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反应蛋白与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2009-09-01于珊珊冯纯慧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09年1期
关键词:c反应蛋白心力衰竭

于珊珊 冯纯慧

【摘 要】:目的:C反应蛋白(CRP)可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一个微观指标,使心衰的中医辨证更具有客观化。方法:将65例心力衰竭患者与20例健康对照者抽血测定CRP,心衰的中医辨证分型按郑筱萸的《中药新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结果:心力衰竭组CRP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血浆CRP随着心肺气虚<心肾阳虚<阳虚水泛分型而增加(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RP在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CRP能够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依据,使中医辨证分型更具有客观化。

【关键词】:心力衰竭;C反应蛋白;中医辨证分型

【中图分类号】R541.6+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034-02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和心室充盈压升高,临床上以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常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中医对心衰的认识已逐渐深入,临床疗效值得肯定,但遗憾的是至今仍没有统一的辨证分型。CHF中医辨证客观化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指标的选择呈现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的趋势。结合现代医学对C反应蛋白的研究,已证实冠心病、慢性心衰等都不同程度的C反应蛋白升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65例,男性36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59.63±10.2岁,其中冠心病20例,高心病18例,瓣膜病14例,心肌病13例。心衰的中医辨证分型按郑筱萸的《中药新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生化、心电图、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排除急慢性炎症感染性疾病、慢性肝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3个月内有急性心肌梗死或心绞痛发作、免疫系统疾病、风湿及类风湿性骨关节炎、肿瘤、脑血管意外、甲亢及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类固醇激素者。另选20例心功能正常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61.75±8.31岁。

1.2 所有入选者均于采血前2天停用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他丁类药物,于清晨空腹采外周静脉血4 ml置于分离胶管中,静置30min后离心10min(2000 r/min),分离血清,-20℃冻存待测。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HF组患者与对照组血浆CRP水平比较,如表1所示CHF组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2 CHF患者中医辨证分型血浆CRP水平的比较:见表2。由表2可见CHF患者不同中医辩证分型血浆CRP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心肺气虚<心肾阳虚<阳虚水泛分型而增加。

3 讨论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是人体非特异性免疫机制的一部分。当机体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以及梗塞或免疫复合物沉积等因素,导致机体组织损伤的急性期,肝脏合成的一些急性时相蛋白就会显著增加,CRP是急性时相蛋白中变化最显著的一种,当存在炎症或组织损伤时CRP浓度变化幅度增大,可升高达千倍。CRP虽不是临床唯一的急性时相指标,但却是最敏感和最实用的指标[1]。临床上因多种原因引起的炎症或组织损伤等,均可通过检测CRP含量的变化来帮助评判疾病的发展与转归。除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和心室重塑外,致炎细胞因子(proinflammatorycytokines,PIC)的激活与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也存在着密切关。其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仅(TNF-仅),白细胞介素-1(IL-1)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研究发现上述三种因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较正常健康人血清中均显著升高,且随着心功能损害程度增加而升高[2]。心功能失代偿本身及对其他器官的损伤,如低灌注、低氧血症、静脉淤血对肝脏、肾脏、大脑等损伤,都可导致白细胞介素-6的产生[3],它再刺激肝细胞合成CRP,参与机体反应。在炎症过程中CRP有许多病理生理作用,它可以通过补体系统增强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心肌损伤,功能异常,同时导致血清TNT浓度升高。心肌损伤越重,心功能越差,血清CRP浓度也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同时CRP的大量产生可引起血管内皮受损,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激活凝血系统,使心功能进一步恶化。Alonso.Martinez[4]等和孙宁玲等[5]的研究结果也提示CRP是预测心衰患者住院率和短期内因心衰恶化再次住院的一个独立指标,CRP水平升高与死亡率增高和治疗反应不良有关。

充血性心衰的中医辨证分型尚无统一的标准,但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现代生物学进入分子水平,在揭示人体微观结构、功能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证型研究广泛开展的过程中,探索CHF心脏结构功能、神经内分泌活性、血液流变学、免疫调节系统等相关指标及基因转录和表达不同蛋白质的规律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C反应蛋白检测方法简单,在临床应用较普遍,根据试验显示,上述分型CRP测值有显著差异,与中医辨证分型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一个客观化指标。但是,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指标参考范围,今后还需加强中医对心衰治疗标准化、客观化、规范化的研究,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Wikins J'Gallimoer R,Moore E.et a1.Rapid automatde sensitivity en-zyme immunoassay of C-reactive protein [J].Clin Chem 1998,44:l358-l361.

[2]王晓明,李 源,李慧芳等.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TNF-d,IL-1及IL-6的变化及培哚普利对其影响[J].心脏杂志,2002,14(4):318.

[3] Yin WH .Chen JW ,Jen HL ,eta1.Independent prognostic value of elevated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Amearl.J.2O04.147:93l-938.

[4]Alonso-Martinez JL,Llorente-Diez B,Echegaray-Agara M.eta1.C-reactive protein.as a prediction of improvement and read misson inheart failure[J].Eur J Heart Fail,2002,4(3):331-336.

[5]孙宁玲,李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C反应蛋白、肾上腺髓质素及内皮素水平变化的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00,15(1):37-39.

(收稿日期:2008.11.4)

猜你喜欢

c反应蛋白心力衰竭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与药理解析
BNP、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婴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分析
CRP与白蛋白比值对急性重症肾盂肾炎预测价值的探讨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PCT、CRP及WBC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