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色花》课堂教学案例

2009-09-01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

张 妮

【摘 要】 案例由两部分构成:

一、课堂实录:由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解读目标,重难点;检查预习;朗读训练与初步感知;问题探究,合作交流与品读诗歌;情感表白;总结和实践活动布置;情感渲染;板书等板块内容构成。

二、教学反思:从教学思路,营造情感氛围,挖掘作品因素渗透健康教育,板书艺术,需要改进的方面等阐明情感教育的得失休会。

【关键词】 教学 案例 金色花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欣赏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多媒体显示

金色花图案

师:歌曲主题是什么?

生1:这首歌以表扬妈妈为主题。

师:把“表扬”一词换一换,怎么样?

生1:歌曲以爱妈妈为主题。

师:很好,这是一首讴歌永恒母爱的歌曲,歌中唱道“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慈爱的母亲,她把自己的一生都无私地奉献给了孩子。享受母亲恩惠的同学们,想过要回报母亲恩情吗?

生:想!

师;沐浴着母爱,享受着母爱,这是我们的幸福,爱母亲、回报母亲,这是人间至爱亲情的体现。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体现的就是这种情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金色花》,来感悟至爱亲情吧。

板书

《金色花》——泰戈尔

二、解读教学目标、重难点

多媒体显示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师解读。

三、检查预习

师:下面进行有奖抢答?奖品:一份稿纸。

多媒体依次显示题目

1.泰戈尔是印度____________社会活动家。

2.泰戈尔所作歌曲____________被定为印度国歌。

3.泰戈尔1913年获____________文学奖。

4.泰戈尔诗集有____________《吉檀迦利》。

生1:作家、诗人

生2:《人民的意志》

生3:诺贝尔

生4:《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

四、朗读训练与初步感知、探究

师:大家踊跃回答,很好!《金色花》是《新月集》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我们学习《金色花》时要重在朗读,从中感悟诗歌思想。

多媒体显示

朗读要求

1.体会诗中思想感情,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2.读准字音,分清节奏,语速合适,读出感情。

师:大家朗读全文,说说读后感受。

播放朗读配乐

学生朗读

师:朗读目的,在于感悟诗中思想内涵,吸纳诗中精髓。诗中“我”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多么美好的家庭生活,我们进一步来探究吧!

五、问题探究,合作交流,品读诗歌

师:齐读全文,前后位4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问题。

播放朗读配乐,多媒体显示

问题

1.“金色花”是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非常美丽可爱,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2.孩子愿意变成什么?为什么这样想?又为什么向妈妈保密?

学生朗读课文——小组讨论

师:哪组说说问题1?

生1:金色花美丽可爱,孩子也纯真、可爱,有相同性,所以作者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生2:因为用花之美正说明儿童的美丽可爱,金色是母爱的光辉化身,两者相配,正可说明我爱妈妈的含义,所以作者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师:说得好,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用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比喻儿童,赞美孩子可爱。金色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爱花,花惠及人,正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呢。哪组回答问题2?

生1:孩子愿意变成一朵金色花,目的就是要报答妈妈,向妈妈保密是不想妈妈知道。

师:保密当然就是不想妈妈知道,谁具体一点说?

生2:孩子向妈妈保密,是因为他也要学妈妈,讲付出,不求回报,只求妈妈过得好。

师:0K!孩子心愿是要变成一朵金色花,回报妈妈(板书)——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瞒着妈妈。

板书

师:朗读全文,回答问题。

播放朗读配乐,多媒体显示

问题

1.“孩子,你在哪里呀?”……“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表明妈妈在做什么?情感有什么变化?

2.《金色花》抒写了什么思想感情?

学生朗读课文

师:谁来回答问题1?

生:表明妈妈在焦急的寻找孩子,感情上,由不见孩子的焦急,寻找到孩子的惊喜、嗔怪。

师;是的,从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见母亲在焦急的寻找孩子,不见了孩子,母亲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师:谁来回答问题2呢?

生:抒写孩子爱妈妈、妈妈爱孩子的情感。(板书:爱)

师:回答很好。

多媒体显示完整板书,强化学生感受

六、情感表白

师:母爱无处不在,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滋润着我们,我们选择什么方式爱母亲呢!

多媒体显示

如果你有一种随意变化的神力,那么你想变成什么来回报母爱呢?请用“假如我变成了……,我要……”句式来表达,小组交流后发言。

学生在讨论交流

师:哪组代表愿意说说?

生1:假如我变成了一间漂亮大屋,我要让妈妈住在里面,舒心生活。

生2:假如我变成了一把伞,我要为妈妈遮风挡雨。

生3:假如我变成了美容霜,我要滋润妈妈的肌肤,让妈妈永远年轻漂亮。

师:大家想象很好,你的爱意妈妈肯定很感动的,希望大家都能从点点滴滴做起,去爱自己的妈妈、爸爸,做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

七、总结和实践活动布置

师:今天,同学们热情高涨,学习了《金色花》这首讴歌永恒母爱的散文诗,感受了人间最美好的母子(女)之爱,体会了母爱的无私奉献,懂得作为儿女对母爱回报的纯洁和无私,母亲对我们浓浓的关爱,真真切切的呵护,我们真的该好好想想如何回报母亲的恩情!

多媒体显示

请你设计一个行动或送一件礼物并写上几句舒心话语给母亲,来回报母亲的恩泽,这一项作为实践活动,下节把你的情况在班交流,看看谁做得最棒最感人?

师:有信心做好吗?

生:有!

八、情感渲染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欣赏一起歌唱《爱的奉献》来结束这节课吧。

播放(爱的奉献》,在歌唱声中多媒体显示金色花图案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本节为示范课,对象为条件艰苦的边远乡村初中学生,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基本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有一定指导意义,现就本课案例谈谈得与失。

一、最大收获在于情感教育突出,效果较好,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情感教学需要结合作品思想与学情,思路设计要正确、可行。

《金色花》是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散文诗,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由假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而七年级学生对泰戈尔的生平与思想了解不多,对外国诗歌接触较少,很需要这方面的文学修养。这首诗是反映儿童内心世界的,这也正是学生自己内心的感受,学生有交流和倾诉的欲望,有参与活动的热情。因此在教学设计上以朗读为主线,通过不同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从中感悟、思考,接受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并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刻感悟作品的内涵。

(二)情感教学需要营造浓烈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1.通过艺术性的课堂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著名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1]本节课抓住这一点,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用讴歌永恒母爱的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导入,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浓浓的情感氛围中走进《金色花》中。

2.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情感渲染。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营造情感氛围。课的导人、结束采用具有浓烈情感的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和《爱的奉献》进行渲染;朗读时选用抒情的音乐作为朗读配乐,让学生接受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三)情感教学需要挖掘作品美的因素,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2]我觉得《金色花》美在表情达意,美在意境创设,美在人物心灵。在教学中,渗透进了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以及情感渲染,体验了人间至爱亲情。

(四)情感教学需要讲究板书艺术。

“教育者必须是创造者”[3],“板书是每位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的创造”[4],本课板书也着力于这一点,设计上的创新,体现了内容与外形的完美统一,把教学内容与形象图形相配,使之达到望而新、观而美、记而牢的效果。

二、情感教学需要改进的方面

(一)教师的示范朗读,情感平淡,以致教师范读情感影响效果不是很好,如何处理,还有待提高本身的朗读水平。

(二)作为示范课,课前与学生情感交流不是很深入,致使学生对老师和学生个人的评价方面,碍于情面或怕评不好,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中没有料到这点,今后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情感交流训练,提高学生健康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钱美莉.激发兴趣快乐学习.2008.4

http://www.spe-edu.net/Html/peizhijiaoxue/

2008041808041567.htm

[2]哪霞.浅淡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2008.11

http://www.wuxie.net/spd/jslw/815.html

[3]文兰森.中学语文教案设计精编[U],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0

[4]李庆平.中学语文板书设计精编序言.[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0.8

(责编 李 晔)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教育教学
“互联网+”的现实案例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