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巨额军售捧红台北防务展

2009-08-19

环球时报 2009-08-19
关键词:防务展军火雷神

军火巨头纷纷登陆 台军拿出看家武器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陈 鱼 本报特约记者 张学峰

台北防务展热闹的场面

刚结束的第10届台北航太暨国防工业展(台北防务展)规模再创纪录,显示出经历多年萧条的台湾军火市场出现反弹势头。据美国《防务新闻》17日报道,正是美国对台65亿美元的巨额军售清单,促使台湾防务市场再次“焕发青春”。不过有专家认为,由于两岸关系的缓和、大陆国际地位的提升及台湾岛内不佳的经济形势,在未来几年台湾防务市场的复苏将很有限,不太可能出现上世纪90年代那种“红火”场面。

美国军工巨头激烈竞争

《防务新闻》这篇题为“沉睡的台湾军火市场开始复苏”的报道称,去年10月美国公布对台65亿美元的巨额军售清单促使台军火市场升温,这种复苏在新一届的台北航太暨国防工业展上已经得到充分展现。由于此次防务展是去年美国通过对台军售清单后的首届台北防务展,雷神、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格鲁曼等美国军火巨头纷纷登陆,几乎为获得台军合同挤破了头,甚至大有超越台湾本土军工企业、反客为主的感觉。

《防务新闻》的报道详细描述了美国军工巨头们在展览会上的激烈竞争:L-3公司向台推销6架C-27J“斯巴达人”运输机;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电子系统分部则在展会上重点推出最新的用于F-16的瞄准吊舱、“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火控雷达、导弹告警以及导航系统;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则力荐发展中的“直接攻击制导火箭”,它可用于“阿帕奇”直升机上。围绕大宗军售合同,美国企业之间也展开激烈竞争。雷神和ITT公司竞争为台军F-16A/B战斗机提供电子战升级的合同,洛克希德和雷神公司则在竞标升级“海龙”级潜艇。

《环球时报》记者在防务展现场也感受到美国军火巨头的热情。由于以“幻影”系列战斗机闻名的达索公司和“拉斐特”级护卫舰的生产商法国造舰局等法国军工企业缺席,美国公司几乎垄断这次防务展的外来席位。特别是雷神公司因对台出售“爱国者”系列导弹而在台湾声名显赫,这次还专门展出一枚“爱国者”导弹的模型,吸引所有与会者的目光。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同样推出F-16战斗机的电子吊舱,希望引起台湾空军的兴趣。

台展示“探空火箭”藏玄机

在美国企业的合围下,台湾本土企业更是为了争口气,不至于让台军的军购合同被美国企业通吃而拿出“压箱底”的产品。《防务新闻》称,具有军方背景的“中山科学研究院”展示了“雄风-3”超音速反舰导弹和“天弓-3”防空导弹,这是台军方第二次向公众展示这两种导弹。此外,“中山科学研究院”还展示了一种探空火箭,据称主要用于“人造卫星国家空间项目实验室”进行的科学实验,但是一名台北防务分析人士说,这种探空火箭就是弹道导弹项目掩人耳目的名称而已。此外,“中山科学研究院”还展出大量无人航空器,包括首次展出的“中翔”原型机。报道援引参展人员的话说,“陆军和空军都对‘中翔无人机表现出极大兴趣,我们期待在2010年收到来自军方的采购决定,潜在订单为20架。”

报道称,台汉翔公司在与台湾空军讨论升级两个联队的IDF战斗机。汉翔的新闻发言人说台空军已经不再对生产全新的IDF-II“苍鹰”项目感兴趣,他们宁愿将现有的约60架IDF战机进行升级,重点放在航电设备上。

辉煌恐难再现

台北防务展由台湾“国防部”牵头主办,向来被认为是台军火市场的风向标之一,也曾在台军装备更新换代的浪潮中火暴一时。但在陈水扁时期,随着台湾本土军工企业的没落和美国对台军售政策的调整,台北防务展也随之变得冷清,2007年尽管台军方宣称是规模最大的一届,但实际却人气惨淡。而今年台北防务展的红火,无论是台湾军方还是美国军工巨头,自然都乐于看到。

但是分析人士认为,参展国外公司多为美国企业,他们大多只是想搭上美对台巨额军售的便车。但在两岸关系逐渐缓和的情况下,对于这笔高达65亿美元的美方军售大单,台湾当局未必会照单全收。相对于上世纪90年代,两岸关系已缓和多了,近几年台湾岛内经济形势也并不乐观,台军缺乏大规模更新武器的动力和财力,而且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与日俱增,别国对台军售也不得不三思而后行。在此情况下,尽管美国公司可能在一些系统升级计划上赢得台军的合同,但像上世纪90年代那种动辄出售上百架主力战斗机的局面不太可能出现。▲

猜你喜欢

防务展军火雷神
Thor’s well雷神之井
阿布扎比防务展吸引多国军备角力
我们家的“雷神”
“中国防务”亮相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
封神·雷神两载十大神操
揭秘世界五大防务展
数字解析雷神911热销
台破获“最强军火走私案”
欧美军火商到中东抢订单
冷眼看世界军火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