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建筑设计创意的一点看法

2009-08-19杨生荣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5期
关键词:建筑创作建筑设计设计师

杨生荣

摘 要: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创作者来说,每一个新的工程设计就是一次对自己的挑战。设计者总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完成自己的创作,通过设计作品的从平面到色彩、空间、立体的构成的创作,来表现创作者对该建筑设计内容及风格的主观理解。如果设计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驾轻就熟的丰富的专业知识,一眼便能够洞悉出它的利弊所在,适当的运用建筑设计的处理手法。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作;地域性

随着信息、交通的发展,使得自然科学的高度发达带来经济的繁荣渗透到地球村的每个角落,地域文化的哲学思维和生活方式在直接的物质刺激下,已越来越淡漠也难于形成区域文化和哲学。这种大同的思维的蚕食,使得个性地域性的文化已体无完肤。建筑的全球化表现出这种矛盾的现象:一是由于全球信息化的文化传播,使各地区的生活方式中充满着相类似的全球性的文化内容,无历史和场所感的同一性文化产品蜂拥地出现。但是,人们对地域与民族建筑文化仍深怀眷恋。我们应充满历史责任感,跟随时代的步伐,建设具有当代性和地域性的作品,既传承失去的历史,又承载着历史进步的文明。当代性是文明的表象,而它的地域性的历史则是它内涵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师应摒弃无场所感的建筑方式,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特点,运用地方材料和技术,立足于地理气候和环境的特点进行建筑设计,以缓和全球性文明的冲击。

经济发展带来的世纪大同使得现代的建筑设计大都越来越追求独特的风格并且充分体现现代化的、超前的格调,却往往忽视了建筑本身作为地域性标志的一部分而应具有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社会科学的发展、建筑材料及装饰材料的不断更新,建筑创作风格的主流以及人们对建筑的审美观点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如同其它的艺术创作一样,一个优秀建筑的生命力在于它独特的、能引起共鸣的、能震撼人们心灵的个性及与对周边环境的尊重、对历史的传承以及她所承载的历史进步的文明。

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办公室、酒店、餐厅、商场,还是住宅或工业建筑等,各类工程在设计上是向往自由自在、我行我素的创意空间。随着设计业的蓬勃发展,设计者对每一个新的工程就是一项新的挑战,他们将会全力以赴去创造自己的新作品。设计是凭个人的主观感觉出发,具体来说,一位主观性强的人走进现场环境里,一眼便能够洞悉出它的利弊所在,知道其适当的处理手法,这就要他们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周边事物有主观性的认识。再者,对周围事物不断观察可以训练自己的分析能力,随着观点与角度的转变,视野的拓宽,又可进一步激发设计灵感和创意,而且,经常赏析别人的设计做到知已知彼也是十分重要的。

处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的人们会具有不同的人文历史、风俗习惯也会具有不同的建筑创作风格的主流,建筑设计的创作者们也大多会追随这个主流,于是便会出现众多作品风格相似、接近或者说雷同的建筑设计符号,使得他们缺乏独特的个性。而对于不同功能的建筑,每一个建筑创作着对它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建筑创作者之运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对该建筑这个客观的事物进行充分的分析,即综合考虑其所处地域、历史背景、环境因素、使用功能等固有元素,注入设计的独到的理解和新的设计元素,并与艺术装饰元素恰当结合,使设计师对该建筑的主观认识通过建筑设计的平面、色彩、空间到立体构成得以充分体现,这样,每个建筑便有了鲜活的个性,如同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性格及对生活的体验和看法一样,但同时又会受到相同或不同的时代及地域背景、文明发展的约束,这样我们的建筑群便会各有特色又会有和谐统一的元素令它们浑然一体了。建筑是城市的主旋律,一些出色的建筑便会成为城市的标志,它承载了精神的、象征的、审美的内容,比如北京的天安门、巴黎圣母院、悉尼歌剧院、上海的外滩等等。所以建筑设计不能脱开一系列的相关因素而一味的去追求某一风格,地域文化是城市建筑的灵魂,建筑设计要挖掘和继承传统的地域历史文化,但更重要的是要超越,要发扬。如果设计抛开了建筑的时代与地域背景,那么这个设计作品会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如果只拘泥于这一因素建筑设计就会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缺乏生命力。

所以我认为建筑创作作为一种艺术设计应该不断注入新元素,推陈出新,不要一味的因循或抄袭,只有这样才能创出佳作。当然,建筑创作也离不开借鉴装饰艺术和现代艺术装饰模式。建筑设计非常注意彰显不同区域的个性,同时,为了形成一种视觉上的连续,不至于由于风格的过于强烈而形成跳跃感,设计师也十分小心地遵循协调一致的原则,其间的尺度就显得相当微妙。

传统的精华是无法通过简单的模仿就能达到完美的,古旧的风格是因为当时的审美意志和时代的个性造就的,那种美的形式及审美意识产生的历史也是一次性的,是后人无法通过生搬硬套去追赶的。所以,简洁、明净、和美的风格为许多的设计师所喜欢,他们反对过分的浮夸和奢华,建筑的空间、色彩、造型、比例的合理、协调是设计师门追求的目标,也是建筑设计的较高境界。一个优秀的设计,应该是在经过漫长的岁月之后仍令人赏心悦目,仍具有耐看的气质。现代化的生活越来越精致了,几乎每个人都在设计自己的生活,但我们常常会被越来越纷繁时尚的景物所迷惑,这时会发现我们的设计方向也越来越模糊。我认为在建筑设计中整体空间的掌握决定设计的方向,即设计风格的形成、技巧的变换都取决于空间调配的结果。在设计师充分考虑建筑内部的使用功能、空间布局、细部装修效果(装修造型、材料质感乃至照明效果)之后,建筑造型的比例、尺度、切割都是修正空间所需要的技巧,设计应该追求美观与实用的结合,让表象的设计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一个成功的设计,应该是美观与实用并重的。除了上述文化、审美因素之外,建筑设计必须考虑它的当代社会背景包括政治、经济等因素。

综上所述,完美的建筑设计应该是一项结合了人文、艺术、历史科技设备灯光甚至预算的统合的工作。生命在探索,我们的设计之路也在探索中前进,希望能创造出优秀的地域性建筑,能有更多更好的建筑设计作品来装扮我们美丽的家园。

猜你喜欢

建筑创作建筑设计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推荐一个设计师
浅论建筑创作思维的培养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简析建筑创作与文化认同之关联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