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评估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利弊分析

2009-08-19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5期
关键词:教学评估馆藏图书

倪 宏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对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开展,全国各高校围绕着评估标准,做了大量的基础建设性工作。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三大支柱之一,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机构,因此高校图书馆建设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观测点。结合我馆实际情况,分析了高校教学评估对高校图书馆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本科教学评估

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对高校图书馆馆舍,管理手段,计算机网络应用以及学校每年拨出的图书经费占全校教育事业费用的比例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各高校为了达到评估标准,都对图书馆的建设有了一定的政策倾斜,这无非为图书馆的工作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迎评时间短,任务重,迎评工作的开展也为图书馆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1 教学评估为图书馆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1.1 改善了读者的阅读环境和馆员的工作环境

由于评估结果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地位、招生就业以及今后的发展,评估对不同规模的高校图书馆的馆舍面积等基础设施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图书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各高校为满足评估要求,纷纷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改造或新建现代化的馆舍以增加馆舍的面积;改建和扩建馆内原有的一些设施等来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满足读者的新需求。如:我校为迎接本科教学评估,新建了第二图书馆,使馆舍总面积达到了42544平方米。

1.2 加强了馆藏资源的建设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是适应近年来高校扩大规模、专业调整和教学改革需求的基础,是图书馆能否在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因此馆藏资源是评估图书馆工作的首要指标和观测点。所以,为了迎接教学水平评估,各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进一步增强,在文献资源的数量和结构上都有所改进和提高,促进了文献资源建设的科学化,同时加大了高校图书馆对电子资源建设力度,使整体的馆藏资源建设更均衡,更全面。为了达到评估标准,我馆在馆藏资源建设上加大力度,在三年间采购专业文献共计77.2万册,拥有中外文数据库20种。截止到2007年8月底馆藏印刷型文献达到313.4万册,非印刷型149.8万册,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馆的馆藏资源,对图书馆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3 促进了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和制度化建设

管理手段先进,使用效果好是图书馆始终追求的目标,是高校图书馆开展优质服务的先决条件,是整个图书馆正常有序运行的保证,所以各高校图书馆都以评估为契机,修正过去因不同原因造成的一些工作上的混乱,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手段,使得图书馆的日常管理有章可循,促进了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科学化和业务工作的规范化。我馆在管理方面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和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方法,全面提升了管理水平。如:指纹考勤,统一服装,挂牌上岗,接受读者监督等;在科学管理方面的首先体现在制度管理上,我馆一直实行动态管理,在不同时期根据情况变化随时进行修订包括岗位职责及业务细则、业务考核标准、行政管理制度、读者须知等诸多内容;我馆对原有的工作管理模式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借阅工作实行“目标管理”,文献采编工作实行日定额管理与月目标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模式等,使我馆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大大提升。

1.4 加快了网络建设的速度,提高了信息服务能力。

图书馆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及信息服务水平,是评估图书馆工作的重要观测点,也是图书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因此,各高校加大了对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实现了手工操作向数字化、网络化的转变,使得高校图书馆在网络建设和信息化服务上更上一层楼。以我馆为例,我馆采用的是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网络主干为千兆多模光纤,百兆到桌面;拥有数据点1127个,语音点98个,7台服务器等设备;利用TPI系统建立了我校博、硕士论文库,开展了学科导航和网上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利用网络环境,开展远程文献传递、代查代检等服务,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1.5 其他积极影响

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本科教学评估对图书馆发展还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影响:首先,为了在评估中达到要求,各高校图书馆引进和培养所需专业人才,加强现有馆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提升了馆员的整体素质;其次,通过迎评对以往工作数据和工作方法的统计和检查,可以发现以往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订立新的规定和工作方法,使图书馆工作更和谐更完善;第三,迎评期间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各种规章制度的完善和实施,使得图书馆在学校领导、教职员工和学生心中的整体形象得以提升,提高了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

2 教学评估为图书馆发展带来的不利之处

2.1 馆藏图书质量得不到保证

教学评估虽然对纸质文献资源有明确的规定,但只规定了生均册数和藏书总量。因此,一些高校在短期内大幅度增加了对文献购置的经费,造成了图书馆在藏书建设上盲目追求文献数量而忽视了文献质量。由于是在短时间内购入大量图书,而且时间紧、压力大,导致图书采购人员在数目查重时有所疏漏,造成同一种图书购置重复,复本量超标;一些可买可不买的书和特价书也大量购买,购入一些根本不适合本校读者阅读的图书,造成图书馆藏书结构混乱,藏书质量下降,干扰了图书馆的整体文献资源的建设。

2.2 打乱了流通部门的日常服务工作

一些高校图书馆由于以往的达标缺口很大,为了达到评估标准的要求,不得不大批量购进新书,这势必打乱了图书馆的正常工作计划,给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使图书馆的整体部署和藏书格局受到影响,带来库房不足、书架调整等一系列的问题.有些图书馆为了使新书能够尽快上架,把一些一线的业务骨干调到二线进行新书分编工作,造成流通部门的工作任务加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受到影响;还有一些图书馆由于书库和书架不足,而图书购入量大,造成了大量的新书上架、倒架,旧书下架、打捆的重复劳动,使阅览室的日常服务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2.3 编目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在短时期内迅速增加,而新书又需要及时上架,所以图书的分编工作任务加重。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图书编目任务,许多图书馆的编目人员都是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参加到编目工作队伍中,一些编目人员对MARC数据格式只能粗略掌握,不能根据编目规则来输入数据,有些甚至忽略查重;还有些图书馆委托书商进行图书编目工作,造成新书旧书数据不统一,致使馆藏数据库出现数据混乱、错误等现象,严重的影响了馆藏数据库的数据质量。

2.4 对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是一个科学的、长期的积累过程,馆藏资源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合理的藏书结构,从而确保图书馆充分发挥其对教学科研的辅助作用,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但是,为了达到评估标准的藏书量,一些高校图书馆经费在短期内猛增,有的甚至几倍增长。评估过后却资金紧缺,甚至有的学校在评估后不拨给图书馆任何图书经费,使图书馆的文献采购失去了长期的计划性和延续性。图书馆只能依靠获赠的途径来获得新书,但是这些获赠的新书大部分只是一些书商卖不出去库存图书,对教学科研并无利用价值,这不仅给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带来不便,更干扰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环境的建设,严重地影响了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2004.

[2]魏晓敏.高校评估——图书馆发展建设的良机,现代情报,2007,(12).

[3]刘凤琴,高校评估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园地,2007,(21).

[4]田光林,范斌, 高校评估是图书馆工作创新的契机,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24).

[5]韩葆青,高校评估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现代情报,2008,(5).

猜你喜欢

教学评估馆藏图书
馆藏
图书推荐
基于教学评估及反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晨课改进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高校教学评估成绩影响因素的分析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