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龙珠 水中捞“珠”

2009-08-14王卫斌

农家顾问 2009年7期
关键词:茅店塘村赣州市

刘龙珠家在江西赣县茅店镇洋塘村,地处偏僻,山多水广田少,自然资源极其贫乏。1981年,年仅17岁的刘龙珠开始学稻田养鱼,一干就是十多年,渐渐成为半个“养鱼专家”,但由于缺少投入,又是采用传统的小农生产模式,一年到头只能混个温饱。直到1993年,他颇费一番周折,争取到茅店镇信用社2万元贷款。立即发动全家大小一齐上阵,把责任田改造成0.33公顷鱼塘,结合养猪一心一意搞起了立体养殖。这一年,他家旗开得胜,总共出栏生猪70头,捕捞鲜鱼500多千克,一举跨入当时为数不多的“万元户”行列。

初尝甜头,刘龙珠趁机向信用社贷款扩大规模,不料资金被“套牢”,周转失灵,还贷期近,他不惜砸锅卖铁按时如数归还了贷款。他的诚实守信打动了信用社,破例继续给他担保大额贷款的优惠。

1996年开始,他先后投资10多万元,用于开发荒山废水、建造沼气池,进行“猪—沼—渔(果)”立体生态农业试验。为了全面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他订购了大量报刊和农业科技书籍,并跟赣州市畜牧水产局的专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多次前往江西九江、广东汕头和湖北武汉等地的水产养殖基地参观考察,引进鱼苗新品种,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能力,优化了水产养殖结构。

近年来,随着渔业休闲产业的兴起,刘龙珠又一下承包了村里的1.33公顷冷水田,建起了一个集养殖、观赏、垂钓、餐饮和住宿于一体的龙珠养殖垂钓中心,秀美宜人的山水田园风光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他所在的村洋塘村原先是个集体经济“空壳村”,1999年,刘龙珠以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他经过一番调查论证,扬长避短,果断地决定放弃水稻种植,“以渔为纲”,大力发展渔业和休闲垂钓、鱼丝加工等相关产业。紧接着,他又带领广大干群挑石、夯土、筑坝,大兴鱼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时间全村养 鱼业蓬勃发展起来。

但养鱼户们各自为战、竞争无序导致市场状况混乱。为此,2004年,他牵头组织成立了洋塘村渔业协会,对养鱼户实行统一价格、统一销售和统一管理,推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生态养殖,改造养殖设备和设施,进行技术跟踪服务和升级。2007年,洋塘村又率先创办了全县首家渔业网站,在网络上宣传本村的鱼苗孵化产业特色,取得良好效果。因该村的鱼苗量多质好,倍受客户青睐。

如今,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渔业生产已成为洋塘村的主导产业,水产养殖面积扩大到26.7公顷,年孵化鱼苗12亿尾,年产冬片鱼种150万尾,成鱼130多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6000元,村集体年收入超15万元,全村每年直接从水中获利350万元。该村的水产养殖基地被农业部指定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并被列入重点项目支持后备单位。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江西省省委书记苏荣等领导曾先后前来洋塘村视察、调研,他们对刘龙珠长期致力于渔业生产所取得的成绩,均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他是水中捞“珠”。■ (江西赣州市环城路5号341000王卫斌)

猜你喜欢

茅店塘村赣州市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
——赣州市审计局这样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
清风舞月
启航
江西赣州市老年大学校歌
赣州市通联站站长——钟宗志
风景这边独好
——安顺旧州浪塘村掠影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深入界塘村三冲屯开展扶贫调研活动
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