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美术与动画电影中的艺术联系

2009-09-03王兆丰

电影文学 2009年13期
关键词:动画电影

段 静 王兆丰

[摘要]中国美术与动画电影的关系源远流长,中国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其涵盖的理念内涵与形式技法等特质可谓深远,形成了中国美术高度的意向性、装饰性,表现飘逸、雄浑、古朴、稚拙等风格。动画电影传承了中国美术的形式、造型、色彩、立意、构图等特点,捃摭各殊,造境相异。这使动画电影在形式上,无仿无循,千姿百态,从而得以独树于世界动画电影之林。

[关键词]中国美术;动画电影;艺术联系

一、题材内容及其形式表现

相对于历史悠久的中国美术,动画电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绘画艺术一直被认为是电影艺术的母体艺术,不同时代和流派的美术作品为电影的视觉造型提供了足资借鉴的养分。中国的动画在内容题材上直接选取了美术绘画、中国民间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如动画片《大闹天宫》《小鲤鱼跳龙门》《牧童》《哪吒闹海》等。动画片利用美术的原始野性思维方式以及写意抒情的表达形式,可以海阔天空、无比自由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任意发挥想象。具有中国“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片。

中国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出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中国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服饰乃至戏曲、剪纸、皮影、年画等,为中国动画片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借鉴材料,造就了中国动画百花齐放的特点。中国动画在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

1,传统手绘动画片:借鉴中国传统年画和古代寺观壁画的特点,创作了《打闹天宫》《哪吒闹海》等传统动画片。

2,偶片:借鉴民间玩偶的泥、木、竹等材料和形成,拍摄了《崂山道士》《真假李逵》等偶片。

3,剪纸片:吸取中国皮影和民间剪纸的外观形式以及传统戏曲服饰特点,制作了《渔童》《猪八戒吃西瓜》等剪纸片。

4,水墨动画片:脱胎于中国画中的写意花鸟和写意山水,把中国水墨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带人动画片,通过连续放映形成浓淡虚实活动的水墨画影像的动画片,在艺术格调上有了重大的突破。拍摄了《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水墨动画片,堪称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

二、造型色彩及写意抒情

1,在中国美术中,人物的性格特点非常鲜明。如民间术版年画中的各种门神、娃娃等,各种不同的形象表达了不同的内容与寓意。动画中的人物是根据剧情创作和设计的,人物形象的性格造型十分明确。

2,中国美术中的皮影、木偶、年画、剪纸、玩具等造型概括、夸张、简洁,色彩单纯、强烈等都非常适合动画的造型,符合动画的运动方式。

3,动画艺术家将皮影、木偶的运动方式直接运用到动画的运动规律之中,并且符合于动画的艺术语言及表现形式。

中国民间绘画强调主观的意会,要求笔墨相合,情景相融,气韵生动,有无限丰富的想象,有诗一般的韵味。

1,写意抒情,使影片充满了诗意。在水墨动画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一个个场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画,角色的表情和动作优美灵动,泼墨的山水背景豪放壮丽,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体现了中国画中的“似与不似之间”的境界。

2,写意抒情的营造,深化了影片的主题。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抒情”的意境美。对中国动画有着深刻的影响,营造出中国水墨动画片中的诗情画意,增加了传统动画片的神话传奇色彩与感情色彩,使动画片可以运用简洁、“写意”的手法,表达出深刻的主题。在这里画面中的“物”只是抒情的一个符号而已,借助这个“物”,画家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形象思维来达到一种情感的再现。

3,写意抒情,使影片达到了效果。虽然中国画都是用笔墨和宣纸来完成,但重写意、抒情,运用形散而神不散直抒胸臆的创作手法,直接造就了一部部更为人性化、带有英雄悲剧色彩的动画片。影片剧情曲折起伏,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色彩绚丽。意境的创造不仅增添了神话的传奇色彩,而且能达到境能夺人的效果。

三、个案探讨

美术是一种大众文化。在中国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源于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它与民众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和精神需求有着割不断的血缘关系。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动画同样是一种大众的文化娱乐活动,得到了人们的喜爱。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理解本民族的文化精髓,才能更好地了解大众的审美心理和精神需求。使中国美术在动域创作与生产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和推动意义。

在中国动画史中,动画影片以民族风格为创作形式的第一个高峰是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当时,党和国家提出艺术创作的指导思想是为工农兵服务。因此,艺术作品要走进千家万户,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掀起了向民间艺术借鉴的趋势。除了动画影片外,美术作品、电影艺术等各个艺术门类都有大量民族化内容和形式的艺术作品产生。于是中国的动画片以独特的民族风格与艺术语言。融合了传统的文化并与之完美的结合,尤其是水墨动画片的产生。使中国的动画达到一个“史无前例”的艺术高峰。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东方精神震动国际动画界,开创了世界动画新的里程碑。

长期以来。动画片还被人们称之为“美术片”。动画电影具有独特的绘画性,使它区别于一般的影视作品。每一个画面包括人物、人物表演、场景、道具等都要经过创作者手工绘制,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脑特技也参与其中,但是因为人物的不真实性,绘画者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人物塑造和表现上。绘画者的绘画功底直接影响到影片的成败。

水墨动画片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上世纪60年代初试制成功的片种。一般动画人物的造型,都是采用“单线平涂”,而水墨动画片却具有中国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即水墨画的特点。人物造型既没有边缘线,又不是平涂,能从影片上表现出毛笔画在宣纸上的效果。水墨动画片为中国电影艺术实现民族化、群众化,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水墨动画被人们称之为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中国水墨动画成了中国动画片的代名词。

动画电影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我们在分析水墨动画的时候,有必要了解一下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的艺术特色。

西方视觉艺术强调写实,强调色彩,强调视觉刺激。梦工厂与迪斯尼的很多经典大片,如《米老鼠和唐老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怪物史瑞克》等都以写实的风格作画,人物逼真饱满、形象生动,影片中的人物犹如真人现身,完全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去现实生活中寻找。这是西方美术电影一向的风格。中国的绘画是线条及其运动的艺术,是写意的艺术,特别是水墨画创作,它强调水墨与自然的融合,强调“神”“意”“气”的境界。“气韵”“形神”“写意”“虚静”“意笔”“胸次”“笔墨”。这些都形成了中国绘画的特点。

脱胎于中国画中的写意花鸟和写意山水,把中国水墨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带人动画片。中国动画电影传承了中国水墨画的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等特点。

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以墨代色。“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它的表达方式超越了视觉极限,将思维引向了更加深广的界域。这使得中国水墨动画得以独树于世界动画电影之林。

《哪吒闹海》是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动画片,影片塑造了一个三头六臂、身披混天绫、手执乾坤圈、脚踏风火轮,眉目之中满含忧伤的英雄形象。哪吒自刎前的那种矛盾与痛苦表现得非常强烈、细腻。为了拯救流离失所的百姓,他在暗如黑夜的暴风雨中,削肉还父那一幕让人历历在目,久久难以忘怀,造就了一部更为人性化、带有英雄悲剧色彩的动画片。影片剧情曲折起伏、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色彩绚丽。意境的创造不仅增添了神话的传奇色彩而且能达到境能夺人的效果。而且可运用“简洁”的手法,如《三个和尚》中,简洁奇特的置景、幽默夸张的人物、轻松诙谐的音乐把“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古谚通过突发事件,使和尚在救火中同心协力,进而创造性地改没水为有水,让观众在欢笑声中领悟古谚的深刻性,为观众留有想象的余地。

水墨画更是有“计白当黑”,使空白之处皆成画面的美学特点写意抒情,使影片充满了诗意。一个个场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画,角色的表情和动作优美灵动。泼墨的山水背景豪放壮丽,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体现了中国画中的“似与不似之间”的境界。如水墨动画片《牧笛》,以国画的传统色彩展示高山峻岭和千尺飞瀑的宏大气象,充分起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全片没有对白,借用富有田园风味的南方民乐曲调,鲜明地揭示并丰富了主题。塑造形象神奇委婉亲切感人。片尾牧童骑在水牛背上,吹着竹笛从柳树中穿出,走过夕照中的水稻田埂,水光中倒映着牛和牧童的身影,最终与周围的景致融为一体,暗藏了“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诗句,展现出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有报刊评论:“中国水墨动画柔和的景色,细致的笔调以及表示忧虑、忧郁和快乐的动作使影片产生了魅力和诗意。”这部精品更适宜成人观赏,它在国际上影响深远并荣获金奖。

1963年水墨动画《牧笛》,这部作品是个抒发牧童寻找水牛感人至深的故事。艺术家继承我国传统“写意抒情”的美学思想,在电影结构和动画语言上作了创新实践。运用国画家李可染简练而饶有墨趣的绘画特点,塑造牧童和水牛的形态,以中国绘画的传统色彩展示高山峻岭和千尺飞瀑的宏大气象,充分起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四、结语

回眸动画电影的艺术形式和民族风格,我们汲取了许多有益经验和教训。无论是剪纸美术片还是水墨动画,或其他艺术形式,都创造性地发展了我国传统的、民间的、宗教的或是文人的艺术。它的成功之处在于非常地道地提炼了民族艺术的精华,以新的形式和内容表现了新时代人们所向往的意境。现代电影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到一种技术手段的作用,并没有过多地干涉内容及形式。如今电脑辅助工具的出现则一改这种状况:功能日益强大的电脑便利、快捷,使人脑变得愈发慵懒而懈怠,想象力日渐枯竭。

总之,中国美术的点点滴滴对动画产生了巨大影响,创造了中国动画的巅峰,如何把这些无形的资源和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把传统的形式重新解读。使其融入市场之中,更快地发展现代化的动画产业。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人的文化生活,获得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当代中国动画人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动画电影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自杀呈现中的自杀预防——法语动画电影《自杀专卖店》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从《大圣归来》看国产动画电影的突围之道
中日动画电影产业比较研究
解读《玩具总动员》系列动画电影之主题
论动画电影的无绝对反派角色剧作模式
2013年中国动画电影综论
中国动画电影何去何从——从中、日、美动画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