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民族精神的路径选择

2009-09-09郑文姬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09年6期
关键词:弘扬中华民族培育

郑文姬

摘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增强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当前,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传统文化传承、爱国主义教育和党的建设等途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关键词民族精神时代价值路径选择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当前,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为了完成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坚持与弘扬民族精神,更需要孕育和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增强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综合国力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物质力量,也包括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等精神力量。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竞争。首先,民族精神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精神基础。其次,民族精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再次,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自信、自立、自强意识。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正同经济扩张、政治霸权和军事威慑结伴而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要使广大人民自觉地抵御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必须大力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本世纪前20年,我国的历史任务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挑战和机遇共存。没有民族精神的动力支持,要完成这样繁难的事业是不可想象的。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柄“双刃剑”,它既能促进民族精神的培育和更新,也会造成对民族精神的某些消解和侵蚀。“拜金主义”、道德滑坡、党内腐败等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民族精神缺乏的结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有了一定的精神,就能抑制人的欲望,匡正人的行为,激发人的锐气。民族精神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立志图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奋斗。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塑造与培养新一代合格人才的需要。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公民思想道德的概括和升华。因此,要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爱国守礼、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同时,要突出青少年这个重点。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可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参照系,使他们站在较高的起点上直面人生、探索人生。同时,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寄放心灵的空间,超越自我、追求完美和崇高。谁赢得青年,谁就赢得未来。要使我们的青少年有理想抱负、有道德情操,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最终成为新一代合格人才,进行民族精神、民族优良传统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加快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千百年来,“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一直是国人行为的准则。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切身感受到,国家的统一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就是用统一战线去团结和凝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和富强。中华民族精神,不但是团结国内50多个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而且是凝聚全世界华人的民族纽带。中华民族对国家分裂行为的制止、香港和澳门统一大局的落实和巩固、台湾地区统一的实现,没有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没有民族团结、凝聚的巩固,没有民族宽容、谅解的实现,都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升民族凝聚力当作一项紧要的战略任务,巩固祖国统一成果、加快祖国统一步伐,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使命。

当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路径选择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唱响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树立全社会广泛认同的精神旗帜,铸就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激发引领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要让全社会牢固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理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将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潮流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饱经风霜而弥坚的精神实质,不断拓展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内涵,不断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凝聚在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旗帜下。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充分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道德传统。历史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一个人不了解自己民族发展的历史,是难以真正树立起浓厚的民族精神的,自然也难以充分吸取和利用它蕴含的巨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与升华。我们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采取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加强对国民的历史和国情教育。通过深入开展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让国民了解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特别是了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昌盛而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光辉业绩。继承优秀传统,不能只停留在对文化典籍的熟读和诠释上,而是要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推陈出新,不断发扬光大,成为人民现实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时代精神结合,积极吸取世界先进文化成果。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一方面要坚持与时俱进,既坚持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新的内容;另一方面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进行文化创新,既坚持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又不断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该让国民了解国家当前的内、外环境,国家在世界

竞争中的地位、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以培养忧患意识,树立爱国情感;用先进人物的事迹和精神来教育、感化新一代青少年,使他们在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具备时代特有的创新、诚信、民主、平等精神。同时,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以开放、积极、进取的心态,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既要克服狭隘民族主义,也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要有“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主体意识和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理性自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大力营造全员教育的社会氛围。在当代,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一致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创造浓厚的社会氛围,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随时随地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感染和熏陶。我们的一切新闻媒体、课堂教学、文化娱乐场所、文化市场,都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园地和摇篮。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等文化工作者,应强化主力军意识,高扬主旋律,以高度责任感不断推出优秀作品;媒体应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制作、刊播公益广告;出版编辑应着力出版优秀读物和视听产品,所有文化事业和文化企业都应成为弘扬和激励民族精神的“号角”。同时,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变成全社会的自觉意识和积极行动,使民族精神深入人心。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抓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建设的成果促进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历来重视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在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是最坚定、最彻底的爱国者,付出了最大的牺牲,做出了最大的贡献,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拥护。八十多年来,我党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基本精神,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员干部是推动民族进步的脊梁,其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实际上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价值选择。党员干部之所以争名夺利、贪污腐败,除了缺乏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精神的缺失。因此,作为党员干部,要把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同坚持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进一步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弘扬中华民族培育
弘扬爱国精神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
弘扬雷锋精神 坚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