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现代景观元素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2009-09-08陈天谅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09年7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园林景观

陈天谅

全球化浪潮的大背景下,当前的中国景观建设中,传统文化正面临着现代化的全方位挑战,热衷于现代化的同时传统文化正慢慢消失,景观设计的诸多问题日益显现。就现状而言,主要存在着几个问题。

(1)缺乏本土特色,盲目趋同。 我国各地逐渐出现了很多抄袭西方现代造园风格的作品,很多造景手法雷同,不论城市规模,地理位置,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呈现出的“千城一面”的现象,在园林景观上则呈现出“众景一面”的现象。

(2)与传统文化元素以及地域文脉的生硬断裂,忽略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设计师理论知识的缺乏,文化底蕴的不足等等自身素质的欠缺使得中国大地上的景观设计呈现出与传统文化断裂的尴尬局面。

(3)盲目追求“政绩”,忽略景观设计的真正意义及作用。 在我国的特殊国情下,出现了一些城市的决策者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不顾当地状况与条件而盲目乱建,没有起到生态保护的作用还造成景观的浪费。

(4)缺乏适合我国发展的设计理论。 虽然我国的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我国现代景观的发展落后于西方国家。恰逢对景观的迫切需求之时,西方的园林理论被介绍到国内,我们往往直接不加思索的直接套用。殊不知不符合特殊国情下的中国,从而使得我国的现代景观设计出现了断层,甚至造成了对当地文化和场地的不尊重。

近十年来西方现代造园思想不断涌入,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学习西方现代造园风格的作品。各地域文化,中、西文化不断交融合壁,在这过程中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城市景观设计也走向新时代,突破传统模式,适应社会需要,创造出为数众多的颇具时代风尚的新潮之作,成绩是显著的。

西方的景观设计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才形成如今比较完整的理论和体系,形成自己的风格。在这个过程中,不难发现文化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因而,要想探索中国的景观之路,文化与艺术的影响力量不容忽视。只有遵循前人的积累才能走得更远。

在当代中国,城市景观设计必须注意空间情境和意象的再生,在地方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历史文化生活和民族传统的延续。为了不让一些有历史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的城市景观消失,为了不让现代西方风格的景观模版、现代主义的大尺度非人性化的现代建筑群体造成城市形象特色的衰退与消亡,我们寻找一种适合中国发展的特色形式——现代景观元素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既能继承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又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

要想城市景观独具特色,必须审视传统文化特色,基于不同的地域风情和城市形象,作出合理的規划。“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根植于文化的土壤中,景观才独具魅力,景观创造才有永恒的生命力。全球化的进程无法抵挡,随之而来的文化冲撞对各地的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开始认识文化多元化是把双刃剑,只有相互补充才能共同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进程中,与园林格局的形成有关并对景观审美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世俗文化的风水说与文人隐士的山水体系了。

风水理论其实是古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审时度势以及对生活的实际体验发展而来的,通过风水说的表层可以探寻其所表达的中国人的环境理想。风水说遵循了一个高度理想化和抽象化的模式。这种理想的空间环境模式,成为古人毕生追求向往的居住环境和景观理想。

文人山水在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中间尤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文人山水的审美观深刻体现着中国知识阶层的人格理想。中国文人认为,艺术创作更重要的目的不在于形似,而在于神似,且应表现出文人内心世界的“气节”。简单的再现自然景观,对园林来说无法满足士人审美之要求。

以往的园林模式已经不适合新形势下中国新兴景观的塑造,我们更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冷静看待景观设计。一、意境的升华,传统的意境和表达的方式有的已经不适应现代人的口味,这就是说要发掘更多更加美好的意境,能在古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而换一种面貌来表现;二、对国外现代景观艺术成果兼收并蓄(如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在保持风格的基础上改头换面,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三、如何在传统的山水园的基础上加上现代人的需要和喜爱是我们要考虑的因素,同时又不会影响造景等问题。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素源于景观创作的实践。纵观古今中外的景观设计,任何一个成功之作,共同点在于无不饱含着对景观环境形象、生态绿化性、大众需求心理这三个方面的追求与思考,不同的只是根据具体条件的侧重点不同。这三要素对于人们对环境的感受所起的作用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也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所谓的三境——物境、情境、意境一体。

中国传统园林经历漫长的发展时期并达到过高度成熟阶段,它的许多设计观念(例如追求诗情画意的文化内涵;“师法自然”原则;“天人合一”的理念)与手法(例如小中见大、步移景异、对景、借景等设计手法;结合自然山水环境的挖池筑山布局方式等)是有恒久启示意义的。当然继承传统是一个领悟传统并参与到传统发展之中的过程,当今客观条件毕竟与古代有很大区别,在继承传统中必然要有所取舍,要留取那些能代表中国文化特质,对今天设计有启示的方面,而舍弃那些片面的、僵化的方面。另一方面,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必须毫不犹豫地加入到全球化进程中去,融入世界,以开放的心态提升理念,发展设计工具,共享信息资源,吸纳一切有益的外来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及方法为我所用。但是,融入全球化并非意味着一体化,吸纳的前提是保持自我的独立性与纯洁性,要反对抛弃中国优秀园林设计传统,极力模仿外来景观设计表象的“拿来主义”,而以自己的本色特征与其他设计思想相交流、对话,激发出创造的活力。

中国园林景观的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要创造出真正的中国现代景观,必须“因地制宜”,遵循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古训,立足自己的地理条件、植物、生活方式、文化信仰。其基本的依据就是符合广大现代中国城市中大众日常生活中对景观的需求,“因地制宜”的同时“因时制宜”。要想在中国大地上设计优秀的现代景观作品,本质问题在于,要了解传统的文化历史。只有具有文化内涵的景观设计才拥有真正的生命力;只有文化上的归属感才能真正给人以精神上的尉藉。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园林景观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清代园林初探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