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思考

2009-08-19柳海兵缪凯申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5期
关键词:保存率成活率造林

柳海兵 缪凯申

摘要:在一定的造林面积下,成活株数占原来总株数的百分比为造林的成活率。造林后,苗木由于环境侵袭、人为伤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死亡一部分,这个保存数与总株数之比称为保存率。一般情况下,成活率大于保存率。如果苗木造林后,经营管理等方面条件比较好,成活率可以等于保存率。本文对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提出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造林;成活率;保存率

1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管理措施

1.1 处理好立地条件和造林规模的关系

造林生产是一项较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不按程序操作,违背自然规律必将导致造林的失败。要按规律安排造林生产,必须要有相当的人、财、物和科技投入作支撑,由于造林规模越大投入越高,所以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去安排造林规模;要充分考虑自身经济实力、技术力量和劳动力情况,根据造林地的自然条件,合理确定造林规模。否则,必将因投入不足和生产秩序混乱,影响造林成效甚至使造林失败。

1.2 处理好造林体制和科技创新的关系

施工设计是造林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只有设计科学合理,造林生产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首先,要适时做好施工设计。由于造林生产大多都是跨年度作业,所以施工设计应在造林前一年的6月底前完成,为雨季整地和其它生产做准备。其次,设计必须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合理选择造林树种(品种),尽可能营造混交林,形成近似自然的植物群落类型,以增强林分的稳定性。第三,要选用良种壮苗,确定合适的苗木规格。良种壮苗是确保造林成功的前提。所以必须采用一、二级苗和优良种子育苗造林,才能有效地提高成活率。要确定合适的苗木规格,苗木规格越大,需要经营管理水平越高,投入也越大,因此,除有水浇条件、具备较高经营管理水平营造的农防林、护路林和村屯绿化外,阔叶树一般不宜采用二年生以上大苗造林,避免造成不应有的浪费。

1.3 处理好新旧造林观念的更替

提前一年雨季整地能够熟化土壤,蓄水增墒,清除杂草。据科学试验,固定沙地和黄土丘陵区提前一年雨季整地可提高土壤有效含水率一倍以上,可见提前整地是确保幼树成活,促进林木生长的根本技术措施,甚至决定着造林的成败。但是多年来,我市各地忽视了整地作用,表现在:一是造林前根本不整地,在生荒地上挖坑栽树,土壤墒情差,水分无保证,造林难以成活。二是随开沟随造林,以开沟代替整地,土壤墒情得不到保证。三是整地季节不当,一些地区秋季整地,使整地的作用大打折扣。

所以,今后造林要更新“造林就是挖坑栽树”的旧观念,树立造林必须整地的思想。除流动、半流动沙地外,造林必须提前一年雨季科学整地。为节约成本,要大力推广提前耕种一年代替整地的作法,在不至引起水土流失的地方,要尽量耕种代替整地,效果很好,而且节省开支。

1.4 处理好一般服务和全程服务的关系

植苗造林成活的前提是苗木必须有旺盛的生命力,也就是苗木不失或尽可能少失水。目前,在我市造林主要以外地购苗为主,确保长途运输苗木不失或少失水,就显得格外重要。由于从起苗到栽植过程较长,技术环节较多,苗木保湿操作起来费工费事,一些单位嫌麻烦,不按要求去做,造成苗木严重失水,这是影响我市造林成活率的重要原因。所以,要千方百计做好苗木保湿工作,做到随起苗随假植,不许过晌过夜。针叶树运苗必须酸泥浆运输,乔木、灌木苗木运输用苫布盖严运输,运到目的地后要在距造林地近、有井浇条件的地方假植好,灌透水。栽植时要少取勤运,到造林地后再立即假植,最后栽多少拿多少。

1.5 处理好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一是所有苗木造林前都要修根。剪除过长根、损伤根和病虫害根,以便于苗根生长发育。二是杨树秋季造林必须用根桩苗,春季造林必须修侧枝,最好是掐头,以减少幼树蒸腾失水过多。三是凡裸根苗造林要用生根粉、根宝等拌泥浆蘸根,以有效保护苗木根系,诱发生根,促进成活。四是造林必须适当深植,使苗根尽可能栽植到水分稳定的土层。五是造林后植穴四周要覆塑料膜,经济林树体套袋等措施,保护苗木周围及苗木本身水分。六是大力推广旱造林技术模式,如林粮间作以耕代抚技术,黄柳等再生植物沙障造林技术,杨树钻孑L深栽造林技术,沙地杨树深松插杆造林技术,可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

1.6 处理好造林和管护的关系

“三分造,七分管”,管重于造是长期以来对造林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尤其象我市这样的半农半牧区,要使幼林免遭牲畜、人为破坏,同时要进行林木抚育管理。首先要落实好林业生产责任制,千方百计把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户,这也是调动群众积极性,提高造林质量的关键。其次,在大力宣传《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乡规民约,用制度约束破坏林地的现象发生。三是健全护林队伍,设置护林员,通过建立护林责任制,把每条林带的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头,同时结合挖壕、围栏等封护措施,切实保护好造林绿化成果。

2提高造林成活率应采取的措施

2.1造林地的整地

造林地整地可以改善立地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2.2树种选择

选择造林树种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

2.3苗木

对苗木的要求是粗壮通直,充分木质化,根系发达,无虫害,不失水,高度合乎要求。

2.4造林

造林设计要符合实际;2.苗木保鲜。早晨或阴天起苗,起苗时保持根系完整;3.顶浆造林;栽植:造林要做到随起苗、随运输、随栽植、随浇水,一般忌苗木长途运输、异地栽植。起苗前要在圃地浇透水,保证根系完整。外运苗木在装运前搞好根部包装后再运输。对针叶树种要做到随起苗随蘸浆,并在栽前保证第二次蘸浆、栽植时最好浇上定根水,待水下渗后将土回填踏实;4.容器苗雨季造林。要点是土坨完整,不散不裂,当深植,培土踏实;5.栽植备用苗。造林时,每栽植5行苗栽植一行备用苗,或在造林地边集中栽植备用苗,以备雨季补用。

2.5抚育管护

造林第一次抚育,主要着重扩穴、培土、扶正、踏实,发现瘦弱受害苗要及时补栽。第二次抚育以苗为中心,直径达1米左右时割草松土,将幼树充分暴露出来,能够让阳光直照,使害鼠无隐藏条件。第二年及以后的抚育也要达到上述标准。

2.6 坚持适地适树为基本原则

在选择树种时必须考虑那些能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树种。在反季节施工时,必须尽最大限度地提供有利于树木生长的气候、土壤等生存环境,来提高植树成活率。前期准备:

时间安排。 以春季栽植为好,此时气温逐渐回升,土层开始解冻,土壤逐步转向松软,水分较充足,有利树木的发根。随着气温的升高,根部吸收作用可以维持枝叶需要的水分和养分。

平整土地。树木种植前,必须先平整土地。土壤要求精耕细作,尤其是绿化施工的场地,更需要进行较彻底的深翻,深度在40cm~50cm ,以便疏松土壤,增加蓄水保墒的能力。整地要求细致,持土地平整,要做到沟渠配套、灌排畅通,否则树木无法扎根,影响成活。树木的种植土壤必须是不含砂石、建筑垃圾,如果是回填土,不能是深层土,最好是疏松湿润、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冲积土或粘壤土。

树木选购。选择根系发达,枝条健壮,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苗木为佳。最好能带土球移栽。

起挖准备。树木起挖前1周,充分供水,以防脱水。特别是对于2年以上没有移植的苗木。须根甚少,更应提前浇透水。

面比无覆盖墙面的温度低13“(2~15”(2。冬季落叶后,既不影响墙面得到太阳的辐射热,其附着在墙面上的枝茎又成了一层保温层,起到了调节室内气温的作用。

垂直绿化还可以减低墙面对噪音的反射,并在一定程度上吸附烟尘大力提倡垂直绿化,搞好垂直绿化,对提高绿视率和绿化覆盖率,综合利用城市空间,绿化美化环境,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0kg,将苗木卷成捆,用绳子捆住,捆时不要太紧,以利于通透空气。

此外,安排好苗木的起掘、运输、种植时间十分重要,要力争缩短起苗至种植的时间,减少苗木的水分损失。应避免风天运苗,运输途中尽量保持行车平稳,中途停车应停在树荫下,且经常给苗木喷水。有条件的,还可采取适当遮护措施。

3 结束语

总之,从苗木的出圃、整理、运输、栽植及后期管理整个过程中,能科学地让苗木始终处在它可承受和有利于其生长的客观环境中,提高栽植成活率是可以实现的。

猜你喜欢

保存率成活率造林
阜新矿区矸石山适生树种分析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饲养管理要点
不同因素对林下参保存率的影响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如何抓好羔羊的疾病预防和提高成活率
西兰花干燥过程中还原型VC与氧化型VC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