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有英语作伴

2009-09-05文沛霖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游戏机英语

文沛霖

“外教社·卡西欧杯”是课堂内外杂志社主办的全国中学生英语阅读竞赛。2009年7月11日,历时半年多,经过初赛和复赛,从全国7大赛区24万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的36名中学生,齐聚重庆大学,进行第二届总决赛。

经过笔试、口试两大环节的激烈角逐后,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赵思娱同学获得初中组冠军,高中组冠军则由来自重庆外国语学校的周光朴同学获得。上届高中组冠军余则璇被邀请作为大赛全程主持人。

余则璇:英语带来小幸福

有句英语谚语“wherethereisaway,thereisawill”,余则璇说“where there is EngIish,there is me”作为课堂内外杂志社主办的“外教社·卡西欧杯”第一届全国中学生英语阅读竞赛的高中组冠军,余则璇被邀请主持了今年第二届比赛。

这位出生于1991年的上海女孩,扎着马尾辫,戴副黑框眼镜,看起来很安静。对于一名高中生来说,她的简历足以称得上华丽,从2002年到现在,她几乎每年都能获得一个英语比赛奖项。“我好像是为英语而生的。”余则璇深信自己天生和英语有缘。

余则璇第一次接触英语是在7岁,父亲替她报了一个英语培训班。培训班是位外企白领利用业余时间开的,这位老师教英语从不照本宣科,而是教学生唱英语歌,用英语做游戏,还把班上的小朋友分成两边,用英语打擂台。“一帮孩子乱哄哄的,像在游乐场一样,后来隔壁知道我们是个英语培训班后惊讶不已,”余则璇说,“但正是这样的氛围,让我从一开始就喜欢上了英语。”

此外,余则璇还吐露了一件对她学英语产生过很大影响的事。上了初中后,女孩们逐渐有了一些自己的话题,回家后她常常和同学打电话聊天,一旦涉及到“隐密”时,为了不让父母听到,她便尝试用英语和同学交流。

尝到“甜头”的她,把“密语交流”坚持了下来,从当初几个简单句子,到后来随口而出,这意外之招让她的口语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阅读方面,余则璇尽力扩大自己的视野,英文经典名著、英语杂志都少不了,并且她有个习惯——边看边读。余则璇的老爸说,只要在家里听见嗡嗡嗡的声音,他就知道女儿在学外语了,更有趣是,连看电视时广告中出现外语单词,女儿也会情不自禁地读出来。

今年6月,余则璇顺利拿到了英语高级口译证,证书编号为11666,也就说她是全国第11666位获得此证书的人。高级口译证的考试需要英语六级以上的水平,通过率仅为7.6%,余则璇是这次考试通过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由于学习成绩不错,又有着华丽的英语比赛成绩单,今年年初读高三的余则璇被学校推荐参加上海交通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自主招生的考试题目通常紧扣时事、紧贴生活,余则璇赶忙收集报纸,对近期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做整理,同时了解社会热点话题,“最重要的是能根据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

不过,考试的题目还是有些出乎余则璇的预料:“列举你所喜欢的企业家,并对他们进行分析”、“用英语阐述团结”、“英语翻译中国古诗”……甚至考官要求现场翻译胡主席提出的“不折腾”中的“折腾”,听到这道题后,余则璇一愣,便用拼音直译“zheteng”,没获得考官认可,于是苦想出了“Dind Fault”(找茬)代替。最终余则璇顺利过关,收到了上海交大经济管理专业的录取通知。

“从英语开始自己的梦想,然后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收获了理想大学的门票,这看似有些传奇。”她说,“但只要坚信‘Reach for the sky,because if you should hapbentomiss,you will still be among the stars就会成功。”

周光朴:重要的是思维

本届比赛的高中组冠军周光朴,此前还获得过“21世纪杯”外语演讲比赛川渝地区冠军,以及2009年“CCTV希望之星”英语比赛的全国第三名。

或许是习惯了场上的演讲,聊起天来他也有三分演讲风范,语速较快,谈话干净利落。“我喜欢演讲、与人交流,将来想从事电视类新闻媒体工作。”刚结束高二学业的周光朴准备申请美国德州奥斯汀大学新闻系。

在刚起步的人生中,英语为他播上了一双翅膀,无论是演讲比赛、出国做交换生,还是追寻未来的梦想。

游戏机开启英语之门

我和英语的缘分,得从一款掌上游戏机说起。那是在小学三年级时,妈妈“逼迫”我报了个课外英语学习班。第一次接触英语其实没有什么兴趣,上课不是玩笔就是画画。

正巧那会同学间流行“Game Boy”,一款任天堂出品的掌上游戏机,但妈妈以价格太贵和影响学习为由,拒绝了我买游戏机的要求。不过,在我的顽强抗争下,妈妈退步了,但她要我自己挣钱买。我当时就纳闷了,这部机器要400多元,一个小孩儿咋挣呢?

妈妈说很简单,上英语课我举一次手得一块钱,发~次言两块钱,回答对了就得五块钱。因为,上课外英语学习班时,妈妈每次都会在班上最后一排守着我,见我上课不认真,她也非常头疼,于是支出这招。

在游戏机的“诱惑”下,我开始主动背课文和单词,上课也认真起来。而且,那会班上有个和我差不多大的男生,外语水平不错,回答问题非常积极。我这个人向来不服输,见那个男生老抢问题回答,威胁到我获得游戏机的可能,我就急了,课下拼命学习外语,课上积极举手。

后来,我如愿得到了想要的游戏机,更打下了良好的英语基础。

进初中后,我外语水平在班上算是拔尖的,因为没几个人在小学时正经地学过英语,一时有点飘飘然,所以课上不是很认真。当初二期末考试结束后,我发现曾引以为做的英语成绩排在了中游,于是决定用暑假来赎罪,参加了一个英语培训机构。

那里的老师全是外国人,上课的内容就是和他们胡吹乱侃,话题从美国、非洲到中国,从天文地理到体育娱乐,几乎不用什么教材。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不是很能开口,毕竟觉得自己单词量不够,语句知识也有限。但那些老外就是一个劲地鼓励我开口,就这么说着说着,自己也习惯了。和我关系最好的,是个叫Jerrry的美国人,感觉他在美国也就一混日子的,但人很真诚,有空还约我去打篮球。

和老外面对面的交流,让我找到了学好英语的成就感,我第一次感觉到英语作为语言工具,其魅力不在于考多少分。记得,在初三时,我很喜欢看《疯狂英语》,其中有个单词不认识,我就问老师这个词怎么翻译。但那位老师却不愿回答,说这个词与中考无关,让我把精力放到课本上。这种方式怎么能激起学英语的兴趣呢?

初中毕业后,为了继续追寻我的英语梦和出国梦,我以较高的分数考到了重庆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读高中。这里实行英语小班教学模式,一个班25人左右,比起其他中学,我们学校更注重英语的应用能力。上英语课时,老师通常会抛出一个论题给我们,要求我们用英语一起来讨论,在不断的提问和发言中学习英语。并且学校会鼓励我

们多参加英语活动和演讲什么的,我就是我们学校“OURS英语社”的社长,组织过社员去一些小学义务教英语。

我学英语的诀窍和方法就是Interest,记得我看过一篇文章,里面写到一位美国考官,他每年要面试很多申请去美国读书的中国学生,他发现这些学生有个通病——没有兴趣爱好,做什么都带有应试的痕迹,而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学英语也是一样,要建立在自己喜欢的基础上。

像平时我爱看英语电影,一见到不错的台词,我会不自觉地记下来。像《功夫熊猫》和《勇敢的心》,里面的经典台词我都背得滚瓜烂熟了,比赛演讲我会适当地加入这些台词,既能博得评委欣赏,自己也有成就感。

美国:善于表达自己

比起很多同龄人来说,我觉得自己还算幸运,获得过几次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这让我的视野得到了很大拓展。

初三毕业那个暑假,我参加了在西雅图举行的赴美交流夏令营。西雅图是美国西北角的一个城市,那里空气清新,街道一尘不染,没有人乱扔垃圾,哪怕一小块废纸。接待我的家庭是一个四口之家,爸爸妈妈30多岁,还有12岁的男孩和8岁的女孩,他们在别墅门前的牌子上写着“We Lcome Godwin to Seattle”(Godwin,周光朴的英文名)。

美国人特别热情和健谈,面对陌生人他们也绝不会害羞,一见面就能和你聊个不停。而且,美国人喜欢看电视,到了晚上他们都守在电视机前,看橄榄球、摔跤和肥皂剧等。感觉他们挺乐观的,像那个美国男孩的暑假作业,就是按照老师给的工序和资料,自己动手做个滑板。

晚上呆在接待家庭,白天我则要参加夏令营的学习班和参观博物馆、警察局之类的。在西雅图有个游戏博物馆,陈列了很多电子游戏和游戏机,我在里面边玩边了解其中的历史和知识。美国的博物馆都很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性,让参观者在玩的同时了解知识。而中国的博物馆通常冷冰冰的,一路看着就过去了,没什么感觉。

我在美国最大的收获并不是英语,而是深受他们那种自我表达欲和开放心态的感染。我有个同学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他也参加了类似的赴美夏令营后,突然变得阳光、外向起来。

日本:和我“称兄道弟”的同龄人

去日本是在高一时,我被选中参加一个为期一周的访日项目,参观了广岛、大阪和东京。说实话,之前我对这个国家没有丝毫好感,但当我去到日本后,我改变了一些看法。

参观广岛原子弹爆炸纪念馆,给了我深刻印象。馆里陈列了许多当时的照片,一片血肉模糊的惨状,幸存下来的人也几乎容貌全毁,像怪物一样,但日本人没在馆里渲染任何对原子弹投放者美国人的仇恨。我的直接感受就是战争的残酷。我想无论是谁,都不愿再看到这样的灾难。

此外,我觉得日本学生蛮真诚的,一路上和我称兄道弟,主动帮我买水买吃的。虽然我们只相处了一个星期,可告别那刻,我分明看到他们眼里有着泪光在闪动。说实话,我心里很矛盾,中国和日本,毕竟是两个有着复杂历史渊源的国家,但我也明白,对中日两国年轻人来说,该面对的是更重要的未来。

德国:充满“为什么”的国家

高一结束后,我到了德国参加一年的交换生项目,和我同住一个房间的有来自美国、瑞典、保加利亚和南美等国家地区的学生。我们在河边散步,一起愉快地交流着各种大家喜闻乐道的话题,那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个货真价实的Globalized Student。

我在德国就读于当地一所普通高中的高一,同学们都对我非常照顾,常常把数理化的教材翻译成英语,让我上课能够更好地听懂。令我吃惊的是,德国的课堂上没有学生做和课堂无关的事,有问题时礼貌地举手示意,发言也很积极。

德国人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凡事都爱问个为什么。记得,有一堂课,老师让我们讨论“德国禁止16岁以下的青少年饮酒”的法律规定是否合理。在我看来,这简直是天经地义,没有任何讨论的余地,但一位德国学生持不同看法,他在课堂上举了一个例子一战时,美国曾禁止国民饮酒,这一法规不但没能阻止饮酒,反而导致酒在黑市上泛滥,令社会更加混乱。同理,你越禁止青少年饮酒,他们越要越出轨,人都有叛逆心理。

另外一个例子是关于公式S=Tr2,在国内几乎没有老师让学生在早已证明的公式上浪费时间。但德国人却会在这上面花上几节课,老师让学生自己来证明这个公式的正确性,或者说为什么会得出这个公式。看起来这是吃力不讨好的“无用功”,却反应了德国人严谨的思维和执著的精神。

在生活中,德国人还习惯将每天要做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人手一个被他们称为Time Table的小笔记本,上面记录了每天的安排和注意事项,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忘事。

德国高中生学的课程种类挺多的,除了常见的文学、外语、历史外,还有微积分、金融、精算等,他们的知识面非常广,注重趣味性和应用性。德国中学生的上课时间是从早上到下午两点,之后,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俱乐部,像足球、戏剧、绘画、音乐等,俱乐部会费很便宜。

曾经在一次比赛中,我和另一个英语比我还好的女孩PK,评委让我们用英语谈谈怎样帮助“5·12地震”中的灾民。她说,会给予灾民爱心和信心,让他们充满希望,战胜困难。其实,这样的语句看似华丽,却没有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性。我则说我喜欢看电影,我要把自己最喜欢的碟片放给灾区人民看,让他们和我一起分享快乐。最终,我晋级了。

我觉得这些出国交流学习的经历,带给我的不仅是外语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思维的拓展。

感受台风

刚到台湾的第二天就赶上了地震,晚上从梦中惊醒后惶恐间想要逃生,台湾同学却睡得无比香甜,轻轻地挥挥手说“别怕,震习惯了就好了”。

八月份又再次感受到了台风,从小生活在北方的我从未经历过台风天气。当听到预报有台风的时侯,我们几个大傻妞就狂奔到7-Eleven(编者注:7-Eleven,全球著名的连锁便利店),恨不得把便利商店洗劫一空。各种食品买了一大堆,囤积起来,把门窗都紧闭好,蜷缩在床上看电影,那种感觉就像世界末日要到来了一样。尽管已经与窗外的暴风骤雨隔绝,但还是充满了强烈的莫名的无助感,那是在台湾的两个月时间里,最想家的几天。台湾同学则要镇定得多,一个劲儿地安慰我们没事儿。说到7-Eleven,那也是台湾一道独特的风景,几乎是走几步就一个。一进门,所有店员都会用一种很有特色的口音说“缓影光临(欢迎光临)”。每个7-Eleven店在结账的时候都有抽奖,会有打几折的小卡片,或是小零食,对我们这种爱打折爱零食的女生十分具有诱惑力。我最高也就抽过8折的小卡,和我同屋的露露却经常可以抽到一到两折的。7-Eleven还有积点卡,积够了点数就可以换公仔。我们在台湾的时候是换Hello Kitry的公仔,只可惜到离开台湾之前,分数虽然积够了,公仔却被领光了。

圣帕台风经过的时候刚好是七夕情人节的夜晚,如此大的风雨。想必搭桥的喜鹊们早巳四散,牛郎织女也只能期待来年再相见,而这飓风或许就成了牛郎对织女最强烈的爱的诉说。听着窗外的呼呼巨响,感觉外面的空气在急速地流动,而屋子里的空气却已经凝固。

台风结束后,又连着好几天的阴雨,很细很安静的雨,撑着伞走在这样的雨里,有种狂暴过后的清冷,又有种满怀希望的力量。

环岛之旅

台湾政治大学的嫒龄老师在课程结束之后为我们安排了为期一周的环岛之旅。让我们早早地就开始兴奋激动。

我们的导游姓吴,颇有宪哥的风范,他每次的解说都像是在做娱乐节目,欢声笑语伴随我们一路。他对自己身世经历的一段介绍最为经典。吴导说他有五个姐姐,好不容易来个儿子,妈妈找人给他算命。算命先生说,这孩子以后是会坐汽车的,然后门外就飘过一辆小车,吴导的妈妈就指着那辆车问:“什么样的车啊,有那个车大么?“算命先生摇摇头说:“比那辆车大多了。”吴导妈妈甚为欢喜,让算命先生再说说,算命先生说:“你的孩子以后是他一挥手说往哪走,众人就会往哪走的。”吴妈妈这下更开心了,心想这不是当大领导的命么。于是给了算命先生很多钱,满意地离开了。没想到,吴导说:“我现在确实坐的比那辆车大,我坐大巴,我确实手一挥你们都得跟我走,我是导游啊。”把我们都逗得笑翻了。

游走到台南的时候,我们都颇为紧张,因为一直在想那是绿营的地盘,总会担心有台独分子蹦出来。但实际上,台南人民都很热情,只有少数的会向我们投来异样的眼光。甚至有一次,一个出租车司机还对我们说,你们回去帮我们宣传一下和大陆统一,虽然我们知道他所说的统一和我们所说的含义并不一样,但是至少,那是团结友好的信号。

台湾的景之美,是一种需要用心去体会的精致自然。

猜你喜欢

游戏机英语
你知道游戏机的由来吗?
玩转2017年高考英语中的“熟词僻义”
任天堂确认Wii U将停产
小侦探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街机也能DIY
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