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4例分析

2009-09-01杜白露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09年1期
关键词:乐克卡托普利阻滞剂

杜白露

【摘 要】:目的:观察ACEI(选卡托普利)和β受体阻滞剂(选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附合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人)和对照组(30人),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强心、利尿、营养心肌药物。对照组加用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6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卡托普利、倍他乐克联合应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安全、有效、价廉。

【关健词】:扩张型心肌病;卡托普利加倍他乐克;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080-01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泵功能障碍、产生充血性心力衰竭为特征的疾病,它预后差,死亡多为心力衰竭和严重的心率失常。传统的治疗首选洋地黄和利尿剂。但该类患者尤其是特大心脏者易发生洋地黄中毒,见长期应用可使心脏β受体密度下降,心肌贮备能力下降,药效降低或无效。近年来随着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提高了心肌β受体的密度,恢复了心肌贮备能力,改善了心肌重构,使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运用的是卡托普利加倍他乐克,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2000年至2004年住院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4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4人,其中男24例、女10例,年龄22~54岁,平均38岁,病程1-6年,平均35年;对照组30人,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30-55岁,平均39病程1.5~7年,平均4年。全部病例均附合以下标准:①中青年;②有充血性心力衰竭;③有心脏扩大(心脏彩超证实有心脏扩大,壁薄,心脏弥漫性搏动减弱);④有心律失常;⑤排除其它心脏病。

1.2 方法 对照组按强心利尿、营养心脏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卡托普利每天6.25~100mg。倍他乐克每天6.25~100mg,分1~3次口服,由小剂量渐增至最大的耐受量维持,使收缩压不低于90mmHg,心率在60次/分左右为宜。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全部病例均于治疗后半年随访并判定疗效;①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扩大的心脏明显回缩,半年内病情稳定;②有效:症状、体征好转,扩大的心脏无变化或轻度回缩;③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死亡。

2.2 结果 治疗组34例中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对照组30例中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过程中末见不良反应

3 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和血管加压素水平均升高,上述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可增强心脏收缩力而使心排血量增加,使周围血管收缩以维持动脉血压和保证重要脏器的血供,对循环起到暂时的支持效应。然而长期的活性增强却对预后存在不利的影响,外周血管阻力的增加和水、钠储留可加重心脏负荷而进一步抑制左心功能,同时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激活常属过度,转而对心脏有害,加重心力衰竭的进程。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卡托普利为代表)与β受体阻滞剂(选倍他乐克)联合应用可同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RAS)和血管加压素水平,前者兼有扩张小动脉小静脉作用,从而减轻心脏前负荷,抑制心脏组织的RAS,防止心脏重构,此外还有抑制醛固酮分泌,改善心肌反应性,预防各种心律失常发生。而β受体阻滞剂则可提高心肌β受体密度,改善心肌反应性,长期应用可改善血液动力学,并有预防恶性心律失常作用。经临床观察,卡托普利加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简单易行,价廉、药源广,且有预防洋地黄中毒,防治猝死(恶性心律失常)的作用。两药可长期服用。需注意的是停药时应逐渐减量不可突然停用,二者同属抗高血压药物,合用时要注意血压不可降的过低,以确保冠脉灌注压,同时要注意血钾和血容量问题。

(收稿日期:2008.11.18)

猜你喜欢

乐克卡托普利阻滞剂
芽芽运动会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硫氰化亚铜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药物中卡托普利
倍他乐克可以让人长寿?
舒脉降压汤、倍他乐克联合治疗高血压效果分析论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卡托普利联合辛伐他汀对绝经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卡托普利片生产工艺验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