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青作家的五味人生

2009-09-08

新天地 2009年9期
关键词:服装厂工会主席老父亲

雪 松

因为父亲在台湾,所以他的档案里有一栏:海外关系。所以他不能升学,不能分配工作,不能入团入党。所以,他只能上山下乡修地球。他就是1965年到湖南零陵前进人民公社当知青的16岁的陶湘宁。

1972年,当了7年知青的陶湘宁想方设法病退回城。因为街道不给安排工作,他便到沿江大道给人推板车,到建筑工地当小工。后来他还到中小学当代课老师,毕竟7年的知青生活中他没有放松过学习。

1979年他终于被招进新兴服装厂当工人,结束了又一个7年的流浪生活。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进厂不到3年便被选为工会主席。那时,被选上工会主席就是提干了。陶湘宁为了不辜负领导和工人们的信任,更加肯干了。

1993年,当了14年工会主席的陶湘宁下岗了。但他不甘落伍于时代,借钱开了一家名片店。因此他结识了不少文化人。陶湘宁利用自己会书法、摄影和设计的专长,为那些名人大款设计出漂亮的名片,令他们对这个其貌不扬的小店老板刮目相看。何光岳、刘秉乾、刘代玉、王孟林、龚谷音等书画家、工艺大师、表演艺术家都是陶湘宁的顾客和朋友。

当陶湘宁的名片店红火之时,他周围出现了许多名片店,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此时陶湘宁已被文化氛围同化,关闭了辛辛苦苦经营了几年的名片店,开始从事文化事业。

早在插队时,陶湘宁就喜欢写作,虽然没有发表的机会,可一大本一大本的日记和信件都是他练笔的机会。还在当工会主席时,他就把本厂的好人好事写成通讯投到报社。从他存下的几大本剪报中可以找出他辛勤笔耕的足迹,也锻炼了他的写作能力。他给许多家报社和刊物做编辑,走上了专业文化人的道路。他先后当过《科技导报》、《紫光古董汉报》、《东风吹》等报刊的编辑和撰稿人。并在《长沙晚报》、《三湘都市报》、《潇湘晨报》、《老年人》杂志等许多报刊上发表散文随笔。慢慢地他的名气大了起来。长沙市作家协会向他敞开了大门,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也接纳他为会员。

陶湘宁下岗14年后,原单位新兴服装厂的工人还没有忘记他,竟然又选他担任新一届工会主席。此时的陶湘宁已年近花甲,可他还是满腔热情地回到久违的工厂,继续为工人们服务,为工人们的利益奔走呼吁。

陶湘宁现在已从工会主席的岗位退休,可他从事的文化事业还在继续,他说:人活着总要有一份追求。他还在为企业办报,还在为各种报刊写稿,还沉迷在他的摄影爱好之中。他生活得越来越有滋味,他在把他的快乐奉献给他的老知青朋友们。

改革开放后,陶湘宁离别半个世纪的老父亲从台湾回长沙寻亲,经过民政部门的帮助,找到了陶湘宁和他年过八旬的母亲。一家人团聚时,陶父发现,当年青春绮年的妻子已老态龙钟,当年出世不久的儿子,现已年过半百,不由得老泪纵横。从此,他每年都不顾高龄要回大陆探亲,以享天伦之乐。陶湘宁面对耄耋之年的老父亲,还是尽心承允于膝前,虽然在过去的日子里,因父亲在台所受的委屈还历历在目,可台海两岸同胞的亲情交流,如同自己和父亲一样,是血浓于水的,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褪色。所以每次父亲从台湾回到长沙,他和全家人都会把这段日子当做盛大的节日。

(责编:辛娅)

猜你喜欢

服装厂工会主席老父亲
李渊:我只是个孤独的老父亲
老父亲的优势
再干十年
蒋忠伟:自办服装厂 雄霸德国品牌店享誉欧美
400万元公款美容的工会主席是怎样的一朵奇葩
黑龙江省工人报刊协会
黑龙江省工人报刊协会
“围墙”内外是一家——访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叶卫东
老父亲
某服装厂为何受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