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009-08-07张凤奕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校园政治思想

黄 河 张凤奕

摘要:高校体育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不仅能锻炼大学生的身体,锤炼大学生的意志,而且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进取精神、纪律观念、坚韧意志和审美意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开展体育竞赛以及体育文化建设等途径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校体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080-02

高校体育是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动员引导大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做好充分准备,是高校体育的基本任务和最终目的。因此,高校体育不仅能锻炼大学生的身体,锤炼大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大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道德品质,造就新世纪的创新人才,这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其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艰苦奋斗与民族凝聚力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的特点,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从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意志品质、审美意识等诸开展,各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1.1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1)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在体育中结合新中国体育事业的辉煌成就和“爱国与奉献”的主旋律,这本身就是一场爱国主义教育。(2)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的赛场上,国家的尊严、集体的荣誉,承载着每一个观众个体的精神寄托。引导大学生观赏体育赛事可以极大地引发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3)体育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扩大了阵地,体育教学进一步丰富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1.2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校园体育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体育精神,具有无形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不仅使学生之间相互吸引,凝成一股力,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使全体成员紧密团结,朝着总体目标前进。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竞赛普遍是以班为单位进行的,可以强化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培养协作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1.3高校体育能培养大学生的竞争精神

体育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主张人的竞争、拼搏、意志、友谊、创新和发展等进取品质,并使体育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联系在一起。体育课是一门竞争性很强的学科,体育教学中所有的运动项目,都有着明显的竞争因素。现代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主要以“竞技”为特色,体育在培养人的竞争意识方面显示了巨大的潜力。因此,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便成为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1.4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的教育作用

各级各类学校对体育教学均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最常见的是课堂常规,它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对课堂上教学有关的问题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课堂常规里蕴涵着大量的德育因素,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加以培养,强化学生组织纪律性,使学生头脑中始终绷紧纪律这根弦,规范自己的行为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觉。

1.5高校体育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体育运动的竞争性、对抗性、运动性等特征,都使参与者要接受各种内外环境的磨砺,只有具有顽强的体育意志的人才能坚持,才能取得成功。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为了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必须完成一系列由简到繁的练习。在这过程中,学生要克服来自体内的困难以及外部的困难,还要完成一些枯燥无味但又必须常去完成的练习。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用各种方法锻炼学生意志品质,从而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加强。

1.6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加强审美意识的教育

从体育美学的观点来讲,体育中的美育主要是指协调发达的身体,匀称的体态,有力、娴熟、敏捷、优美的动作,以及开朗的胸襟,坚强的性格和高尚的情操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主要是“寓教于乐”,它是通过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来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它不单纯依靠说理,而主要是靠优美的形象来打动人,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形象美、姿态美、艺术美、韵律美和心灵美等为紊材、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其对周围事物的鉴别能力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2 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2.1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1)抓好组织教学。组织教学既是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又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环节,严密有序的组织教学不但有利于大学生锻炼身体,掌握体育知识与技术,而且能够有效表达教育者的规范要求,形成良好的氛围,提高教育效果。(2)结合教材特点。高校体育的每一种教材都各有侧重地体现了高校体育所具有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应当与体育教材的特点相结合。(3)处理好偶发事件。高校体育教学中易发生受伤、冲突等偶发事件,在偶发事件中做出公正的评判和合理的处理,对于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掌握正确处理事件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作用。(4)发挥集体的力量。一要引导集体形成符合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主流意识,引导集体成员形成正确的、较为一致的是非判断标准;二要充分利用和发挥集体舆论的力量,启发教育大学生对集体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和行为进行批评和抵制,形成正向的群体压力。(5)突出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学生,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不仅应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倡导者,更应是社会道德规范的践行者。

2.2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的延伸和发展。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是学生提高运动技术和锻炼方法,促进身心健康,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的过程,而且是学生践行体育道德规范,培养体育道德作风的过程。一方面,大学生依据自己的道德认知水平,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产生积极进取之心,主动接受先进思想和正确行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另一方面,参与集体活动的大学生受到群体规范和同伴思想行为的影响,能在集体的相互帮教中促进个体的自我教育。因此,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2.3通过课余体育训练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课余体育训练中通过几个结合来进行:(1)整体推进与区别对待相结合。整体推进是指课余体育训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向整个训练队,不能因为某个队员的运动水平高就降低要求,也不能因为某个队员运动水平相对较低就放任自流;区别对待就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做好工作。(2)严格要求与真情关怀相结合。在课余体育训练中,因大学生参加的项目单一,负荷较大,容易因缺乏新的刺激而降低兴趣和注意力,因此教育者必须严字当头,并且同时要真情地关心和照顾他们,时刻留意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实际困难,这样才能提升教育者的人格魅力,提高教育的有效性。(3)说服教育与制度规范相结合。高校课余体育训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因此教育者必须坚持说服教育。然而,仅靠说服教育是不够的,要提高课余体育训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还必须加强制度规范,强化管理育人,加强制度规范,就是要通过制度的强制力,提高大学生的是非辨别力,巩固和强化他们的道德行为习惯。

2.4通过体育竞赛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体育竞赛是高校体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体育竞赛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从如下几个环节展开:(1)赛前动员教育。主要包括动员大学生积极参与,为集体争取荣誉,为比赛出力;教育大学生树立顽强拼搏、勇于进取和团结友爱、协作互助的精神,树立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的文明参赛和文明观赛的意识,以及守纪律、守秩序、重安全的意识等。(2)竞赛组织工作。体育竞赛的组织工作头绪多、要求高、牵涉面广,做好体育竞赛的组织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极富教育性的过程,因此周密有序的组织工作是办好体育竞赛的先决条件,也是有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3)赛后总结表彰。这是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发挥高校体育竞赛中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其一,对赛事的组织、比赛、裁判等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希望。其二,对表现突出的运动员、裁判员和单位进行表彰,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其三,抓住竞赛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发掘其教育因素,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对广大大学生进行正面的激励和教育。

2.5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1)加强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既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部分,又是能够直观地体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水平的物的外化。加强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第一要注重能基本满足全校师生员工,特别是大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和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第二要注重提高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美学价值和教育性,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使之受到感染。(2)加强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一是要加强宣传优异的成绩和典型人物、事迹等,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引导大学生重视体育、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二是要加强体育教学,帮助大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体育道德规范。三是要组织丰富的、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行为习惯,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四是要强化管理,通过管理,使校园体育精神文化规范化、制度化、传统化。(3)加强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校园体育制度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系统正常运行的支持和保证体系,加强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一要加强领导,并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的重要作用,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深入发展。二要加强规划,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具体的建设目标和指导思想。三要建立良好、有序的体育活动实施机制,保障和促进校园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四要建立健全校园体育文化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保证校园体育文化的有序化、健康化、有效化发展。

总之,高校体育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有着磁铁般的吸引力,而且能融洽人际关系,锻炼集体协作精神,激发他们的热情,沟通他们的心灵,从而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这样,学生的团结友谊等精神便得到进一步弘扬,产生一种无形却巨大的凝聚力,有助于高校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品位的提升。我们应当充分利用体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强大的感染力和浸润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使他们的视野更辽阔,心灵更高尚,知识更丰富,并最终成为合格的现代人才。

参考文献:

[1]余仰涛,张文军.论体育运动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J].湖北大学学报,2005,(3).

[2]刘忠德.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3]杨金廷.高校德育环境的作用机制分析与构建[J].高等教育,2001,(8).

猜你喜欢

校园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