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达珍:百年树人“成果”多

2009-08-27

晚晴 2009年8期
关键词:百年树人都匀市儿孙

叶 力

走进都匀市八一小区一栋普通的单元楼,我们来到百岁老人周达珍的家。敲开门,走出来一位花白头发的老者,他就是百岁老人周达珍的独生子。他说老人家正等着我们,话还未说完,就看见老人正笑盈盈地坐在沙发上,挥手招呼我们落座,又让儿媳端出糖果,上茶水,十分热情。老人儿子说,老人家好客,最喜欢聊天。若不是早有耳闻,怎么也不相信面前这位笑容慈祥,耳聪目明的老人今年已101岁。面对记者的镜头,她打开了话匣子。

百年树人 教育为本

老人祖籍黔东南州麻江县下司镇,她在那里度过了幼年时光。周家家境较为宽裕,开明的父母决定让七个儿女都接受教育,于是身为女儿的周达珍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幸运地享受到了男孩的待遇——跟随兄长们一起进私塾,上起了学堂。然而好景不长,因时局动荡,战乱频繁,周家家道中落,年幼的周达珍只读到小学二年级就辍学了,这成为老人一生的遗憾。

后来周家举家迁往都匀市大坪镇,长到适婚年纪,她在父母安排下嫁给了在镇上小学教书的一位老师,开始了相夫教子的家庭生活。然而,朴实的周达珍对自己辍学的经历一直耿耿于怀,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让独生儿子接受完整的教育,过上好日子。周达珍没有工作,当小学老师的丈夫也收入微薄,为了儿子的学费,夫妻俩是省吃俭用,一分钱也掰成两分花。她平时打点零工、做些针线活儿,在镇上换点钱来贴补家用,就这样和丈夫含辛茹苦地供儿子上学。

儿孙争气 终圆夙愿

1948年,儿子通过招考进入黔南州建筑公司工作,在州府都匀成了家,老人终于圆了夙愿。正当周达珍觉得生活圆满之时,相伴几十年的老伴却撒手而去。儿子便将她接到都匀同住,想让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享享清福。谁知闲不住的老太太见儿子儿媳工作繁忙,反而主动承担了照顾孙儿的事务,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依旧最上心。

一晃又是二十几年,在周达珍“要读书,为国家做贡献”的思想影响下,儿孙们不负所望,个个成才。特别是老人的曾外孙女,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毕业,现在北京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工作,专攻纳米技术,经常代表单位出国,是老人的骄傲。重孙子在南昌大学念书,假期都会回来看望老祖祖。“他们都好,就是难得回来,太想他们了!”老人说着,眼里闪着幸福的泪花。

生活自理 晚年康寿

“别看老人今年101岁高龄了,可她还懂‘高科技呢!”“她会用电磁炉煮面条,用电饭锅煮饭呢!”儿媳对能干的婆婆赞不绝口。老人觉得科技给生活带来了实惠,“简单嘛,比烧火方便多了。”说完笑开了花。

据儿媳介绍,老人是干家务活的“能手”,是自己学习的楷模。“她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的,衣服也叠得整整齐齐才放进衣柜。自己洗澡,贴身衣物也要自己洗,样样都能干!”儿子也说母亲身体一直都好,没生过什么病。现在这年岁也不闲着,喜欢散步,天气好时到楼下小区里遛遛,遇见熟人还要家长里短一番,精神着呢!听见儿子儿媳夸自己,老人时不时点点头,开心不已。

老人说,现在生活好了,小孩子都能上学,接受教育,比自己小时候幸福多了。“上学学知识,为国家做贡献。”这就是历经百年风雨人生的周达珍老人最朴素的愿望。

寿星档案

姓 名 周达珍

性 别 女

民 族 汉

生 日 1908年9月29日

住 址 都匀市八一小区四单元四楼

文化程度 小学二年级

职 业 家庭妇女

病 史 无

早上9点起床,晚上8点睡觉。喜吃酸汤、素菜,常吃豆腐、软糖等松软食物;食量好,一顿可吃十来个馄饨,每天喝两袋牛奶

脾 气 温和、不生气

喜爱活动 与儿孙聊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天气好时在小区里四处逛逛

长寿秘诀 生活简朴,坚持劳动

猜你喜欢

百年树人都匀市儿孙
趣味成语苑
野猴闯入蛋糕店吃“霸王餐”
中秋国庆喜相逢
今日重阳:富养儿孙,穷养自己?
安守自心,聆听花开
《二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参考答案
阳光体育背景下都匀市中学生体质下降原因分析
都匀市挂牌成立老干部党校
都匀市召开2016年老干部、老年教育工作暨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
爷爷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