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师爱送给“问题学生”

2009-08-07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尊重

邓 敏

摘要:面对问题学生,需要从五方面入手:保护问题学生的自尊心,把握有利的教育时机,善于捕捉问题学生的“闪光点”, 运用合力,要有耐心。

关键词:问题学生 尊重 教育时机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090-01

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智力和生理并无缺陷,但思想品德、学习成绩、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问题学生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人数多少而已。对这些学生笔者是这样做的:

1 要保护问题学生的自尊心

问题学生不但有自尊心,而且非常敏感别人对他的态度。这和我们常说的“病人心多”是一个道理,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哪怕是叫他发一回作业,拿钥匙开一回门,他们就会感到莫大的荣耀。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态度冷漠,甚至随意损伤学生的尊严,就会引起学生内心的厌恶和反抗,这种逆反心理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教育的一大障碍,以至于有时连最有效的方法也不起效了。有句教育名言说得好:“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开始工作时,就已经结束了”。让他们“亲其师”才能使之“信其道”,可见,想转化问题学生,教师就必须首先尊重他们。

要尊重问题学生,教师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问题学生有时气得让人有五脏六腑要爆炸的感觉,即便如此,做教师的也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能向学生“开炮”,要切记陶行知先生告诫我们的话: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以前我教的班里有一问题学生“老病”复发,偷了同学一块手机电池,当时笔者在他面前没提一个“偷”字,而是说:“也许你想跟那个同学开个玩笑,快还给人家吧,那个同学正着急呢!”电池被送回去了,那颗脆弱的自尊心也得到了保护。以后笔者又几次找他谈话,给他讲道理,还让他保管了一把教室钥匙,再没有出现不良的行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对她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只要学生自尊心不泯,上进之心犹存,问题学生的转化就大有希望。

要尊重问题学生,就要设身处地为问题学生着想,想想他们所处的困境,想想他们内心的期望,想想他们处于后进的滋味,想想他们毕竟是学生。经常这样“换位”,就会对问题学生有所理解,而这理解就是以尊重为前提的。

2 要把握有利的教育时机

以下几种情况可看作是最佳教育时机:

一是,内心内疚时。学生惹了祸之后,大都害怕、后悔,在这时,老师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启发其内疚之情,他们会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缺点,并能以此做为进步的起点。

二是,受到表扬时。问题学生受到表扬时,其内心的兴奋常常是溢于言表。他们对自己有了自信,对未来有了希望。在这时,教师若提高点要求,他们也会乐于接受,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三是,出现转折时。问题学生在升学、换班主任时,心里会萌发“一切从头开始”、“我要进步”的愿望,这是我们最应抓住的有利时机,因为问题学生内心有了进步的愿望,外部及时鼓励,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教育的效果就会明显。

四是,遇到困难时。学生遇到困难时,最需要别人的关心,在危难之时,受滴水之恩,必涌泉相报,这是人之常情。笔者所教班的一问题学生在临近期末考试时脚受伤,需住院治疗,笔者带着同学们去医院看他,并天天轮流为该生补课。到期末考试时,还为他申请了一个特殊的“考场”,这个学生得以顺利地升入了新的年级。老师、同学的举动感动了他,“冲老师、同学我也要学好”就成了这个学生进步的动力,这就是最朴素的感情回报。

3 要善于捕捉问题学生的“闪光点”

“教育者,长善而救失也”。其含义是,教育的作用是发扬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身上的缺点,让周围的人对其充满信心,使其对自己也充满信心。

事实上,每个问题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长处。学习差的孩子可能爱劳动;不遵守纪律的孩子可能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因此,以下几点可供借鉴:

首先,创造闪光的机会。在一次大扫除之前,笔者找到一位平时不守纪律、特爱偷懒的学生说,教学楼后面垃圾坑的清扫任务想叫他带领几位同学来完成,问他行不行,这个同学答应了,而且,完成得很不错。在总结会上,笔者真诚地说他勇挑重担,不怕脏,不怕苦。他也以此为契机,进步很快。正是这次机会,让他得到了同学的尊重。

其次,辩证分析,一分为二。特级教师丁有宽在《精心教学,诚心育人》一文中写了这样一则事例:“小黄从岸上跃入水中到船上偷东西,这是不好的,但我觉得他有勇敢的一面,有很高的游泳本领;他偷东西有100多种手段,说明他不笨;他偷了东西经常分给有困难的同学,说明他有善良的一面……我就这样对问题学生进行全面分析,透过种种现象发现小黄身上的‘闪光点”。小黄的缺点的确不少,可就是这样一个学生,丁老师竟找出了这么多“闪光点”,好多问题学生和小黄比起来,优点多多了,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分析,善于发现,表扬中有批评,批评中有鼓励,循序善诱,才能促其转化。

4 要运用合力

教师、同伴、家长、社会有关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形成合力,问题学生的转化才会更有成效。教师可给每个问题学生找一个联系人、或成立一个帮教小组,他们年龄相当、共同语言多,易使问题学生得到同伴的友谊,这样做对教师的工作会起到辅助作用;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切不可把家长当成一张王牌,动不动就叫家长。有的学生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打电话。学生受了皮肉之苦,会从心底看不起老师,进而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更怨恨老师。

5 要有耐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学生不是一天形成的。其转变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因年龄、心理的不同,环境的干扰、习惯的影响,问题学生的思想行为难免出现反复,好三天,坏两天,今天做到了,明天又忘了,这种现象也是正常的,老师不要灰心更不能打退堂鼓,这是进步中的曲折,绝不是徒劳无功。做教师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仅要给问题学生以帮助,而且要给时间,切不可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朽木不可雕也”这类打击学生积极性、刺伤学生自尊心的话。需要强调的是,耐心不是消极等待,应随时发现苗头,及时抓,抓及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蔡汀.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杜渐坤.一个“差生”的“思维觉醒”[J].内蒙古教育,1998.10.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尊重
转化“问题学生”,做智慧班主任
正本还需清源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