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兄妹上大学跪拜继母养育情

2009-09-02

现代家庭 2009年7期
关键词:母亲

李 保

2009年春天,湖南省安化县李仁勋、易红胶夫妇收到了儿子、女儿所在大学寄来的学业成绩通知单,易红胶的眼泪情不自禁地又流了下来,一双儿女没有辜负她的厚望,成绩都很优秀……在农村,一个家庭同时走出两位大学生确实不容易,然而对于易红胶她们那样一个特殊家庭来说更是不容易,深藏其中的故事叫人动容……

天降不幸,少女失手误杀他人

1984年,李仁勋与刘明月结婚了。李仁勋是家中的独生子,有一手油漆工绝活,做事诚实可靠,十里八乡的油漆活无论远近都请他做。刘明月亭亭玉立,善良贤慧。婚后,小俩口和和美美,三年后儿子呱呱坠地。又过了一年,家里又添一女儿,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周围的村民羡慕不已。

天有不测风云,五年后,一场灾难不幸降临到了刘明月身上。这天是她母亲的生日。因李仁勋在外做油漆活不在家,她准备去给母亲做生日,临出门,看见家里的柴不多了,想到自己两天不能回家,一向孝敬公爹公婆的刘明月就想趁早上山捡担干柴。天还没大亮,她就拿起柴刀,直奔后山尖刀峰。这天早晨,邻村姑娘易红胶因家中盖猪栏急需木料用,她趁早来到海拔400余米的尖刀山上砍松树。久雨放晴,大雾笼罩着尖刀山。正当刘明月路过尖刀山下的一条山坳时,在山上砍树的易红胶将刚砍下的一根直径10多厘米的大松树从山坳上滚下来,刘明月躲闪不及,“啊哟”一声,刘明月就倒在一片血泊之中。听到山脚下发出的“啊哟”声,易红胶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她赶快将刘明月送往医院救治,可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刘明月便气绝身亡。

乡村干部闻讯赶来,一是要易红胶到派出所自首,二是要她准备15000元钱给刘明月办后事。

正在外地做油漆活的李仁勋奔到家里,见到几天前还活生生的妻子眨眼间阴阳两隔,血肉模糊,顿时傻了一般。片刻后,他大叫一声:“明月,你死得好惨啊!”便昏倒在地……

自知闯下弥天大祸的易红胶,也是六神无主,不知所措。当时才21岁的易红胶也是个可怜的女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因车祸撒手而去。父亲去世后,母亲没有再嫁,母女俩孤伶伶地守着那个破败的家。由于家境贫寒,初中还差一个学年毕业的她被迫辍学回家帮助母亲缝补破漏的日子。

因为易红胶是易家的独生女,她长到十八九岁后,易母多次托人为她家找一个上门女婿。就在一年前,一个叫刘战安的小伙子闯入了易红胶的视野。刘战安长得英俊高大,家中有6兄弟,他见易家孤女寡母,且易红胶人勤品质好,愿意做易家的上门女婿,并和她确立了恋爱关系,还按照当地农村的风俗习惯,订了亲,准备1990年“五一”节结婚。

刚订亲不足一年,易红胶家里就欠了一身的债,如今又是雪上加霜,到哪里去筹钱呢?易红胶母女心急如焚。“我们就是变卖家里的房屋也要尽快准备一些钱。”母亲刘四香对易红胶这样说道。易红胶叫来了自己的亲戚朋友和乡亲们,正准备回家抬东西去变卖时,从悲痛中苏醒过来的李仁勋连忙拦住了她们,边哭边说:“红胶,人死了不能复生,我的妻子已经死了,你赔给我钱又有什么用呢?”

易红胶母女听了李仁勋的这一番话,心里像刀割一般难受。李仁勋的父母见状,强压悲痛走过来对易红胶说:“人已经死了,怪你也没有什么用,你们只管放心,我们不会为难你的。”

易红胶过失致人死亡,县政法机关看她态度诚恳,加上李家及乡亲们为她出面求情,对她给予了宽大处理,判处她有期徒刑3年,狱外执行。

在深圳打工的刘战安听说女友的事情,立即赶回家,将打工赚的3000元钱放进李仁勋的口袋里。李仁勋坚决不要,几次将钱退还给易红胶。李仁勋含着眼泪,痛心地说:“红胶妹妹,你的心意我知道,但人都死了,我拿这钱有什么用呢?再说现在你家里困难比我多,你们孤女寡母更需要钱用。”你推我让,最后在乡村干部及派出所领导的劝说下,李仁勋才收下1000元钱,为妻子刘明月买了一副棺材。

面对宽容,善良姑娘以恩报恩

刘明月去世后,家庭生活重担全落在了李仁勋一人的肩上。他每天除了起早摸黑,还要照顾70高龄的父母和一双嗷嗷待哺的儿女。李仁勋变得憔悴和苍老起来。

当一家人还沉浸在悲痛之中的时候,李仁勋78岁高龄的母亲突然倒地中风,落个半身不遂,终日躺在床上要人端茶喂饭、接屎接尿。

真是屋漏又遭连夜雨。不久后的一个下午,李仁勋从地里干活回家,忽然下起瓢泼大雨来。他见屋顶一排瓦片破了,雨水滴落在屋内,就急忙架起木楼梯,爬上屋将瓦翻了一下,当他捡好瓦片准备下楼梯时,突然之间,眼睛一黑,从4米多高的楼梯上摔下来,因坐骨神经受损导致下身瘫痪。他年迈的老父为挣钱给儿子治病,在一次车祸中丧生。面对这接二连三的打击,李仁勋觉得自己再也支撑不下去了。

看到瘫痪的老母和两个牙牙学语的儿女,他只想一死了之。一天,李仁勋趁人不注意滚下床来,用嘴咬开了床底下的农药瓶,准备喝农药了结一生。

这时,易红胶正巧从家里赶来看他。易红胶刚跨进门,见李仁勋咬开了农药瓶,连忙冲进去,夺下李仁勋手中的农药瓶。“红胶,你让我死吧,我现在这幅模样真是生不如死啊……”听了李仁勋悲切的诉说,易红胶心里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如果不是自己,他们一家怎么会搞得这样凄惨。忽然间,善良的易红胶感到自己的身上有了一种推卸不掉的责任,那就是照顾好李仁勋一家。

为了帮助李仁勋从绝望的泥潭中走出来,易红胶把准备结婚的3000元拿出来,将李仁勋送至安化县骨伤科医院治疗,整日整夜地呵护在他的病床前,左一句仁勋哥,右一句仁勋哥,让李仁勋感到十分亲切。

易红胶还劝慰李仁勋“仁勋哥,你一走了之不要紧,你那瘫痪的老母怎么办?你的两个儿女怎么办?你是他们唯一的精神支柱呀!况且,你原谅了我,宽容了我,你的大恩大德我还没有报答呢……现在医学这么发达,你的病一定能治好……”真情的话语渐渐打动了李仁勋那颗绝望的心,他终于虚弱地开口了:“红胶,你放心吧,为了老母,为了孩子,也为了你,我会活下去!”

十四天了,易红胶的未婚夫刘战安不知她发生了什么事,竟然一直没见到她。这天上午,他一大早赶到易红胶家,易红胶不在,他又赶到医院找她。一位认识他的医生介绍了李仁勋十多天来的情况。当他走到病房门口,见易红胶正给李仁勋一勺一勺地喂药,那情景真像一对忘年之交的恩爱夫妻,刘战安的心被震撼了:“他的未婚妻易红胶竟有如此一颗善良的心。”他非常支持易红胶的善举,叮嘱她一定要好好照顾李仁勋。之后,他还拿出500元钱给李仁勋,叫他安心养病。

在易红胶的精心护理下,李仁勋体内的毒素已全部排除,出院时,易红胶又东借西借了800元,硬

是塞给了他。在易红胶的帮助下,李仁勋一家的生活有了好转。

易红胶忙完了自家的春耕生产,和刘战安一起大包小包买了许多食品和点心,来到李家看望李仁勋。此时,李仁勋正木然地躺在床上,老母呆呆地坐在破旧的木椅上,两个蓬头垢面的儿女趴在台阶上,打着赤脚,全然没有一般幼童的欢快。易红胶见此情景,鼻子一酸,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簌簌而下,一种自责感涌上心头。她连忙打水为两个小孩换衣、洗澡,然后煮饭、熬药……

这天晚上,易红胶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彻夜未眠,心底突然冒出了一个奇特的想法:能不能用一个女人的心胸去接纳李仁勋和他的孩子,还他们一个完整的家?

然而,她犹豫了许久,她是易家唯一传宗接代的香火,并且母亲为她招了上门女婿,刘战安心地善良,她实在难以割舍。这个心底善良的姑娘无法从两难的选择中挣扎出来。

一种沉重的责任感驱使易红胶三天两头往李仁勋家跑。为了方便,她特地买了一辆旧自行车,每一次来到李仁勋家,她几乎包揽了他家的体力活,挖土种菜,砍柴插田,她样样都干。李仁勋看到疲惫不堪的易红胶,想起近段时间她对自己一家的帮助,感触良多。

泪别未婚夫,毅然做了孩子的后妈

易红胶隔三差五地来到李仁勋家,与刘战安的交往就越来越少。慢慢地,一些流言蜚语也传入了刘战安的耳朵,有的说易红胶是黄鼠狼给鸡年,没安好心,还有的说她是现代的“陈世美”,见异思迁……

一天,易红胶去找好几天未联系的刘战安。双眼红肿的刘战安躺在床上,哽咽着说:“红胶,那些闲言闲语太难听了。”易红胶犹豫片刻,“难道你也相信那些流言是真实的吗?”刘战安不假思索地说:“我清楚你的为人,也相信我所爱的人。”易红胶沉默不语,她也舍不得离开刘战安,但又放不下李仁勋一家,只好说:“我们将婚事再往后拖一拖,好吗?”刘战安想了想,答应了。

一天,易红胶和刘战安又结伴来到李仁勋家,听到他们母子俩对易红胶赞不绝口的话语,刘战安心里升起一种莫名其妙的惆怅。在回家的路上,易红胶对刘战安说:“请你原谅我,他们一家太可怜了,他们离不开我。”刘战安深情地看了她一眼,说:“我理解你的心情,这恐怕就是缘分吧。”

第三天下午,刘战安提着行李箱,突然来到易红胶家,他是来向易红胶道别的。他泪雨滂沱地对易红胶说:“也许我们的缘分到此为止了。我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我知道李仁勋一家离不开你。我反复考虑过了,我年轻,离开你能自食其力。我决定到广东去打工,我还有1000元存款,给你吧,就算是我对你们的祝福吧。”

早已泪如泉涌的易红胶紧紧地抱住刘战安。此刻,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刘战安那一颗金子般的心。她愧疚地对他说:“我对不起你,如果有来世的话,我一定要嫁给你。”

男友善意的绝情更加坚定了易红胶的信念——嫁给李仁勋,挽救一个面临倒闭的家庭。当易红胶母亲得知女儿将上门女婿退掉要嫁给李仁勋时,气得心脏病发作。她又苦口婆心地劝女儿:“红胶,你父亲死得早,娘辛辛苦苦将你抚育大,图的就是你能为易家延续香火,如今,你放着一条阳光大道不走,偏要往死胡同里钻,娘怎么舍得你呢?”李仁勋也不住地劝易红胶:“红胶,我感谢你对我们全家人的照顾,我已是一个废人,年龄又比你大10多岁,我们不能在一起,你年轻,你和刘战安又很相配。我们家有两个瘫痪的病人,还有两个不懂事的孩子,你到我家来,等于是把一石磨背上了身,何苦呢?”母亲的坚决反对与李仁勋善意的劝阻并没能动摇易红胶的决心。

她坚定地说:“李家的不幸是我一手造成的,就应该由我来补偿。”面对一个如此重情重义且年轻又漂亮的姑娘,李仁勋还能说什么呢……

1993年“五四”青年节这天,易红胶和李仁勋结婚了。

含辛茹苦,终将继子女送进大学殿堂

婚后,易红胶成了李仁勋一家的依靠。她成天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李母经常大小便失禁,易红胶总是用手一点一点帮她从肛门内挖大便。1998年,公婆病情加重,不幸逝世。

临终前,婆婆紧紧握住红胶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我多亏……多亏了你!仁勋和两个孩子,可就难为你了,有你……这么一个好儿媳,我死也瞑目了……”

易红胶为了减少丈夫李仁勋的痛苦,她四处求医拜师,很快学到了一套下身按摩法。她每天为丈夫按摩两次,每次半个小时,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易红胶也累得汗流浃背,但看到丈夫那舒坦的模样,她就开心了。

在易红胶的悉心照料下,2002年,李仁勋的病情出现了奇迹,双脚竟有了知觉,下身也有了知觉,双腿能自由伸展,慢慢地能倚墙而立了。

李仁勋的两个孩子,李平、李小红开始上学之后,易红胶每天很早就起床,为他们做饭、炒菜,叫醒他们,给他们俩穿衣系带,送他们去学校。为了多省出一些钱给他们买学习用品,易红胶尽量压缩自己的开支。为不影响他们兄妹的学习,易红胶从不叫他们做丁点儿事情。而她自己,近十年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

2005年7月,李平、李小红双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重点中学。当时,兄妹俩的学杂费一学期合计都在5000元以上,对于一个负债的家庭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兄妹俩都准备放弃上学。易红胶鼓励他俩安心学习:“你们不好好读书,怎么对得起死去的妈妈,虽然目前家里有困难,但我还是会想方设法供你们读书的。”一次,新学期临近,两个孩子的学费都没有着落,易红胶东借西借后还差800元钱,她索性到县人民医院卖血为他们凑齐了学费。两个儿女知道后,泣不成声地说:“妈妈,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以优异的成绩向您汇报。”

为了供孩子上学,易红胶在农闲时到县城捡拾废品,增加收入。一次,在捡废品途中,一个司机把她撞倒后逃之夭夭。她的右手骨折,打了一个多月的石膏伤口才愈合,但是她的右臂原来就有风湿性关节炎的毛病,经凉性的石膏长期的浸泡后,落下了整条右臂都不灵活的后遗症……

在易红胶辛勤的劳动下,两个孩子终于熬到了高考。2008年6月参加高考时,学校要求学生及家长都要住在条件较好的酒店里,但住宿费很高,一晚就得100多元,可她们带的钱并不多。晚上安排好孩子住下后,易红胶准备到附近找一家最廉价的旅馆住下来,可那些小旅馆至少也得20元一宿,她舍不得,只有露宿街头。第二天,孩子们看见母亲红肿的眼睛和裂了口的布鞋,什么都明白了。晚上,他们说什么也不让母亲再走。等夜深人静时,她们把门打开,让母亲偷偷溜进来,睡在房间的地毯上,若碰上有人查房,易红胶就钻到床下躲起来。

李平、李小红不负“母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重点大学,分别被中山大学和上海政法大学录取。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李平、李小红双双跪到母亲面前:感谢您的大恩大德,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猜你喜欢

母亲
母亲的债
给母亲打电话
母亲树 五章
母亲的“禅”
母亲
母亲点亮了我的一生
母亲
摔倒的母亲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