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季游泳安全预防与急救措施

2009-09-07王树环王彩云

体育教学 2009年7期
关键词:防护用品漩涡淤泥

王树环 王彩云

一、校园游泳安全预防措施

1通过播放安全教育光盘、开展主题班队会、开设游泳常识课(体育理论课)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对学生深入开展一次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有校内游泳馆(池)等设施的学校还可开设游泳技能训练课,指导青少年学生熟练掌握游泳的技巧和救生方法。

2上游泳课前,除了做好安全教育、健康检查和准备好游泳池的安全救护之外,还要加强课堂组织纪律。注意强调不要在游泳池边奔跑、相互追逐或嬉闹,以免滑倒受伤;不可任意推人下水,以免撞到他人或撞到池边受伤;严禁非法跳水、潜水和不经允许擅自进入深水区;教师在课前、课后必须点名,还可以建立安全小组(3~6人),课中每10分钟由组长向体育委员和教师汇报人数;教师应根据需要利用浮具、长竹竿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帮助和保护,使有困难或危险的学生及时得到救援。

二、校外游泳安全预防常识

1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不要在水温低、风浪大及暴风雨等恶劣天气期间以及夜晚照明不佳时进行游泳;尽量到有安全防护设施的正规游泳池游泳,若到海滨、河流、湖泊、水坑或池塘等水域游泳,要了解和熟悉水下情况并选择安全的水域;不要到瀑布、漩涡、暗流、礁石、淤泥和水草丛生等危险地形的水域游泳;洪水季节不要下河游泳;在海滨玩耍时,要注意涨潮落潮的规律。涨潮时要迅速离开海边,免得被潮水卷走。

2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

游泳时注意戴上泳帽、泳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初学游泳者最好戴耳塞、鼻夹等,防止呛咳后脏水进入耳部和鼻腔;游泳后应用清水洗全身,既能减轻水中化学消毒剂对头发和皮肤的不良刺激,也可冲洗掉一些容易致病的细菌和微生物,初学游泳者应准备简易的救生用具,如救生圈、救生衣、竹竿等用具防止意外;选购泳具时,要选择质量过硬的产品,不能贪图便宜使用劣质产品,如选用圈体较薄的游泳圈,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划破或漏气,造成安全隐患。

三、保证游泳安全的急救措施

1耳朵进水

若不慎耳朵进水后,不要随便用手或不洁物挖耳,可以上岸后采用同侧单足跳的办法将水排出。例如,右耳进水,把头歪向右边,同时用手拉扯外耳垂,把外耳道拉直,用右腿原地连跳几次,水就可以流出,或者采用吸引法,将头歪向耳朵有水的一侧,用手掌紧压在耳孔上,屏住呼吸,然后迅速提起手掌,即可将水吸出;若不奏效,也可用干净的细棉签轻轻探人外耳道,一旦接触到水屏障时即可把水吸出。

2眼睛痒疼

由于水不洁净,引起眼睛结膜出现炎症,主要表现为两眼红肿、有异物感、疼痛不适等。若游后感到眼睛不适,可点用氯霉素等滴眼液进行预防,切勿用手揉眼或用不干净的手巾、衣服擦眼睛;在流行“红眼病”时,最好不要去游泳,避免互相传染。

3呛水

游泳时如果掌握不好呼吸,或跳水憋气不当,都可能发生呛水现象。呛水时千万不可慌张。因为慌张会使游泳动作变形,身体因此失去平衡,不利于呼吸动作的调整。发生在浅水区的呛水,最简便的处理方法是调整一下呼吸,迅速站立起来,就可避免继续呛水。如发生在深水区,要奋力游出水面,直立踩水,脸部回避水浪,调整好呼吸,如果自觉身体十分疲乏或者游不动时,则应向救生人员或旁人呼救,以尽快取得帮助。

4进入危险水域

下水之前要先观察地形情况,遇到水中有暗流或旋涡、乱石、水革或淤泥等,应尽力避开。万一闯入漩涡,不要紧张,可平卧水面,用爬泳或侧泳尽快顺漩涡外沿冲出。不要直立踩水,或蜷缩身体,以免越陷越深;若被水草或布条等杂物缠往,不能慌张,要仰卧水面,慢慢解脱,也可以憋一口气沉到水里,用手将腿从缠绕物中解脱出来。切记不能站立,以免陷在淤泥里或被水草缠住不能脱身。

猜你喜欢

防护用品漩涡淤泥
莲为何出淤泥而不染
火星上的漩涡层状砂岩
世界上最危险的漩涡
赏荷
无独有“藕”
海底探宝
为什么浴缸排水时会产生漩涡?
我国合格劳动防护用品路线图正式实施
2006年劳动防护用品用户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