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影视传播视阈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略论

2009-09-03倪志刚

电影文学 2009年13期
关键词:影视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张 鹏 倪志刚

[摘要]影视教育成为当代高校加强以及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有利途径。在高校开展形式灵活生动的影视传播活动,将影视手段运用于深化素质教育,对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影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影视文化传播的发展,影视渐趋渗透到大学教育中。高雅的影视艺术使当代大学生饱受艺术感染,为其开拓知识视野,提升了文化素养。影视传播活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责任愈显重大。

首先,影视从时空层面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视传播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在自由开放、高速运转的影视传播世界里,由一部电影就可挥洒自如地演绎超越时空、纵贯古今的故事情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学会运用影视传播方式,向大学生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他们接受各种思想教育辅导。现在许多高校鼓励大学生观看影视,写观后感,这就摆脱了耳提面命式的传统教育模式的诸多限制,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教育工作的时空。影视中优秀人物的高尚品质正是学生完善人格的良好素材,使学生能以自己的独立人格、良好道德来抵御不良风气的影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大学生通过观看影视可与思想大师和文化大师进行心灵对话,从而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

其次,影视教育形式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规律。德育过程是道德的社会传递过程,而社会要求要对受教育者发挥影响必须经过受教育者个体的内化过程。大学生从其本性特征来讲不愿接受教育,对改变其价值观念的道德教育有一种内在的抵触,因此他们感觉到教育意图越少,教育效果反而越好。这是德育不同于其他的一条特殊规律。影视能够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本身,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它是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而发生作用的,或者说是通过学生隐藏于内心深处的摄取机制而接受教育的,巧妙地避开了学生的抵触心理。

再次,影视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警功能。影视传播的特质吸引着大学生们热情地参与其中,尽情地感受新潮影视文化的冲击,大学生抑郁与苦闷的心情可以与影视片形象发生撞击,产生共鸣和宣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对此进行深入探究分析,既有利于宏观把握当前大学生整体的思想状况,也有利于准确知晓某个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以便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优秀的影视作品沉淀着人类的文明和智慧。将影视作品与现代教育理论完美结合。使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这对于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有显著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影视传播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多种途径。

其一,高校影视课程以先进文化为航标,加强并深化课程改革。影视作为一种教育媒体,在校园中要弘扬好主旋律,具备先进文化方向。大学校园要好好地利用影视传播的教育功能,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知识,及时地报道各类新闻事实等,培养大学生们辨别是非能力,对照真善美与假丑恶能力,在校园中形成一种政治方向准确的舆论导向。要发挥好影视传播优势,多播出优秀爱国教育影视作品,思想上重塑人文精神,充分发掘当代中华民族文化。激发起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和自强意识。有了正确的文化传播方向,才能振奋人精神,才能抓典型人物、事例和感人事迹,去鼓舞学生们的斗志。增强信心。这样一定能巩固好校园文化教育的阵地,把握好教育的方向准确性。大学现行的影视教育基本是选修课,老师在课堂讲授影视理论知识并配合放映经典影视片段。这种教学方式,要加强课程、师资、教材等硬件方面的建设,更应该注意改进课程内容。如在课程建设方面,要突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鉴于学生寻找影视资源非常方便,课堂上集体观看影片的次数可以适当减少,而让学生课外自己观看,从而增加课堂讨论和授课的时间。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不同。它的发展速度、传播速度和传播影响,快而且大,已经成为一种影视文化,影响着当代的社会生活。普及性的影视审美课程在简单介绍影视艺术发展历史、理论思潮和经典影片系列不同时,更应结合最近出品和流行的影视作品,做具体的文本和文化分析,让学生理解影视现象背后的文化根源,提高其综合审美能力。

其二,高校影视教育应注重途径多元、殊途同归。一则,要科学建设高校影视社团。一般大学校园内都有影视协会等组织。影视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具有一定基础和天分的学生后,可以推荐其参加影协,培养骨干力量。使其保持生命力,并连接起第一课堂。影视社团可以在共青团的帮助下,积极开展与影视相关的综合或单项艺术活动,例如。举办影视艺术节,创编影视艺术评论类刊物,举行系列专题讲座等,从而增加广大学生的影视知识,提高其审美能力。使其正确认识影视文化现象。再则,要充分发挥网络力量,构建高校健康影视氛围。影视文化借助网络在高校传播,对影视审美教育而言,是一柄双刃剑。在文化冲突转型的今天,网上一些格调低俗的影像、靡靡之音,很可能使部分大学生沉迷其中。正如杰雷蒙·格林伯格《艺术与文化》所言,“媚俗文化利用原始的材料,贬低真正文化的学术味道,它欢迎这种不懂欣赏艺术的愚昧态度,而且还鼓励这种态度的滋长。”为了避免学生良莠不分,高校更应该利用网络工具,构建校园健康影视氛围。在校园网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上提供的视频点播中,对所放置的影视片应该仔细安排,应有计划地推出主旋律影片和优秀的中外影视作品。高校多元影视教育途径的提供,会从不同视角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高尚文化品质,激发人人向上、奋发昂扬的精神,使校园的影视文化建设走向高雅,学生们审美情趣得到提升,校园中文化传播主旋律愈奏愈响。

其三,深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影视选择能力。媒介素养是指受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可以正确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之中的大学生来说,多元的大众媒介形态,超时空、数字化的虚拟世界,光怪陆离、鱼龙混杂的媒介信息,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面对包括影视媒介在内的现代大众传媒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影视色情、暴力等现象,采取单纯“堵”的办法是不行的,必须在尊重大众媒介日益发展的实际的基础上,从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角度切入。通过各种行之有效、持之以恒的措施,提高大学生对大众媒介本质的认识,增强他们对媒介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和筛选能力。为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在高校普遍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这对影视传播活动顺利开展也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它能发挥学校对文化和信息的选择整合作用,使外在影视信息传播在校园中得到优化,突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功能。

其四。在高校建设荧屏“防火墙”。大学校园一直是多

元文化交流的舞台的碰撞的阵地。在“全球化”文化信息传播时代,每天荧屏上可看到浩如烟海的国内外各种影视作品。它们政治标准不同,道德观念有别,风俗习惯存有差异,审美情趣不尽相同,这些无疑都会冲击我们传统的文化教育理念。那么,面对一个多样化、开放式、自由的国际文化传播环境,我们只有做好自己荧屏“防火墙”的责任,维护和发展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使命,把握好对各种影视作品的选择,善于选择有教育意义的作品。比如美国好莱坞很多作品风靡全球,它不仅是美国文化的符号。更多直接地宣传美国英雄主义和霸权的扩张,体现一种以国家为重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想。但我们从中也可以开拓视野,可学到很多好的东西,关键问题是在选择那些影视作品时。如何去提升学生鉴别能力。其次是通过相关制度约束,保证有害信息、有意识形态负面影响的作品,不出现在校园中。在高校建设好荧屏“防火墙”,强化校园影视作品、vcD等设备的管理,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影视文化传播环境,守护好自己的一片净土阵地。

其五,在高校影视教育中构筑区域特色文化。大学校园是一个特殊的文化地域;大学生是这个文化领域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认知欲强,鉴别能力高,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有较强批判性和积极的参与意识。我们如能多选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影视作品让其在校园中传播,会张扬地域的文化特性、文化神韵。把地域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传播的竞争伙伴,它是沟通学生心理的连接点。如反映学校发展历程的宣传片,借用自然、朴实、真实的手法,记录学校各条战线上所取得的优秀成果,可以重点塑造大学校园文化教育特色。在校园中到处充满着一种昂扬激情气氛,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一种团结奋进的校园文化风貌,它给以大学生一种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一种独特地域的文化风貌。

其六,高校影视教育应高度重视“红色经典”。“红色经典”改编是近年来文艺界出现的新现象。一批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为题材的文艺作品被陆续改编为影视或其他艺术形式;《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敌后武工队》等影视作品的出现,将“红色经典”再现人们眼前。它们全面弘扬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可以完善包括大学生内在的道德理想人格,挖掘大学生内在的心理要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莫斯科保卫战》《高山下的花环》《刑场上的婚礼》《红高粱》《紫日》《太行山上》等一系列“红色经典”影视对于当代大学生爱国热情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影视教育因其自身的教育承载力和内在特质,使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成为重要的教育手段和平台。高校政治思想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崭新而鲜活的手段和平台。科学地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并在思想政治课堂予以渗透和深化发展。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以优秀的影视作品吸引大学生。以科学性、权威性、贴近的校园文化特色教育展现自己。使影视文化在校园荧屏更具有吸引力,赢得更大发展空间,让影视文化传播在校园文化素养教育中大放异彩。惟其如此,影视教育在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才能不断深化发展。

猜你喜欢

影视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