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创造性思维

2009-09-01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孔乙己创造性思维能力

何 湘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一种,它是思维主体突破头脑中原有的模式设计,创立新的模式的一种思维活动;亦是对主体知识经验和思维材料高度概括后,集中而系统地迁移,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找出新的层次和联结点。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其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有位教师在教授《孔乙己》时,这样开头的:“鲁迅先生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为什么他最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究竟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鲁迅先生是怎样精心塑造这个形象的?《孔乙己》这篇小说写的是悲剧人物。悲剧往往令人泪下,而《孔乙己》读后,眼泪不是往外流,而是感到内心的刺痛。它究竟是怎样的悲剧呢?”在这里,教师一开始就连续提出三个问题,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之处于“愤”、“悱”的状态;同时教师又把学生思路引向更深一个层次,为下步展开联想对比打下基础;最后,教师又以自己的切实感受点出作品的悲剧特色。这样,既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突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

其二,锻炼创造想象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

一切创造劳动,都是从创造想象开始的,没有创造想象,便没有任何发明创造。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呢?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特点,培养学生想象,尤其是创造想象的能力,讲授文学作品时,教师不但要运用生动、形象和具体的语言描绘作品中的形象,使学生通过想象再现文章所描写的人物和景物,进入画面,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更要使他们有创造想象的机会。爱因斯坦说过:“想象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自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创造想象,它要求人们展开思维的翅膀,创造性地、独立地驰骋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广阔无垠的思维天地里遨游。像讲《桃花源记》,可以把学生对虚无飘渺的“仙境”的向往中,因势利导地引到向往未来,树立可付诸实现的理想,指导学生写“××年以后,我的家乡”或“××年后的世界”。这样,既进行了写作练习,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长期坚持下去,就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锻炼。

其三,多角度的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

多角度思维也叫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能用多种方法来思考问题。它体现思维的灵活性。这种思维旨在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或旨在获取各种各样不同的正确答案,而不是只要一个方法或一个正确答案。学生可以在题目所蕴含的各种答案中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成分。如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时,可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思维内容。例如,同一个意思的句子,可用疑问句、陈述句、否定句、肯定句来表达。在阅读教学中,除分析讲解字词句段篇的运用外,还可以从反面来启发学生:如果不这样写,将会怎样?所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立意,鼓励反传统模式,发挥多种创造精神,更能有效地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四,讲究问答艺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社戏》时,可以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后来我‘吃了六一公公送来的豆,觉得却没有昨夜的豆子那么好吃?一样的豆子为什么味道不同了呢?”由此引发学生热烈地讨论起来。接着,就顺势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我”讨厌在鲁镇终日诵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禁锢生活,而十分喜欢同平桥村的小伙伴一起游戏的心情。这样,不但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满意的解决,而且对作者当时思想理解更为深刻了。所以,对学生的质疑、提问,一般不要直接把答案和盘托出,而是要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依据青少年好胜心强,喜欢怀疑、争辩,敢于发表意见的特点,组织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或辩论;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语言与生活现象的联系,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的联系发展锻炼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其他诸如逻辑性思维等。只有把创造性思维和其他形式的思维结合起来运用,才能培养出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务实精神的一代新人。

(责编 覃亮生)

猜你喜欢

孔乙己创造性思维能力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孔乙己(下)
孔乙己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