟悉了外贸业务后,她萌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于是,刘怡晴从公司辞职,借了一笔钱,注册了商贸公司,与男友一起经营,专做外单服装鞋帽业务,不到半年,他们就净赚了15万元。

霍顿得知刘怡晴开了公司,还把产品销到了美国,他高兴地说:“我说过你是个不一般的女孩,果然没令我失望!”刘怡晴提出将霍顿以前资助她的钱还给他,霍顿让她用这笔钱去资助别的贫困生。

2007年9月底,刘怡晴发现霍顿很久没有上网,忍不住给霍顿打了个越洋电话。让她倍感震惊的是,霍顿声音含混不清地说:“我破产了,身体……也垮了……”刘怡晴焦急地问:“霍顿先生,您到底怎么了?快点告诉我!”霍顿沮丧地告诉刘怡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他所在的投资公司彻底破产,霍顿曾找亲友借了400多万美元,加上自己的积蓄投到公司,如今全部血本无归,还欠下了巨额债务,成了穷光蛋。由于不断有债主登门索债,霍顿的妻子无法忍受,带着女儿与霍顿分居了。雪上加霜的是,在这个关头,霍顿被检查出了癌症——恶性脑胶质瘤!他说话口齿不清就是因病所致。

霍顿说:“医生说我患的癌症已经是晚期,让我好好享受今后不多的日子……”想到恩人身陷绝境,刘怡晴不禁流下了眼泪。这时,她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霍顿接到中国来,帮他治病!她当即对霍顿说:“霍顿先生,您到中国来吧。这里山清水秀,也许对恢复您的身体有好处!”刘怡晴的话让霍顿动心了:他对中国的风土人情一直念念不忘,与其在纽约等死,不如去中国散散心,也好见刘怡晴最后一面。

刘怡晴马上给霍顿汇去了2000美元作为路费。10月的一天,霍顿乘坐泛美航空公司的航班飞赴南京禄口机场。5年没有见面,刘怡晴长高了,变得成熟干练。霍顿比以前胖了些,但脸色灰暗,神情萎靡。

知恩图报让美国大叔重获新生

刘怡晴在自己租住的三室两厅房子里为霍顿腾出了一间房子,给他配了一台电脑,为他买来了电烤箱和食品搅拌机,让他配制西餐。安顿下来后,刘怡晴提出带霍顿去江苏省肿瘤医院做个病理检查。霍顿当即拒绝说:“我们美国的医生都说没治了,我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刘怡晴劝说道:“霍顿先生,您当年资助我上学,经常鼓励我积极生活,不惧怕困难。怎么您现在遇到了困境,就退缩了呢?”可是霍顿显然对未来失去了信心,这让刘怡晴非常着急。这时,她想到了霍顿捐建的希望小学,也许朝气蓬勃的孩子能打动霍顿。

岁末的一天,刘怡晴放下生意,带着霍顿来到了仪征市青州希望小学。学校制作了“霍顿先生,我们需要您!我们感谢您!”的英文横幅,挂在学校门口。看到横幅的瞬间,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情感击中了霍顿的心,他不禁眼眶潮湿了。霍顿激动地轮番抱起孩子们,亲吻他们可爱的小脸。霍顿与40多名小学生一起做游戏,他还教孩子们唱了英语圣诞歌曲。霍顿又唱又跳,高声叫着:“我太幸福了!”此时的他像个老顽童,完全不像个绝症患者。2008年元旦,魏营希望小学也邀请霍顿去参加活动,孩子们送给霍顿999只他们亲手折的幸运星,还送给他一棵小树。

希望小学之行彻底改变了霍顿的心境。他重新感悟了生命的意义,性格也逐渐变得开朗了。他还要求刘怡晴教他学中文,他想迅速融入身边的环境。

2008年春节,刘怡晴把霍顿带到了仪征市老家。在刘怡晴家里,霍顿与刘怡晴母女一起包饺子,做蒸糕。灶膛里的柴火把他的脸庞映照得红润起来。刘怡晴还请了几个邻居到她家吃饭。霍顿在饭桌上说,这是他有生以来吃的最美好的一顿饭。虽然霍顿只会讲几句简单的中文,但很快和乡亲们打成一片。

霍顿在刘怡晴家住了2个多月,他到田埂间割草喂牛,还帮刘怡晴的母亲开垦了一块菜地。到菜园里施肥时,霍顿挑着粪桶,哼着小调,俨然一个快乐的老农。绵绵细雨中,霍顿穿着蓑衣在鱼塘边钓鱼,心情平静如水。田园生活让霍顿感到惬意无比,因病所致的头痛、口齿不清、面部神经麻痹的症状竟渐渐消失了!沉静下来的霍顿开始思考自己在华尔街的经历,并着手把自己的思考成果写下来,写成一本书。

在刘怡晴的强烈要求下,霍顿去了江苏省肿瘤医院复查。他脑部的病灶并没有扩散!医生对此啧啧称奇,因为恶性脑胶质瘤是一种浸润性生长的肿瘤,与脑组织无明确分界,如果不及时做手术切除,可能会快速生长,造成进一步伤害。医生认为霍顿的病情缓解,与他的心态有关,他在刘怡晴家放松的心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他提高了自身的免疫力,所以病情没有恶化。医生建议霍顿,趁肿瘤没有恶化转移的时机做切除手术。霍顿拒绝了。

霍顿回南京后,经常坐在电脑前写文稿。一天傍晚,霍顿突然头痛欲裂,栽倒在电脑前。刘怡晴和男友李灿明闻声将霍顿送到了医院。医生再次建议霍顿做手术,手术费需要16万元。看到霍顿无奈地摇头,刘怡晴马上说:“这手术,咱们必须做!”李灿明对刘怡晴说:“霍顿现在是个穷光蛋,怎么拿得出手术费呢?”刘怡晴说:“咱们有钱呀,他以前帮助过我,现在是我回报的时候了!”李灿明看到女友态度坚决,半天没有吭声。

2008年初夏时节,霍顿在江苏省肿瘤医院做了开颅手术。刘怡晴支付了全部医疗费。霍顿痊愈出院那天,他发现,前来接他出院的刘怡晴神情憔悴,眼睛红肿,像哭过一样。再三追问下,他这才知道,为了给他治病,刘怡晴花光了大部分积蓄不说,还因为经常陪伴霍顿,导致她无暇顾及业务,使得生意难以为继。李灿明为此和她争吵了很多次。在霍顿出院前一天,李灿明气呼呼地对刘怡晴说:“为了那个外国老头,我们钱没了,店也没了。你根本不在乎我的感受,你就去跟那个老头过吧!”然后决绝地和她分了手。

霍顿没想到自己会给刘怡晴带来如此大的麻烦,他很是内疚,找到李灿明诚恳地道歉,说自己无意介入他们的生活,很快就会回美国。然而,李灿明认为女友太执拗,很“傻”,最终还是和刘怡晴分手了。看到沉浸在失恋痛苦中的刘怡晴魂不守舍的样子,霍顿心急如焚,他多次找到李灿明,乞求他回心转意,但李灿明去意已决。霍顿的努力被刘怡晴看在眼里,她反而强装出笑脸安慰大病初愈的霍顿,大度地说自己已经走出痛苦,失恋就像一阵风,吹过去就没事了。霍顿不禁流下了眼泪,他说:“刘怡晴,你就是我的天使!你的善良和坚强,也给了我生活的勇气。我一定要战胜厄运,好好活着!”

霍顿住在刘怡晴的老家,一边休养,一边写书。这期间,他到江苏省肿瘤医院做了复查,恢复情况良好。让霍顿意想不到的是,刘怡晴几次给霍顿的妻子女儿打越洋电话,告知霍顿的情况,劝说她们回到霍顿的身边,让他重新振作起来。刘怡晴的善良深深震撼了这对远在美国的母女。一天,霍顿突然接到了妻子和女儿的电话,一家人在电话里哭成一团。2天后,霍顿回到了美国,与家人团聚。

2009年初,刘怡晴突然收到了霍顿从美国汇来的1万美元,原来,霍顿的书即将出版,这是出版商给他预付款,他赶紧汇了一部分给刘怡晴,让她重新创业。刘怡晴考虑到霍顿还处于失业中,马上又把钱汇回给了霍顿。

中国女孩与美国大叔互救的传奇故事在美国华尔街传开后,当地电视台邀请霍顿一家和刘怡晴去录节目,讲述他们的故事。刘怡晴没有成行。她要重新创业,还有很多事要做。霍顿的妻子打电话给刘怡晴说:“金融危机使许多人失去了家庭亲情和生活的信心。你拯救了霍顿,也拯救了我的家庭,你的善举打动了华尔街许多人,让我们体味到温情的同时,也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谢谢你!”

刘怡晴含泪笑了,笑得很幸福。

猜你喜欢

霍顿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霍顿奇遇记
孙杨第一 霍顿第二
孙杨的“反击”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感恩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