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物理演示实验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2009-08-28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9年3期
关键词:玻璃球半球贺卡

杨 柳

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活动,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创设趣味实验培养注意能力

对于摩擦起电现象,教师可让每个学生都用塑料尺在衣服上摩擦几下,然后吸引碎纸屑;在讲惯性时,可让每个学生将钢笔帽放在纸条上,然后看谁抽出纸条时还能保持笔帽不倒。学生们边实验边观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加上教师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养成动手、动口、动脑的好习惯。趣味实验不是只让学生的注意力停留在使他们感兴趣的现象和事物上,而是引导他们逐步深入、扩散思维,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规范操作作好学生的典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的向师性要求教师在操作演示时一定要规范。切忌随心所欲的演示。例如在进行托盘天平的使用时,取用砝码、游码必须用镊子而不能用手取代,则在操作时就必须按要求进行,不要图方便而给学生留下可以随意提取映象。又如使用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等,都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这样不仅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

3改进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做高温玻璃导电实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取一小块玻璃,用镊子夹住后在酒精喷灯上烧成黄豆粒大的玻璃球,趁玻璃软化时,将两根铜线插入玻璃内,尽量靠近但不要接触。再取一个带有发光二极管的音乐贺卡,从贺卡电源接头处引出两根导线,再把自制的玻璃球串联起来。玻璃球在未加热前,贺卡音乐不响,发光二极管不亮。表明常温下玻璃不导电。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球约1min,听到音乐声,但发光二极管不亮,继续加热约308后发光二极管就亮了。这表明玻璃的导电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这样的实验改进后,无论是直观性、趣味性还是美感上,都比原来的教材上介绍的实验强得多。

4提高物理用语的准确性

有的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不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对学生正确认识仪器、形成概念、掌握定律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在仪器称呼时的错误现象,更改仪器名称,如将滑动变阻器称为电阻器,将斜面小车称为木板小车等。还有在叙述实验结论时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说成“相互推斥”,将阿基本米德原理中的“重力”说成“重量”等。这样,对物理学科用语规范、准备就设置了严重的障碍,直接影响了物理学习的科学性,教师在用语上一定要严格按照物理语言进行描述,养成学生科学用语的习惯。

5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感观

直观形象的演示实验有时能达到“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就明白”的效果。作为演示实验,要有较大的可见度,要使全班的同学都能看清楚。如实验时尽可能做到:仪器尺寸足够大,放的高度适当,仪器中的可动部分不对着学生做前后运动,而要左右运动,有时要采取背景衬托和染色措施。例如,观察压强计里水面的升降,将水染红,对如温度计、天平、电流表、电压表等仪器,考虑到其刻度小,不便于学生观察,可利用投影技术等形式进行放大处理,增强演示实验效果。

6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演示实验教学中来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演示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不断启发提问,让学生分析、讨论、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实验结论合情合理地被推导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做实验,如让学生上讲台来读数或动手操作。例如在进行马德堡半球演示实验时,先让两个“大力士”上来拉,不能将两个半球拉开,打开活塞,让空气进入半球,再让两个力气小的学生上来拉,却轻松将两个半球拉开,两相对比,说明大气压强不仅存在,而且不小,同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才真正起到了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玻璃球半球贺卡
半球面上四点距离之和的最大值问题
新年写贺卡
新年贺卡
弹玻璃球
一颦一笑
中秋贺卡
贺卡里的爱
东西半球磷肥市场出现差异化走势
半球缺纵向排列对半球缺阻流体无阀泵的影响
七月圣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