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09-08-26曾春媛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10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责任

王 璃 曾春媛

摘要:介绍我国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绩效评价模式和指标体系的构建,包括该评价模式和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目前国内外的情况及局限性;详细介绍该评价模式框架的构建及其中各指标的确定。

关键词:企业绩效评价;社会责任;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I绩效评价指标

中国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0-0001-02

1我国建立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绩效评价模式和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1)现行企业绩效评价重点是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忽略企业社会责任。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和逐步完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目前已形成包括《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等企业绩效评价系统。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评价重点是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虽然在评价系统中设有“综合社会贡献”指标,用来考查企业在承担社会义务、维护商业信誉、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但它是定性的评议指标,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评价很不全面和太过笼统。

(2)构建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基础的绩效评价体系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在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企业绩效的评价越来越多。如世界未来500强评估体系、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多米尼道德指数、《商业道德》、《财富》等都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评价体系,且朝着量化指标评价方向发展。企业社会责任观念自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我国,随着2001年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通用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的出台,我国政府、有关团体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已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国内已有一些机构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但成果也是寥寥无几。因此,对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基础的的绩效评价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3)对企业绩效评价是实现和谐发展的需要。

“生存”和“发展”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人类社会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对其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面临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人们开始致力于对污染的控制,并逐步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做出贡献。

2国内外建立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绩效评价模式和指标体系的情况及其局限性

国际上对以社会责任为基础的绩效评价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比如卡罗尔的三位立体评价模型,索尼菲尔德的外部利益相关者评价模式和加拿大学者克拉克森的RDAP模式等。但是,每个人的模型都有其局限性。比如卡罗尔的模型缺乏一些经济指标和法律指标;索尼菲尔德模式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敏感性的界定不是很清楚,也忽略了企业内部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同时,其社会敏感性的七个维度没有权重区别。最近KLD公司设计了一套评价企业社会责任与否的标准,但要照搬过来应用到中国的企业,由于国情的不同,会造成不适应性。

目前国内大都是围绕着企业的财务指标来对企业的绩效进行评价,如贾生华的“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绩效评价——一个分析框架的应用研究”,这些在研究的同时,却忽略了非财务指标。温素宾和李立清等把SAS000本土化,从劳工权益、人权保障、社会责任管理、商业道德和社会公益行为等五大因素出发,建立了一个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指标体系,但这些体系却没有企业重要的一个责任——经济责任,缺乏一定的评价信度,这样对企业绩效评价又存在不完整性。

3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模式框架的构建

在和谐社会构建中,企业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发挥重要的作用。企业应承担哪些责任,企业应该怎样与周围的环境相处,这正是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框架应包含的主要两个大方面。

3.1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践和众多的研究成果充分说明。在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企业业绩,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企业只有将社会责任作为绩效评价的重点内容之一,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在评价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过程中应选取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环境责任和伦理责任这四个指标。因为这四个指标具有代表性、独立性、可获得性和相对完整性,所谓代表性就是指指标既要反映当前国际上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中众多“生产守则”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共同要求,又要能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最为贴近我国企业现实,反映我国企业特殊环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普遍客观要求,且使得测度指标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具有较好的可比性。所谓独立性,是指测度指标相对独立。指标之间不能兼容或重复,严格拒绝自相关。所谓可获得性。包涵两层意义,一是所选指标应尽量与我国企业现行评价工具相兼容,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公开统计信息资料。二是所选指标应当有利于进行量化处理,考虑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复杂性、评价视角的多维性、评价标准客观性与主观性并重的实际,虽然不强调完全使用定量指标,但定性指标一般要求直观、简单、易于判断,且具有广泛的社会共识,否则就难以获取。因此,对于个别虽有一定评价意义,但客观上获取评价信息难度太大的指标,则不宜纳入评价指标体系。所谓相对完整性,是指所选指标要能基本涵盖各类不同企业应负之社会责任的主要方面,指标数据相对完整,所选择的指标应统一在一个体系之中,包括指标因素、子因素及指标等多重层次,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

3.2企业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

企业生活在社会中,而不是自己独立存在,仅仅依靠企业自己的努力,自己发展,也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社会是一个大环境,是由政府、企业、公众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其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要将自己放在一个大环境里考虑,比如竞争对手如何看待自己,公众对企业的态度等。那么企业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绩效。在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的时候,也要把这些困素纳入其中。这样才不会使评价有所欠妥。

企业绩效评价应是企业为了完善自己的管理特别是利益相关者管理让外部利益相关者对自身的绩效进行评价,应更多的考虑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社会影响,这些社会影响也就是企业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表现。这些表现不仅可以使企业清楚自己的绩效在同行业中的位置,知道企业在公众的形象,还能促进企业经理与各利益相关者的沟通。

企业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可以从3个方面考虑,即:处理与公众的关系;处理与其他企业的关系;处理与政府的关系。

3.3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综上所述,企业绩效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可以归纳为如图1所示:

4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进入21世纪后,国际上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浪潮,企业绩效标准已不再只是一个动听的口号。一些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积极倡导企业绩效标准化,不少

欧美国家甚至开始实行包括SA8000在内的企业绩效国际标准认证。标准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管理方法,是一种管理理念,是一场管理范式革命。我们并不主张不加“消化”地将国外有关企业绩效评价的标准(如SA8000)照搬照抄过来,而是主张深入研究企业绩效准则,将企业绩效国际标准精神,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并遵循两项基本原则,尽快构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应满足以下两点原则:

(1)承认差异原则。

受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民族文化和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不同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目标价值取向,客观上存在差异性。保留企业价值目标的这种差异性,有时是非常重要的。如日本实行典型的终身雇佣制。

(2)通用性原则。

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基础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化强调通用性原则,主要是因为社会责任范围广大,不同企业由于所处社会背景差异,无法在所有领域都达成共识。因此,企业绩效标准应该适应于不同企业、不同层次、不同民族、不同所有制的责任主体的共同要求,所以该原则我们又称之为通用性原则。

4.1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指标

企业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环境责任和伦理责任。那么如何量化这些指标呢?

在以往的参考文献中都是采用会计指标来衡量企业绩效,这种方法往往只对企业的经济责任进行了评价,却忽视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其他方面评价。这种忽视不但使依赖于财务评价结果决策的相关利益者决策不科学。而且带来企业可能因没有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而被终止经营的巨大风险。因而在企业社会责任中,仅仅依靠评价经济效益的财务指标是不够的。引入其它相关的财务指标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基础都是依据企业的财务指标,通过对一些公司的财务数据以及相关信息进行挖掘,同时结合信息嵌合技术对公司的社会责任进行全面分析评价,并征求了从事财务评价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意见,确定公司的社会责任综合评价要考虑的指标如下;

其中,反映经济责任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等8个指标。

法律责任指标主要有小时工资率、社保提取率、社保支付率、资产纳税率和罚项支出比率等5个指标。

环境责任指标主要有单位收入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单位收入消耗量、环保投资率、环保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和环保经费增长率等5个指标。

伦理责任评价指标主要有就业贡献率、捐赠收入比率、职工所得率、政府所得率、股东所得率和社会贡献率等6个指标。

为了使这些指标能够适应中国的现状。将对每类的指标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者在每类指标中选择2~3个指标作为其认可的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评价指标之一。然后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如果某一指标被超过50%的人选用,将被确定为公司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构成指标。

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其中发放现场问卷40份,共收回40份,有效问卷为40份;发放电子邮件问卷60份,共收回57份,有效问卷为52份,最终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为表1所示:

4.2企业处理社会关系能力指标

企业处理社会关系能力分为三个部分,但是,企业在处理这三种关系时,会产生交叉,如企业的某一行为不仅仅是为了公众;而且还是为了政府。单一的把企业的某一行为归到某一类,就会有失偏颇。比如企业利益的清晰度,这个既能反映出企业对公众的态度,又能反映出对其他企业的信度,还能反映出对政府的信度。如果把其归为其中的任何一类,都会产生歧义。为此,在对企业处理社会关系能力的指标上,并没有把其归为上述的三类中,而是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对企业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在参考以往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索尼菲尔德的社会敏感性指标的分析-根据中国企业的现状,本文对索尼菲尔德的7个维度进行修改,建立了新的维度。对企业处理社会关系能力从其社会、公众和其他企业的评论中设立指标,全面,重点的反映企业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大致分为以下7个指标,即:(1)局外人的可接近性;(2)对公共事务的准备性I(3)公共活动中的表现性;(4)对外言论的可信性;(5)同行者的赞美度;(6)对外重大事件关注度l(7)企业利益的清晰度。

5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以上的阐述,按照全面性、系统性、操作简便性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原则,设计出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即由2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11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其中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有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企业处理社会关系能力的指标只有一级和二级指标。具体如表2所示: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责任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期望嘱托责任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