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回归亚洲并非坦途

2009-09-01

环球时报 2009-09-01
关键词:鸠山保守派自民党

9年前,鸠山由纪夫在访华时说,日本应为建立一个“亚洲不战共同体”而努力;9年后,以鸠山为党首的民主党在大选中大获全胜。中国人没有忘记鸠山的这个政治构想。

在这场称为“日本54年来最大政治革命”的选举中,外交政策始终没有成为焦点,尽管如此,鸠山“东亚共同体”的坚定主张,始终是有别于其竞选对手自民党的最大标志之一。

鸠山多次表示要推行以“友爱”为主旨的亲亚外交,深化与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合作,承诺不再参拜,要与美国建立“对等”关系。这些主张受到亚洲邻国的谨慎欢迎,但问题在于,即将成为新首相的鸠山是否有足够的力量推动日本重回亚洲?

据环球网调查,75%以上的网络投票者表示不相信民主党上台会令中日关系出现大的缓和;美国的日本问题专家塞切尼也认为,鸠山“疏西方亲亚洲”的想法“不切实际”。

从日本的现实看,即使新一届日本政府认识到了亚洲的重要性,并想构筑与亚洲的全新关系,但日本民众可能并没有做好这个准备。

所谓“回归亚洲”、“疏美亲中”甚至“与中国结盟”等,类似呼声在日本早已出现多年。然而,日本在东西方之间的疏亲关系并没有发生变化。正如早稻田大学天儿慧教授所说,日本的身体在亚洲,思想却还一直在西方。

要让“脱亚入欧”近一个半世纪的日本回到亚洲,并不容易。鸠山面临的难度远比其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如他先前的承诺,以他为首相的政府内阁将是联合执政,那势必将是集鹰派、鸽派、变革派、保守派、社会主义者、自民党变节者于一体的“杂牌军”,如此复杂的执政团队,加上缺乏执政经验,施政纲领能否能被贯彻,要打上一个大问号。

许多人还担心,即将在野的那些自民党保守派,不再有官职约束,可能会无所顾忌,以更加放肆的负面言行发难。到那时,过激言论就有可能导致亚洲国家的情绪反弹,甚至与日本舆论形成对立,缩小鸠山政府的运作空间。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亚洲与过去完全不同。日本政府和民众都必须面对经济总量有可能超过日本的中国。如何在追求“正常国家”的道路上加强与亚洲合作,又杜绝“亚洲老大”心态的萌生,调整好日本社会对华的焦躁、不安,甚至担心的情绪,也是鸠山政府的大事和难事。

鸠山的上台可能意味着日本新国家形象,但并不意味着日本在亚洲的角色会立即出现转折性变化。日本回归亚洲并非是一条平坦的大道。

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一方面应当为日本有可能出现的逆转,做好准备;另一方面,也应积极主动地与日本新政府展开互动,并通过这样的互动创造更有利于日本回归亚洲的空间。▲

猜你喜欢

鸠山保守派自民党
86年来,我们不曾跟丢您
保守派VS先进派保养方式大对决!
86年来,我们不曾跟丢您
“保守派”辜鸿铭,果真“顽固保守”吗?
品尝新口味,宝宝是个小小“保守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