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地球”的光芒

2009-08-25

决策与信息 2009年8期
关键词:智慧系统

当今世界不仅正变得更“小”、更“扁平”,而且“更智慧”。面对世界经济形势,各个层面决策者的当务之急是以全新的领导力,加快人类世界智慧勃发的速度。

世界的基础结构正在向“智慧”的方向发展

就晶体管数量而言,到2010年,全球每个人将平均占有10亿个,每个晶体管约耗资十万分之一美分。据估计,到2011年将有20 亿人上网。同时,联网对象,亦即构成“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车辆、设备、摄像头、车道、管道——的数量正在迈向1万亿大关。2007年,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数量突破33亿大关,也就是说,全球平均每两个人就拥有一部移动电话。更重要的是,据测2009年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将达到10亿之多。到2010年,全球生产的射频标识(RFID)数量可望达到300亿个,产品、护照、建筑物甚至动物身上都将带有射频标识。盘旋在绕地轨道上的数百个卫星每天产生数百万兆字节(TB)的数据量。

世界的智慧化也不只是实现“无所不在的连接”(pervasive connectivity)。大规模计算机集群首次具备了用于处理、建模、预测和分析任何工作负载和任务的经济可行性:今年,IBM的走鹃超级计算机(Roadrunner)突破了每秒1000万亿次(petaflop/s)的运算速度屏障。走鹃超级计算机使用的芯片与消费者游戏控制台所用的芯片并无二致,并且采用免费的Linux操作系统。作为一种连接和提供具有强大、大规模可扩展后端系统的庞大最终用户设备、传感器和致动器阵列的方法,“云计算”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利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快速开发新型应用并将其部署为网络服务。基本计算模式在过去20年中已经发生了变化。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个人电脑模式已被目前基于开放性、网络、高新技术以及数字智能与工作和生活相融合的新模式所取代。

这一切都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运用智慧实现数字化和互联的现实。

智慧能源

据美国能源部的研究结果,由于电网效率低下而造成的电能损失高达总电能的67%。为此,美国德克萨斯州及丹麦、澳大利亚和意大利的公共事业公司正在建设新型数字式电网,以便对能源系统进行实时监测。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更迅速地修复供电故障,而且有助于他们更“智慧”地获取和分配电力。消费者也能够加强他们对能源消耗的掌控——每户最多可减少25%的能源花费——而且“智慧能源”管理还能够改善可靠性、服务、效率乃至法令透明度。另外还有可能合并传统能源和新能源——风能、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太阳能等——以提供对一个社区、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涉及所有能源形式的端到端的洞察力。

智慧金融和保险系统

即使是10年前设计和部署的最先进系统也已不能适应目前的现实。当前美国次贷危机的部分原因就在于,银行的现有系统无法处理随着抵押债权证券化、融资和交易而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致使银行无法得知和管理其风险敞口:他们对市场上正在发生的事情失去了洞察力,因为这些事情是实时发生的而且复杂性过于巨大。幸运的是,“智慧金融系统”有可能成为现实,例如近期每天交易额达10万亿美元的全球货币市场系统。

智慧交通系统

按时间(42亿小时)和燃油(29亿加仑)浪费计算,美国的交通阻塞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780亿美元。据一个公共交通倡议组织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纽约市一些街道上45%的交通量来自在街区间往返的人流。另一项研究则发现,在一年当中,仅在洛杉矶市一个小商业区内,轿车在寻找停车位时的车程加起来就相当于38次环球旅行的路程,同时消耗47000加仑汽油,排放730吨二氧化碳。相比之下,斯德哥尔摩的新智能收费系统使交通量减少了22%,排放物减少了12%~40%,而且每天搭乘公交系统的人数增加了40000人。

智慧的医疗保健系统

有许多人因为我们医疗保健系统的现状而受到伤害甚至死亡。在美国,据估计电子医疗记录每年可帮助防止100000人因为医疗失误而死亡。

智慧的气候系统

据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2004年的一份报告,从1980~2003年,由于气候相关灾难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总计达1万亿美元。而同一时期新兴市场上的相关保险业务仅覆盖气候相关灾难总损失的4%。高收入国家的情况相对好一些,达到40%。但仍有5000亿美元以上的损失不在保险范围之内。

目前也有可能在方圆1~2公里范围内进行局部的高精度天气预报。这些技术经商业化后已应用于若干城市地区,其中包括纽约、芝加哥、堪萨斯城、亚特兰大、巴尔的摩/华盛顿和迈阿密/劳德代尔堡。

智慧水系统

全球水用量自1900年以来增加了六倍,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统计,目前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缺乏安全饮用水,半数人口没有充足的卫生条件。联合国的最近一份报告称,发展中国家有一半人口患有与水有关的疾病。

据估计,为使作物产量翻番以满足到2025年时全球食物需求,全球每年的灌溉用水量还需要在目前基础上增加约30%。一个供水管理系统日益进入人们的视野。作为一个较早行动的例子,全球大运河合作项目(Great Rivers Partnership)正在使用新的计算机建模框架来模拟全球河流流域的状态,以帮助制订有关保护自然环境和造福当地社区的政策和管理决策。管理和技术咨询公司博思艾伦(Booz Alllen)的研究表明,在未来25年内对全球的城市水、电和交通系统进入现代化,需要投入41万亿美元,这一数字约等于2006年全球所有股票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市值。

智慧的管理

构建这种一元系统的技术现在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但实际上,技术是比较容易的部分。更困难的是企业、政府、学校、团体和个人为了利用这个系统而必须进行的调整——也就是改变他们业务流程和工作形式,他们与外界和他人的关系以及业务模式,甚至他们的文化和行为。这种非常不同于先前时代的管理方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基于创新的日程表;培养一种欢迎和包容“群体智慧”以及广泛社会生态系统的组织文化和流程;以及能够进行持续调整和不断发展的新技能。它要求全新的商业模式和组织架构——例如从“跨国”公司转型成为我们称之为“全球整合企业”的新模式。智慧管理还要求较之于过去而言,在规模上大得多的、更加多元化的、更加社会性的、更迅速的和更少预测性的协作方式。

我们是要把握这个机遇,还是被动地面对这一新的现实?它将会如何改变我们的储蓄方式?改变我们的交易方式?改变我们的学习和教授方式?改变我们运输和旅行方式?改变我们的能源管理方式?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它将如何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智慧的地球”将对人类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领导人和学者在对相关问题上的思考不谋而合。例如,“软实力”的概念现在已发展成为“智慧实力”(smart power)的概念。哈佛大学的约瑟夫·奈(Joseph Nye)教授和美国前副国务卿理查德·阿米蒂奇(Richard Afmitage)在他们给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enter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撰写的一份报告中提出了这一概念。“智慧实力既非硬实力,亦非软实力,而是硬实体和软实体的巧妙结合。”

“智慧地球”的潜力超越了人类智慧或机器智能,进入了自然王国——地球的生态系统,甚至我们自己的身体。但是,“智慧地球”的潜能不会自动释放出来。如果没有领导力,没有在商业(及公司)、政府(及特定机关和官员)、大学(及各学科的学者)、社区(及其中的公民)方面的重大变化——对他们自身采取新式的领导力,辉煌的智慧世界是不会尽快出现的。

(摘编自《2009跨国公司中国报告》)

猜你喜欢

智慧系统
一种无人机缓冲系统
品“助读系统”之妙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见“多”不怪的多星系统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