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方法

2009-08-19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5期
关键词:判断能力职业道德会计信息

于 波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影响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各种因素,来研究如何调动会计人员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以寻求最佳行为路径,达到行为优化的目的。

关键词:提升;会计职业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是影响信息质量的关键因素,然而,作为一项主观很强的活动,如何正确、公允地运用职业判断,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将于会计人员主观职业判断失误而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1 影响会计职业判断行为因素的分析

1.1 有形因素

1.1.1 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环境决定着会计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理论结构和知识层次,不同的经济环境下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依据不同。会计职业判断的实现不仅仅受到会计人员所处的会计小环境影响,而且会随着社会经济大环境的改变而转变,从而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也不同。合理的职业判断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宏观管理和调控提供真实客观的公允信息,从而推动其所处经济环境的正常发展。采取行之有效宽严结合的管理办法,为企业营造一个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社会经济环境,以保证其信息的真实性。

1.1.2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也是利益共同体。公司治理结构就是众多利益主体之间在责、权、利的划分和相互制衡的机制。由于很多契约的确定是以会计数据为基础,因此,公司会计活动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会计部门作为公司内部一个职能部门,决定了会计人员行为的价值取向直接受制于管理当局的价值偏好,会计人员实际也成为企业的“内部人”之一,其独立性受到很大的挑战。一方面,专业技术上要按职业标准行事,另外在管理关系中又要服从上司的要求,这对矛盾常常使会计人员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使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不可避免地受到管理当局的外部干预,影响其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这个角度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会计人员进行公正的职业判断的保证。

1.1.3 法律因素

政府对会计工作的影响或干预,一般是通过制定会计制度等法律规范进行的。法制规范的完善程度,特别是有关经济法规的健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会计人员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当会计法律规范与相关者的利益发生矛盾时,相关者只能是千方百计地钻法制规范的漏洞。滥用会计职业判断以作出利已的行为。而健全的、高质量的会计法律规范,往往对会计人员的行为具有良好的指导性,使会计人员有更大的职业判断空间。因此,会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要受到会计法规制度的制约与影响。而健全的法制,是从根本上消除影响会计人员职业判断不良行为的关键因素。

1.2 无形因素

1.2.1 观念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相对简单,会计制度规范比较详尽,我国现有的会计职业者很多经历了经济体制的逐步变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养成了遇到具体问题直接从有关规定中寻找具体处理方法的习惯,客观上不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而主观上会计人员也没有职业判断的意识。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沿袭原有的工作模式已经行不通了。因此,会计职业者以及相关部门要尽快转变观念,增强职业判断意识,明确会计职业判断已经成为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提高会计职业判断的能力。

1.2.2 道德素质

会计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它是一种技术方法和理念并重的职业。遵守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上岗的必备条件,也是防止会计信息虚假误导的基本前提。在市场经济社会里,会计信息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品质,在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中,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职业品格、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等各方面都会影响到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行为。而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旨在促使企业在准则、制度允许的前提下选取会计政策,保证会计信息。会计职业判断始终面临着会计信息的公允揭示与利益驱动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因此,会计职业判断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恪守职业道德。

1.2.3 业务素质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具有完善的技术方法体系,会计职业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会计职业判断本身就是专业知识在解决实际总是中的运用,扎实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是正确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前提,不仅包括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相关财政政策法规,还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务会计等理论知识。随着现代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的经济的错综复杂等,与会计工作相关方面的知识如经、金融、贸易、外汇等,也成为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组成部分,会计行业已成为一个知识高度密集型的领域。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着职业判断能力。

2 提升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方法

2.1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健全职业判断外部约束机制。

要尽快健全和完善以注册会计师外部监管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并以此约束和监督企业的会计职业判断。同时,也要做好政府的外部监督,加强对准则、制度执行质量的监督检查,对借职业判断之名弄虚作假和屡次违反财经纪律的,必须及时纠正或处理,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经济制裁,行政处罚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2.2 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企业会计制度

首先,应完善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体现在会计控制上,其具体措施可通过由所有者委派财务总监,财务总监应作为监理会成员,列入董事会,对董事会和股东负责;其次,应加强经营过程的控制。该层次上行使会计控制权利和责任的是企业的会计人员,财务总监在领导和维护财务的工作同时,必须要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以明确控制责任,为企业会计人员进行独立的职业判断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这样,通过公司内部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控制主体的相互制衡,保证了财务人员为企业股东的利益进行更好的合作。

2.3 完善、加强相关法规的建设,改善会计执业环境

一方面应当加强会计法制建设,要建立、健全、完善会计法律体系,严格执行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杜绝人情大于法的现象。另一方面要建立的有效的惩戒机制,以约束信誉缺失的个体行为,使造假、欺诈行为得到应有的惩罚,使不讲信誉的成本大于收益。

2.4 更新观念,适应会计改革的需要,不断提升会计职业判断的意识和水平

会计人员必须建立职业判断的意识,更新观念,以作适应现代企业不断的发展。具体来说,会计人员在加强理论知识、法律知识学习的同时,要积极投身会计工作实践,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学会分析、判断、综合、总结,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不断积累,提高职业判断的自觉性和水平。

2.5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

会计人员作为特殊的行业人员,既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也要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会计人员在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要严守职业道德,依法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基于会计信息而提出的“诚信为本”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已成为会计行业的新风尚。会计人员只有以诚信为本,恪守会计职业道德,才能自觉地遵守有关法律和规范,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反映经济业务与事项,恰当地运用会计职业判断技能来处理会计事项。

2.6 提高会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

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会计职业判断行为的精确性。因此,会计人员应不断提升业务素质水平。一方面通过会计法规、准则、制度的学习,熟悉和掌握各种相关法律知识,保证会计职业判断不偏离法制的轨道。另一方面,通过全面系统地掌握会计各门主干课程知识,广泛涉及与会计工作相关方面的知识,如经济、金融、贸易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为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化进行充足地储备。

2.7 加强实践训练,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必须通过不断训练、实践,长期积累才能形成。作为一个高水平的会计人员,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的理论素质外,还要善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会分析、判断、综合、总结,养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训练、实践,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才会形成,并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制度[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1.

[2]唐松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职业判断[J].财务与会计,2001.

猜你喜欢

判断能力职业道德会计信息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论如何提高小学英语阅读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如何提升财务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