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教学

2009-09-01王小雄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原则

王小雄

【摘 要】 本文论述了什么是跨文化交际教学,阐析了跨文化交际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而介绍了跨文化交际教学导入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教学

一、跨文化交际教学综述

由于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国际间在众多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全球性的交往正在形成。然而,文化上的差异会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相互理解与和睦相处带来极大的障碍。因此,近年来,跨文化交际已成为我国教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一名英语语言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是无法回避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那么,什么是跨文化交际教学呢?所谓跨文化交际教学,是指在进行非母语的目的语语言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进行目的语文化知识的教学,意在拓宽学习者的视野。

二、跨文化交际教学导入的意义

我国语言学家吕必松先生说,人们的交际能力至少由语言内容、语言技能、交际技能和文化背景这几方面的因素构成。由此可见,文化知识和文化适应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交际能力实际上又是获得进一步文化知识的必要前提和手段。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满足学生调整自身知识结构的需要,为其今后的文化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三、跨文化交际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导入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从学习掌握外语,进行有效得体交际的目的出发,凡是不讲就直接影响语言信息准确传递的文化知识,都应在相应的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教授给学生。

2.阶段性原则。阶段性原则要求文化内容的导入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实际的语言水平,确定文化教学的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层次、教材内容、教学时数等多方面的因素,以保证阶段性原则得以合理地实施。

3.适度性原则。所谓适度,主要指在文化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上的适度。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应考虑到文化项目的代表性、历时性和共时性问题,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某些文化习俗和传统的来龙去脉,加深学生对外族文化的理解和掌握。

4.兼容性原则。所谓兼容性原则,就是指应该用一种平等的观点、求同存异的态度看待西方文化。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其优缺点,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应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重视各民族文化间的差异,客观地比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使不同文化之间相互辉映,共筑世界文化之文明与繁荣。

5.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生命线,对文化传播的总体来说,起着统帅作用。它既是上述阶段性、适度性之和,也囊括了系统性、准确性、针对性等其他内容。科学性还包括文化体系构筑和文化导入方法是否得当,在文化传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四、跨文化交际教学导入的内容

1.习俗文化。习俗文化是贯穿在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风俗习惯而形成且人们应该遵循的一定规则。诸如在社会交往中问候、告别、谦恭、隐私等用语的规约。这是在人类社会的各种交往中慢慢形成的,其中贯穿着该民族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2.思维文化。中国人凡事习惯从整体到具体或局部,从大到小,先全面考虑,后缩小思路,考虑具体细节。而西方人则从具体或局部到整体,这是一种线式的思维方式,一种由点到线,以线式为主体的思维方式。

3.心态文化。心态文化是指民族心理和社会意识渗透于文化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表达。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是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是人们行为的规则、思维的方式、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的标准等等。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价值观念有所不同。

4.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指文化的历史发展和建立的积累。如果学习外族语言,不了解西方发展史,不了解伊索寓言、莎士比亚戏剧等等,又怎能知道诸如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Rain cats and dogs. Ones pound of flesh. 等习语的真正含义呢?

5.体态文化。体态文化是由人体发出的具有表情达意功能的一套图像性符号,是人类重要的交际手段之一。我们同别人谈话时,我们的表情、手势、身体其他部分的动作都在向周围的人传递信息。不同语言文化中,体态语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了解英语国家的体态语所表达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达到交际的目的。

五、跨文化交际教学导入的方法

1.直接阐释法。对英语教材中涉及文化背景内容的短语或文章加以注释,进行解说,指明其文化意义和运用的文化规约。这种方法灵活、简便,适用于各种语言材料各个阶段对某一语言现象的突出表现。

2.交互融合法。交互融合法是指将文化内容与语言材料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如语言材料本身就是介绍目的语的文化习俗、词语典故、历史事实等。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掘、抓住它们。

3.异同比较法。异同比较法是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通过对比分析,揭示差异,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能够从事有效的交际活动。

4.交际实践法。交际实践法是指通过在课堂内设置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让学生扮演角色,或到现实生活中去实践,从而得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5.阅读文学作品。文学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和反映。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对比中西文化的异同,增加知识、丰富思想、扩大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

文化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语言所负载的内容,又是语言特色产生的根源。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时,要注意通过培养“文化的吸收者”、“文化的包容者”和“文化的串集者”来训练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真正体现文化因素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实用性、阶段性、适度性、兼容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杜春英.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2]郭安国.试论文化导入与外语教学的相互关系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4]汪静珍.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及教学对策

(责编 周侯辰)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原则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两块磁的交际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Ways of Communication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