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水稻超高产栽培途径

2009-09-08李万光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09年7期
关键词:技术途径水稻

【摘要】水稻超高产的指标高。上个世纪60 年代起我国开始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的研究。水稻超高产栽培有途径。有栽培途径的技术指标。超高产栽培途径相配套的关键是栽培技术。

【关键词】水稻 超高产 指标研究 途径 技术

一、水稻超高产的概念

所谓超高产是相对于高产而言,即比一般高产的产量水平更高,故有人把超高产称为特高产、高产更高产或高产再高产。一般有几种解释:①比对照增产15%以上;②比现有产量增产100-200 kg/亩的产量水平;③在目前生产技术水平下达700 kg/亩以上的产量水平。

袁隆平院士认为超高产以单位面积的日产量而不用绝对产量作指标比较合适。这种指标不仅通用, 而且便于作统一的产量潜力比较, 因为生育期的长短与产量高低密切相关, 对生育期相差悬殊的不同品种要求有相同或相差很小的绝对产量是不科学的。他提出超高产的指标是每公顷日产稻谷100kg。

我国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的研究,是从上个世纪50 年代初总结“南陈北崔”农民劳模丰产经验开始的。江苏陈永康运用他长期实践积累的落谷稀、匀播种、培育壮秧、浅水勤灌、看苗施肥的一套比较完整的稻作经验,小面积创造了一季亩产700 多公斤的丰产成绩。1958 年,陈永康稻作经验在江苏省农科院等的配合下,总结出了水稻“三黄三黑”的高产栽培规律。此后,我国学者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从器官建成、库源结构、光合生产到作物与环境因素关系和调控技术的系统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水稻高产栽培学科学技术体系。

自上个世纪60 年代矮秆良种育成后,对矮秆良种的生物学特性、高产栽培特性进行研究,提出壮秧密植、重头施肥、浅水勤灌等以增密增肥增穗为主导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此后“增密增穗”成为水稻高产的基本栽培策略。但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品种更替等原因,“增密增穗”的弊病逐渐显露,以合理稀植为基本思路的栽培策略自然受到重视。上个世纪70 年代末,浙江省提出了常规水稻“稀播培育壮秧,减少本田栽插穴数,平稳促进”的“稀少平”高产栽培法,并对其高产原理和技术规范进行了系统研究。上个世纪80 年代初,江苏省提出了“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为核心的“叶龄模式栽培法”,把适当减少基本苗、依靠分蘖形成健壮个体、稳定适宜的有效穗数、主攻大穗作为实现高产的关键,形成了“培育叶蘖同伸的适龄壮秧、合理计算基本苗和按叶龄模式进行肥水运筹”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我们认为,所谓超高产栽培是指在现有高产栽培产量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各生态区具体的生产条件,最大限度地协调水稻生产中的各种矛盾,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进一步提高产量20%-30%,同时也尽可能地降低化学品投入和生产成本,实现高额产量水平上的稻米质量安全与生产高效益和生态环境友好。

二、超高产水稻的产量形成

水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已有很多报道,一般认为由低产到高产的主攻方向是增加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而高产再高产的关键是提高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所以,应首先保证有充足的有效穗数,然后在足穗的基础上攻大穗和粒重,从而达到超高产。从亩产超750kg 的特高产水稻穗粒结构分析,亩产量与亩穗数、每穗实粒数之间呈二元回归方程,Y=23.579+12.086Xl 3.7427X2,当每穗实粒数(X2)保持平均水平(118.58 粒)时,每亩穗数(Xl)每增加1 万,亩产量将平均地增加12.09 公斤;当每亩穗数(Xl)保持平均水平(24.09 万)时,每穗实粒数每增加1 粒,亩产量将平均地增加3.74 公斤。由此可见,采取增穗增粒并重的途径来夺取高产是比较可靠的。通过前期早促早控,提高成穗率(70%以上),增加有效穗,同时中期重施穗肥,促穗大粒多粒重,从而达到穗粒协调,实现超高产。

超高产水稻的产量结构,是在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足穗基础上培育大穗,兼容穗多与穗大,形成巨大的库容量。可见,稳定穗数,培育大穗,增加单位面积总额花数,增大库容量,是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总趋势。

三、水稻超高产栽培途径

水稻超高产栽培途径立足于超高产规律,以合理的低群体起点和优中的施肥法相配套,通过合理群体叶、蘖动态,调控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光合物质生产及其积累,在生育中、后期形成足够多而适量的源,构建群体协调的穗粒结构,使其在足穗基础上形成大穗,产生足够大的库容,并能使源足、库大、流畅在很大程度上达成一致,从而达到水稻的超高产。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精苗稳前。超高产群体必须在生育中期有较大的生长量,至抽穗期构建成具有足够大库容,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群体抽穗后的物质生产力。因此,这就要求在栽培上通过合理的设计与因地制宜的技术实施,使生育前期的群体孕育这种潜力。为此,其中最关键的要求是在个体分蘖充分发生的前提下群体能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准时够苗。群体若提前够苗,表明群体内有效分蘖冗余,会造成控制上很大的被动,易导致中期群体徒长;若推迟够苗,常造成群体穗数不足,难以达到超高产的库容量。因此,超高产栽培群体必须准时够苗。同时,提高够苗时的群体质量亦很重要。因为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个体分蘖量与产量关系密切。这要求移栽时的秧苗能基本保持叶蘖同伸(靠秧田期精种精播旱(湿)育精管来实现),移栽后除植伤活棵期较少发生分蘖停滞外,有效分蘖90%—100%能按同伸规则发生。高产途径以这两方面的精苗指标精确设计出群体起点数量,通过合理调控准时够苗,在生育前期各叶龄期稳定地实现设计群体的精准苗数与精良的苗质。

(二)控蘖优中。由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后1-2 个叶龄期是群体无效分蘖最集中、最旺盛的发生期,加之搁田效应在搁田后1-2 叶龄期才明显,因此必须提前搁田控蘖。优中途径采取在群体80%够苗时就开始断水搁田,并且配套于有效分蘖期适当减肥,结果无效分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高峰苗数仅为预期穗数的1.3-1.4 倍。这样有效分蘖在生育中期就拥有了充足的生长空间,再将穗肥提前于倒4、倒3 叶施用,进一步促进有效分蘖的生长,形成壮杆大穗,至孕穗及抽穗期分别实现预期的LAI 与群体库容量,使拔节到抽穗期的干物质净积累量达到540 公斤左右。

(三)大穗强后。由于茎秆节间的伸长、充实以及茎秆上部3 张高效功能叶的伸出,总体上均是与幼穗分化发育及形成同步进行的。因此,大穗的形成必然存在着壮秆与高效叶片合理配置的基础,这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协同形成的。同时,以足量大穗不但可以满足超高产所需的库容量,而且可以显著减少单位面积上所承载的茎秆数、叶片数、穗数,有利于群体内的通风透光,增厚群体光合层,提高群体的光合生产力。从而,群体抽穗后LAI 下降较为平稳,仍具有较大的光合势,至成熟期还能够净产出总生物量40%的干物质,确保大库容较高的有效充实度(85%-90%),真正起到“强后”的作用。

四、超高产栽培途径的技术指标

(一)精种精播,培育叶蘖基本同伸壮秧(单株带蘖2.5 个),适时移栽(6-7叶期);

(二)亩栽插1.48 万穴,每穴2 本;

(三)亩施纯氮20kg,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以5 5 为宜。穗肥于倒4、倒3 叶分两次等量施用;

(四)群体发展动态指标:

1.群体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达预期穗数,高峰苗控制在预期穗数的1.3-1.4 倍,成穗率在70%以上;

2.群体LAI 拔节期在3.5 左右;最大值出现在孕穗期,为8.0 左右,有效、高效叶面积率分别在92%、73%以上;成熟期仍保持3 张以上绿叶,LAI 为4.0左右;

3.群体物质积累至拔节期达270kg/666.7m2,占总生物量的20%左右;拔节到抽穗期、抽穗到成熟期净积累量均在540 kg/666.7m2 以上,均占总生物量的40%左右;总生物量在1350 kg/666.7m2 以上。

五、超高产栽培途径相配套的关键栽培技术

(一)精苗精栽 在培育肥床的基础上,做到稀播(15g/m2 干种子)、匀播。揭膜后,早施断奶肥、巧施接力肥、重视送嫁肥。通过肥床、稀播和施肥控水,培育叶蘖基本同伸的适龄壮秧,使其栽后基本无植伤,可有效缩短秧苗的返青活棵期。另外,移栽时还应实施扩行稀植,可有效改善群体的空间结构,利于安全强支撑体系的构建,可有效防治倒伏。

(二)精确施肥 在水稻超高产生产过程中施肥显得尤为关键,一有不慎,将会酿成严重后果。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必须实地适时因种实施水稻精确施肥技术。主要环节有:1.有机肥与无机肥兼用,有机肥的用量占总氮量的20%-30%;2.氮、磷、钾、硅等肥料平衡施用,因土确定其施用配比;3.特别注意氮肥的精确化施用。在用Stanford 方程确定合理施氮总量的前提下,基蘖肥与穗肥的比例一般以6:4-5:5 为宜,基蘖肥中基肥一般占70%左右,分蘖肥占30%左右,于移栽后一个叶龄施下;穗肥的施用以倒4 叶和倒3 叶期,分两次施用。

(三)合理灌溉 切实实施“浅-搁-湿”灌溉技术。具体操作如下:1.移栽至有效分蘖阶段,田面保持浅水层为宜(一般3cm 水层),既生态控草,更使土壤中有效氮以銨态存在,迎合水稻分蘖期喜氮特性和前期促叶蘖同伸的需要。此外,还应据当时群体生长情况露田一两次;2.(N-n)前群体80%够苗至叶龄余数3.0,自然断水,采取多次搁田,搁田程度逐步加重,直至全田土壤沉实不陷脚;3.叶龄余数3.0 至成熟前一周,采取“跑马水”灌溉,使田面在这段时间内均处于无水层湿润状态,使土壤保持沉实不回软。

六、对进一步提高水稻亩产栽培途径的设想

在库容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要保持正常的充实度,就必需更高的生物学产量和更大的适宜叶面积指数,无形中为水稻的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怎样使超高产水稻这样一个库大源强的群体避免倒伏,最终安全成熟?是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我们仅提出一些初步设想,供大家讨论。即从提高群体抗倒伏能力出发,选用分蘖力较弱的品种,合理密植,依靠较多主茎与近似主茎的大分蘖成穗,以足量大穗构建高群体库容,以尽量多的壮秆形成抗倒伏群体,从而将产量提高度更高的水平。

作者简介:李万光(1964-)男,广西崇左市江洲区濑湍镇农业服务中心,农艺师

猜你喜欢

技术途径水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