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愤怒的葡萄》和美国神话关系的探讨

2009-08-07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超越生态

向 方

摘要:本文以美国神话为切入点,将《愤怒的葡萄》和美国神话联系起来,探讨了《愤怒的葡萄》是美国神话的载体。同时通过揭示美国神话的破灭,探讨了小说中隐含的美国神话和生态之间不和谐的关系。最后引用斯坦贝克的生态整体论观点阐释小说中凯绥的思想,指出在美国神话破灭后,物质的寻求变成了精神寻求。

关键词:美国神话 生态 西进运动 超越

中图分类号: I 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064-02

1 《愤怒的葡萄》美国神话的载体

自从哥伦布发现了美国这个新大陆,美国被看成是天堂、伊甸园的所在地。欧洲殖民者纷纷来到美国,这个传说中流着牛奶和蜜的地方,寻找他们梦想中的迦南。美国神话就是指人们到美国来寻找理想中的伊甸园的神话。为了开辟新的疆域,欧洲殖民者不断向西拓展,西部土地在文化上被转化成神秘的伊甸园,西部神话给人们注入了新的力量,给人们带来了希望——西部象征着迦南,象征着新的开始。

斯坦贝克的伟大小说《愤怒的葡萄》讲述了乔德一家人向西部迁徙,寻找伊甸园梦想的艰难历程。这部小说可以阐释为美国神话的载体,成功地刻画了人们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追寻美国神话过程中所承受的苦难。《愤怒的葡萄》描述了在1930年美国大萧条的背景下,乔德一家由于穷困生活的逼迫背井离乡到西部寻求梦想,最终到达加利福尼亚才意识到美国神话破灭的悲惨经历。

在《愤怒的葡萄》中,乔德一家的迁徙是无数家庭在那个灾难年代向西迁移的一个缩影。乔德是俄克拉荷马州典型的小佃农,他们通过辛勤的劳作过着平静的生活。1930年的经济大萧条,生态危机以及当时的农业综合企业打破了他们本来平静的生活,乔德一家因此陷入了困境。这三种力量迫使乔德一家离开养育他们的那片土地,但实际上这片土地因人们过度的耕种已变得贫瘠了。尽管土地干旱和贫瘠,但是人们仍然舍不得离开,因为这片土地养育了他们,并且给他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带给他们一种归属感和身份感。 随着农业资本化的发展,土地所有者为了在短期内从土地上获得最大的利益,用拖拉机代替了佃农,佃农也就被剥夺了耕种土地的权利。乔德一家也就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向西迁移,寻找新的开始。

西部在美国人的眼里是新的边疆和机会的象征。①在西进运动中,人们被赋予了寻找神话的力量,不畏艰险寻找他们理想的生活。乔德一家怀着同样的希望和信念,坐着破旧的老爷车开始了漫长的旅途。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情况同19世纪因经济拮据或缺少土地而加入西进运动的人们一样,他们坚信向西迁移会减轻痛苦并且可以创造新的生活。尽管人们西进运动的目的不相同,但是他们有共同的梦想——去乐土创造更好的生活。乔德一家在生活压力的逼迫和神奇美国神话的吸引下也遵循着寻找美国神话的模式。离开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在每个人的心理都留下了创伤,而内心的痛苦因向西迁移所带来的希望而得到缓解。因此向西迁移变成了这些离乡背井,无家可归的人们的唯一寄托。这个家里的每个人几乎都陷入了美国神话的幻想中。

《愤怒的葡萄》中,斯坦贝克刻画了乔德一家向西迁移的悲惨经历:食物和住所的缺乏,一家人对唯一的交通工具—破旧老爷车的担心,承受着祖父和祖母去世的痛苦,这些苦难实际上也是千万个家庭在西进运动中的缩影。西进运动虽然给全家人带来了希望和梦想,但是追寻梦想的旅程中的挫折经常使人们陷入失望,病痛,甚至发疯的地步。乔德一家在开始时也是怀着巨大的热情去实现他们的美国神话,然而路途的艰辛和困难使这次旅程看起来更加暗淡。首先他们最可爱的狗被一辆卡车压死,接着是祖父去世,正象凯绥说的,祖父离开了那片土地时他的心就已经死去了。诺亚的离开以及祖母因病死去的噩耗更是使家庭陷入了极度的悲哀。祖父和祖母的去世也就暗示了这次西迁的悲惨结局;诺亚的离去威胁到了家庭团结的力量,也削弱了家庭继续前进的精神动力。虽然乔德一家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而美国神话的巨大魅力和神奇的西部土地成为支撑他们继续西行的精神支柱。乔德一家的悲惨遭遇体现了19世纪西进运动中人们为寻求美国神话而受到的心理创伤,也体现了西进运动中人们追寻梦想中勇敢,坚韧的西部精神。

2 美国神话的生态危机

根据斯坦贝克生态整体论的观点,宇宙中所有的成分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每个生物都是包含于生态链,任何组成成分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生物。生态整体论的观点提供了一个阐释这本小说的新视角。在某种意义上,生态危机是造成《愤怒的葡萄》中佃农悲剧的原因之一。

土地的命运和佃农的命运是紧密联系着的。欧洲人以生命为代价跨越大西洋就是想寻求肥沃的土地,当东部土地已被开发完后,为寻求更多的土地,19世纪无数的先驱也是冒险向西部迁移。土地不仅仅给人们提供生存的必需品,同时土地赋予佃农归宿感和身份认同感。除此以外,肥沃的土地象征着财富,所以土地在人们的心里总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征服新大陆是夺取土地的一个过程,向西迁移也是寻求肥沃土地的一个过程。

小说中一开始土地惨淡的景象为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奠定了暗淡的基调,同时也预示了佃农将要承受的苦难。美国神话给人们灌输这样的观念:只要任何人在土地上辛勤耕耘,人们将获得丰收。②根据这样美丽的理论,即使在半干旱的地方,通过人们的辛勤耕耘,土地也可以被转化成一个富饶的地方。这一奇特的幻想满足了那些强烈渴望在西部实现美国神话的人们,并且为他们在这块土地上耕耘注入了极大的激情。尽管有些土地在开始就显出了贫瘠,但人们还是坚信即使贫瘠的土地在他们的辛勤耕耘下也会变得肥沃。在短期内获得利润的强烈渴望使佃农过度地种植单一的经济作物,从而耗尽了土地的营养。在《愤怒的葡萄》里,乔德一家也是沉湎于美国神话的梦想,因过度的耕种破坏了土地,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他们的悲剧。

美国神话从一开始就发展了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学。人类生态主义强调的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而不断地开采自然。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土地所有者用拖拉机代替了佃户。土地和人类也就失去了原来的亲密关系,这时候,土地变成了为人类生产利润的机器,而人类则是机器的主人,将他的绝对意志强加在土地上。也就是这样的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观驱逐那些佃农不顾土地的承受能力而不断地耕种,从而追求最大的利益,最后造成了他们自身的悲剧。土地最终会报复人类的贪婪行为,反抗这个以人类为中心的社会。土地自身的危机使庄稼无法生长,使人类处于绝望的境地。放弃贫瘠的土地,继续前进,又再耗尽肥沃的土地,盛行的一个观点是伊甸园还没有找到。③在无助的情况下,乔德一家又按照这样虚幻的模式向西迁徙寻找乐土。通过乔德一家的悲剧,斯坦贝克揭示了隐含在美国梦后的生态危机,也暗示了美国神话的破灭。

加利福尼亚是一个富饶的地方,到处都是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水果和蔬菜。自然也成了佃农所向往的地方。在经历了艰辛的跋涉,靠着坚强的毅力到达所谓的天堂时,乔德一家感到极度的兴奋。然而这个富饶的地方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乔德一家来到所谓的伊甸园却发现天堂已经消失了,等待他们的是更加悲惨的遭遇。事实上当土地和人类原来和谐的关系被农业工业化破坏后,资本主义和佃农的冲突使他们无法找到理想中的乐土。

加利福尼亚恶劣的生活条件彻底粉碎了佃农心中的希望。资本家追求利润的狂热欲望促使他们残忍地剥削劳动人民。事实上,当佃农们盲目地沉湎于西部土地在文化上被转化为伊甸园的观念时,他们的悲剧就已经注定了。西部土地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已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摧毁了人与土地的和谐的关系,加快了美国神话的破灭。在西迁中,罗莎夏孕育的胎儿象征着西部土地给他们一家带来的新生活,象征着美国神话所承诺的希望。然而一路的奔波和加利福尼亚非人的生活折磨着罗莎夏,也导致胎儿的死亡。胎儿的死亡暗示了乔德一家的美国梦彻底破灭,同时抨击了在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的基础上寻求美国神话的模式。

美国神话在乔德一家和其他佃农的世界里宣告破产,可以说乔德一家是美国神话的受害者。背井离乡的乔德一家仍然按照传统的路线追寻着美国神话,却发现他们陷入了另一重悲剧,他们不仅仅被美妙的幻想所抛弃,同时也被这个残酷的社会抛弃了。随着他们梦想的破灭,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柱,乔德一家早就分崩离析了。相反,乔德一家在这样的荒原仍然保持着人性的一面。

3 超越美国神话

这部小说展现了寻求美国神话的一个主题,小说中的人物都卷入了神话情结的旋涡,而美国神话的破灭给每个人物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乔德一家在这次寻求中超越了物质层面,在美国神话破灭后他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胜利。精神上的转变表现在家庭成员从献身于美国神话转变成献身于整个人类。凯西的生态整体论引导人们从整体的角度来接近这个世界,促使乔德一家在精神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整体论的哲学观暗示着人类不仅仅对整个地球以及地球上所生存的所有生物有义务,对整个宇宙所有的生物都有义务。斯坦贝克在《愤怒的葡萄》中也暗示了他的生态整体论观点,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的相互依赖性,并启发人们意识到整体的重要性,它更强调在所有生物体间建立一个和谐和平衡的世界。在《愤怒的葡萄》里,这种和谐的关系已被人们追逐利益的行为打破了,尤其在移民们的世界里,为了追逐美国神话,他们的尊严,精神和经历已经耗尽,他们的世界就象荒原一样,一切都失去了生命的意义。是凯西的博爱精神支撑着乔德一家走出了追寻美国神话失败的痛苦的深渊。

凯西在乔德一家西迁的旅途中是博爱精神的象征,他一直坚信这些无家可归的人能通过爱找到一条走出困境的道路。很多评论家将凯西阐释为家庭的一个精神导师。在故事的开头,凯西暗示了他同基督教的分离,并声称他开始寻找另一个精神信仰,要为新的事业服务。当他遇到汤姆刚从监狱出来时,他说:“为什么我们非要把思想局限在上帝或是耶酥身上呢?也许我们所爱的就是一切男男女女;也许所谓圣灵就是如此—那一大套反正就是这么回事。也许所有的人有一个共有的大灵魂。”④凯西所谓的大灵魂也就是将人类看成一个整体,倡导我们应该从整体出发。既然人类和自然是不可分离的整体,那么人类就应该同其他一切生物建立一个和谐的友善的关系。所有的人剥削人,或人剥削自然的行为都是违反了自然规律的,这样的一种行为最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凯西对人和自然的整体性思考也暗示了隐含在美国神话中的危机。凯西博爱的思想激励着乔德一家在几乎绝望的情景下坚强地活着,并且超越了美国神话的模式,开始将他们的爱奉献给移民们。

在凯西博爱精神的影响下,汤姆也从关心自己的家庭转变成为移民们幸福生活奋斗的一个英雄。当汤姆看到凯西为了人们的利益而牺牲时,汤姆毅然离开他的家庭,开始为穷苦人们的生活而奋斗。最终汤姆理解了凯西的话语,他对母亲说:“我整天整夜一个人藏着。你猜我心里想着谁?!凯绥!有一次,他自己跑到荒野里去寻找他自己的灵魂......他说他觉得自己的灵魂只不过是一个大灵魂的一小部分。他说荒野不好,因为如果他那一小部分灵魂不跟其余的在一起,变成一个整体,那就没有用处。……可是我现在懂了,一个人离开了大伙儿,他的力量是有限的。”⑤汤姆深刻理解到个人的灵魂是整体灵魂的一部分,这样的一个整体论强调了整体的一个重要性。整体观也促使汤姆从仅仅关心他的家庭转向了关心那些穷苦的受压迫的人们。他的勇敢和坚定的信念使他成为这些移民们的领袖。表面上,这次西迁是为了寻求美好的生活,当这次旅程使这些移民们失望时,它变成了一次精神上的寻求。

罗莎夏在这次西迁中在她母亲和凯绥的影响下,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转变成一个为人类的利益而奉献的女性。 故事的开头,罗莎夏沉浸在一个欢乐的世界里。她的精力都放在了她丈夫和肚子里的孩子,很少关心家里的其他人。然而随着西迁的状况越来越恶劣,罗莎夏的丈夫离开了这个家庭,这给了她沉重的打击。但母亲鼓励罗莎夏坚强起来,勇敢的面对生活。当看到汤姆为受压的移民们的利益而奋斗时,罗莎夏也不再抱怨环境的恶劣,开始学会为别人而付出了。当罗莎夏的孩子死与腹中时,罗莎夏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沉浸在美国神话中,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了受苦难的人们。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罗莎夏最后用她的乳汁来挽救了一个因极度饥饿快要死去的中年男人。她的这一行为给处于荒原的人们带来了一线希望。她的胎儿死在腹中象征着美国神话的破灭,但美国神话的破灭并非意味着人们走投无路。罗莎夏高尚的行为挽救了那个男子的生命,而且给所有因美国神话破灭而绝望的人们带来了生活的勇气。

乔德一家在寻求美国神话中失败了,但是他们在精神上胜利了。他们超越了美国神话,学会了为整个人类而奋斗。斯坦贝克在这部小说中洞察了美国神话和现实的矛盾,揭示了美国神话的破灭。然而在这部小说中,他仍然赞美了人们坚强的意志。他并没有描述这些处于困境的人们的生活,但罗莎夏的行为暗示了人们将超越美国神话。

注释:

①钱满素.《美国文明》[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②参见:Cassuto, David N. Turning Wine into Water: Water as Privileged Signifer in The Grapes of Wrath. In Steinbeck and the environment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C] Eds. Susan F.Beegel, Susan Shillinglaw, and Wesley N. Tiffney, Jr.Alabama: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1997.

③Owens, louis. John Steinbecks Re-Vision of American: The Grapes of Wrath.[M] Athens: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85.

④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章玉东译。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

⑤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章玉东译。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冯泽辉.美国文化综述 [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2]童明.美国文明[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Riegel, Robert E. America Moves West.[M].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1956.

[4]Merchant, Carolyn, ed. Major Problems in American Environmental History.[M]. Canada: D.C. heath, 1993.

[5]Gerster, Patrick, and Nicholas Cords. Myth in American History [M]. London: Glencoe Press, 1977.

猜你喜欢

超越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数学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超越
跨界与超越(2)
跨界与超越
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定型的利用与超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