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哪些人不要食用加碘盐

2009-08-22王兴国

饮食科学 2009年8期
关键词:加碘碘盐过量

王兴国

某日,我受邀到大连长海县给一职能部门做有关饮食营养的科普讲座。按普及碘盐时的调查,长海县是大连惟一不缺碘的地区,依建议,不缺碘的地区应该吃不加碘的食盐(无碘盐),或者至少应该同时提供无碘盐和加碘盐供居民自主选择。因为业已公认,碘过量会导致甲状腺疾病,如结节、甲亢、甲状腺肿瘤等。

可实际情况如何呢?利用中间休息的时间,我跑了附近三家稍大的超市,里面只卖加碘盐(而且其加碘量是标准的每千克食盐加碘35±15毫克),根本买不到无碘盐。当我询问营业员时,她们异口同声地告诉我,加碘盐更好。

我注意了该单位食堂所用食盐,他们最近刚刚开始改吃无碘盐。在我接触的同一办公室的5个人中,居然有两位都患有甲状腺结节,其中一个已经手术,另一个正准备去手术,而且这两位都是男性。要知道,在普及碘盐之前,城镇男性居民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是非常低的(一般以女性患者多见),现在居然一个办公室就有两位!他们食堂的食谱里有很多海鲜(味道极好),本来就不缺碘,再使用碘盐,职工碘不过量才怪!

为避免碘过量,我建议以下人群不要食用加碘盐,应该食用无碘盐:

1.非缺碘地区的居民。像长海县这样滨海并吃很多海鲜(富含碘)的地区居民尤其不要吃加碘盐。

2.甲亢患者,不论男女。因为碘会刺激甲状腺激素合成。

3.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的城市居民(因为绝大部分城市已经消灭“大脖子病”——缺碘所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所以城市居民发现甲状腺结节时,缺碘的可能性极小,碘过量的可能性很大)。

4.甲状腺炎(桥本氏病)患者。碘会刺激炎症加重。

5.甲状腺瘤患者(不论是否已经做过手术)。

6.甲状腺癌患者(做过甲状腺全部切除手术者除外)。

7.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甲减),曾有争议,但现在倾向于限制碘摄入。

8.其他甲状腺疾病者(实际上,只有一种甲状腺疾病——大脖子病是需要补碘的,其余的甲状腺疾病均无必要补碘,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个人认为,以下一些建议对防止碘过量是很必要的:

1.所有人都应减少食盐(加碘盐)摄入量,不超过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每天6克的标准。现在的问题是,食盐的人均摄入量大致是这个数量的2倍即12克。

2.在不取消加碘盐的情况下,不要再推荐摄入富含碘的海藻类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也不要推荐服用含碘的营养补充剂或保健品。补碘不能双管齐下甚至“多管齐下”。现在的问题是,仍然有人在大肆宣传海藻类的好处,推动着海藻类的消费。大部分复合型的营养补充剂里都含有碘。

3.适当降低加碘盐中碘的添加量。这种做法是有先例的,2000年国家曾统一降低加碘盐碘含量标准;2003年广东省许多地区将盐碘浓度再次进行适当的下调。加碘盐中加碘量可以也应该根据各地碘缺乏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做一些调整。现在的问题是,全国执行统一的碘盐加碘标准,的确欠妥。

4.有人提出诸如“炒菜先放盐以破坏其中的碘”、“把加碘盐炒一炒再食用”之类减少碘的说法。 但实际上,这些说法在过去(90年代以前)是成立的,但并不符合现在的实际,因为现在加碘盐用的是碘酸钾(KIO3),而不是过去(90年代以前)用的碘化钾(KI)。碘化钾的确不够稳定,容易挥发、破坏或流失,但碘酸钾比较稳定,不容易破坏。

必须声明,我并不反对强制食用加碘盐的基本政策,亦赞成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应该食用加碘盐,但我强烈呼吁关注碘过量问题,哪怕只是小部分人碘过量,也仍然需要关注,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遏止碘过量的发生。

责任编辑/刘颖

猜你喜欢

加碘碘盐过量
B3M4 Sandstorms in Asia Teaching Plan
国家发改委:规范未加碘食盐管理 保证合格碘盐供应
国家发改委:规范未加碘食盐管理,保证合格碘盐供应
跟踪导练(三)2
浅析食盐加碘技术及工艺改进
上海市徐汇区居民户2012—2015年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四招识别真假碘盐
四招识别真假碘盐
铝与酸、碱反应有关规律的讨论及应用
过量计算题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