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街道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2009-08-19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5期
关键词:植物景观街道园林

梁 媛

摘要:我国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各地大兴土木,见缝插绿,环境质量日趋改善。道路空间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空间,它的绿化风格会直接影响到行人或附近居民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对城市街景的重视及其街景中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植物景观;街道;园林

1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设计形式的发展历程

规则式设计。由于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的原因,西方古代城市的许多场合多为规则式种植。而法国勒·若特尔式园林可能是规则式种植的典型了。它一般采用中轴式或放射对称的平面图案布局,植物多采用规则的丛林、林荫道、花坛、树篱和草地等形式栽植。在规则式栽植的绿化的特点之一就是植物经常被修剪。据研究,植物修剪早在古埃及时期就开始了,到古罗马时期已经十分流行,而巴洛克时期这种修剪则达到了顶峰。在这种花园里植物被修剪成了绿篱、绿墙、绿廊、绿门、绿色天井,各种绿雕精细无比,秩序严谨却少有天性。实际上,植物是被当作了建筑构件来使用。

自然式设计。在西方由于植物地理学思想和东方园林的综合影响,一种新型的园林形式诞生--自然式风景园林。这种形式的园林模仿英国广阔的大自然建造,植物以自然式密林、疏林草地、大小不同的树群等形式布局。树丛和宽阔的草地开始出现,森林和草原的比例关系与当地的自然结构一致。受其影响,从18-19世纪有许多规则式绿化被改成了自然式,城市中出现了一阵自然而清新的空气。

规则式和自然式只是我们描述绿化栽植的两种极端形式。事实上,大量的绿化都倾向于两者的混和,这既有设计和栽植的原因,也有自然的演替(如部分植物自然死亡或更替)和多次的改造成份。

2 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的作用

城市道路绿化的规划设计要以发挥其功能作用为着眼点,才能有的放矢,创造出优美的道路景观。明确街道的作用是进行规划设计的前提。城市街道绿化的主要作用有三方面:实用功能、营建景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实用功能。组织交通和遮荫是街道绿化最主要的实用功能。通过不同的种植方式可以使道路人车分流,创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高大的乔木尤其是街道树在夏季可有效地为行人遮荫降温。有些街道绿化还设有活动休憩的场地和设施,成为行人的休闲场所。

营建景观。街道绿化是街道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植物是街道景观中最为特殊、活跃的元素,植物的自然美使城市更接近自然,植物生长中产生的各种变化,使城市中的人体验到时间、季节的变化更替,从而也使得街道景观更为自然生动。

街道两侧往往缺乏良好的自然环境,而以建筑和人工设施为主,使得街道景观缺乏亲和力而难以协调。绿色植物是统一各类街景要素最为理想的软质景观材料,通过植物的色彩、质感、外形可以形成统一的基调,使各类硬质景观得以协调,同时软硬景观形成对比,相互烘托,达到丰富而和谐的景观效果。

此外,还可以利用绿化进行空间的组织,通过绿化创造或虚或实、或开或合的不同空间变化,使街道空间更加柔和、自然、丰富多彩。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街道的生态环境比城市其它区域更为恶劣,绿化是改善街道生态环境最有效的途径。街道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效益主要有吸滞粉尘、降温、增加温度、吸收有害气体、减弱噪音、防火、防风、保持水土等。

3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特性

街道绿地和其它街道景观以及其它类型的绿地景观相比较,具有以下特性。

功能性。街道绿化受各类客观条件的限制明显,与人的活动关系密切,绿化景观的营建必须在先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进行。即首先要满足各类街道不同功能的要求,同时要满足各类城市设施的需要。

自然性。植物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植物的自然特性,使街道绿地景观与街道其它景观的特性有着最大的区别。良好的街道绿地景观必须是通过生长健壮的各种植物体现的。植物的生长良好与否取决于是否有合适的光、温、水、土等自然条件,在设计时就必须要遵循科学的原则,而不能只片面追求艺术性。

连续性。街道是直线或者大半径曲线的线形布局,长度远大于宽度。这样的布局使得绿化只能是沿纵轴方向演进的景观序列,景观的组织强调连续性,变化不能过快过多,而是要有节奏有秩序的进行排列。

流动性。街道的使用用者处于运动中,对街景的感知是动态过程,流动性是街道绿地景观的重要特性。视觉效果与观赏速度有关,处于不同交通方式中的人(驾车、骑车、步行)、运动的速度不同,对景观有着不同的感受,这是设计者所必须考虑的,设计要充分运用视线的流动,形成连续的景观变化。

导向性。为保证交通的安全和畅通,街道绿化的方向性必须明显,才能限制车辆和人的运行方向。交叉口、交通岛、立体交叉绿地的设计对导向性的要求尤其重要。

生态性。街道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绿色廊道,所产生的生态效益使街道景观更为清洁、健康而亲切自然,对人的感官、心理和情感产生良性的影响,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对自然的亲近和依赖。

时序性。绿化形成的空间是四维的景观空间,处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季节的植物会在姿态、色彩、质感等方面发生明显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观赏效果,使景观具有了时序性,不再是一成不变。城市中的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自然的气息、时间的魅力,这是其它街景所不及的。

4街道园林植物景观的美学特征

自然美。街道园林植物景观的自然美往往是将城市自然特征的景观引入城市街景中,城市街道成为贯穿城市的命脉,这一脉络应是无孔不入的。自然形态具有特色的城市,应充分利用自身先天的优势,把一些不同地理特征的景观内容同城市街道相接,形成独具自然美特征的街道园林植物景观,成为城市景观的标志。如武汉市就是典型的山水园林城市,街景设计就可以借用其优美的自然山水环境为背景来营造,也可将山水作为一种文化引用到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立意之中来表现。

艺术美。艺术美源于自然美,它是把自然美的景观因素加以提炼,使之形成具有艺术特征的美学题材。街道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美,往往是把自然界景物加以人工化的模仿,使自然界中的山水景观、植物景观重新以艺术的布局方式加以组合,形成人工化的自然景观因素。这种人工化的景观,要以地域文化的不同特色作为景观依据,通过创作与布局,作为一种新的题材内容出现。在街道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美中,人工雕琢的内容则更多一些。

意境美。意境美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升华,是与园林景观中自然美与艺术美交融在一起,从而达到"以情写景,以景寓情"的理想境界。街道园林植物景观的意境美,是城市地域文化内涵的反映。它浓缩了地域文化中的精神内容,把文化与景观巧妙地结合起来。在进行街道园林植物景观意境美的创作时,应更多地体现出地域人群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内容的反映,形成了思想与景观的共融,使之真正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成为城市人群的一部分,从而达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洪成.吕晨.城市园林街景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朱钧珍,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张晋石西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师丛书克雷马克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5]赵岩,谷康,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文化底蕴,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猜你喜欢

植物景观街道园林
热闹的街道
清代园林初探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热闹的街道
江苏宜兴根大生态酒店生态景观设计
绿城“秀丽春江”居住小区植物景观分析
浅析当代道路绿化景观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