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禁忌语比较的分析

2009-08-07南玉祥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比较英语文化

摘要:禁忌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禁忌语反映了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状态以及与之相应的文化传统。通过对中西方禁忌语的对比分析,希望人们提升交流技巧,减少跨文化交往过程中所引起的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

关键词:禁忌语 文化 英语 比较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046-01

1 引言

Taboo(禁忌、禁忌语)一词来自太平洋群岛波利尼西亚(Poynesia)的汤加语(Tongan),在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存在语言禁忌(linguistic taboo)。禁忌是中西方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并反映在英汉语言中。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而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和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因此,了解中西文化中的语言禁忌的异同,做到入乡随俗十分重要。

2 数字方面的禁忌语

在数字方面的禁忌,中西方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例如,在中国的很多地方谈论岁数忌言70,73和84。传说是因为孔子73岁死,孟子84岁死,而且在中国古文中“七十古来稀”,说是能活到七十岁的人很少,对好多老人来说,七十岁是一道坎,如果能迈过去就能多活几年,否则就到头了。汉语中还对4忌讳,因为它与死偕音。对7也一样,选电话号码时带有7和4的要的人也少。英语国家避讳13和星期五,因为耶稣遇难的日子恰好是13号,星期五。另外,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们对偶数和奇数的态度也不同。中国人偏爱偶数,好事成双,六六大顺,成双成对都是很好的例子;而西方人则把奇数(13除外)当作幸运的象征

3 生老病死的禁忌语

英语国家的人对“old”(老)的态度与中国人大不一样。他们对“old”没有赋予肯定的联想,而是忌讳提到它,因而与之有关的禁忌语、委婉语比汉语多得多。在他们眼里,老龄象征着衰败、没落、靠近死亡,于是就有“年长者”、“成熟”(the elderly, mature, )等委婉语。老人不叫“the old”或“old people”,而叫“a senior citizen”,上了年纪的妇女和男人被分别委婉地称为“a grandma dame”或“a distinguished gentleman”。而在汉语里,“老”并不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字,相反,它有“可敬的”、“有经验的”的涵义。所以在称呼上,人们喜欢用“老”字来表示尊敬,如“老同志”“老干部”“×老”等。当然汉语也有对“老龄”的委婉表达法。如称老年人为“上了年纪的”或“年纪大了的。

不管是西方人还是中国人,大家都忌言“死”。因此,英汉语中就出现了大量关于“死”的委婉语。在英语中,如:to be called to God(本义)被召唤到上帝那;to have fallen asleep(本义)入睡了: to be out of pain(本义)摆脱痛苦;pay one`s last debt(本义)付最后一笔债:to fade away(本义)消失;to make one`s exit(本义)退场;to be free(本义)解脱了;to come to an end(本义)结束; to pass away(本义)离去。所有上述这些短语或说法都对死者有褒义或至少是不带感情色彩,其中有一些反映了人们对待死亡及来世的不同态度,如:go to a better world(到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去),be with God(与上帝同在)。但不管有什么样的区别,所有上述词语都是“死”这一概念的代名词。死,对人们来说是一种不愉快的事情,但英语在委婉陈述这一事实时多数用了比喻的手段,表达了人们一种良好的愿望,要去天堂,要去极乐世界。另外,认为“死”是一种解脱,受完了罪还完了债,一切都了结了。汉语中用“逝世,仙逝,作古,谢世,牺牲,去见马克思了,与世长辞”等等委婉语来表达“死亡”。

4 性行为的禁忌语

西方人在性方面显得较开放一些,而中国人则相对保守一些,如:未婚同居在西方称为“trial marriage”(试婚),或者“married but not churched”(结婚但尚未去教堂的婚姻)。“情妇”自然也成了“妻子”即“unmarried wife”(尚未结婚的妻子),他们的“私生子”便称为“love child”(爱情之子)或“natural child”(自然之子) 。绝大多数人忌讳的是那些由四个字母组成的作露骨性描写的下流词(four letter words),如fuck,tits.。比起西方民族,汉族的传统文化中,性观念更为严肃保守。时至今日,人们对所谓的“桃色事件”,“第三者”,“外遇”,“插足”,“失身”等社会现象还是颇有微词的。

5 与动物有关的禁忌语

在中国,人们认为猫头鹰是倒霉、晦气的象征,汉语中夜猫子进宅意味着厄运将至,而在西方,猫头鹰则被认为是智慧的象征。中国人对蝙蝠很有好感,认为蝙蝠是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通常与寿字连在一起出现,如“五蝠拜寿”。西方人却对蝙蝠没有好感,通常联想到坏的特征,是两面派、见风使舵的代名词。英语中有as blind as a bat,意思是和蝙蝠一样眼力不济。海燕常用来比喻“预示灾难、纠纷、暴力行动即将出现的人或幸灾乐祸的人,简言之就是灾星。所以在谈话中,把谁说成是海燕当然也成为西方社会的禁忌。

6 个人私事的禁忌语

Privacy(私事)在英语国家里相当受重视。年龄、金钱、家庭、政治、宗教信仰等均被视为个人私事(Privacy affaires),如必须了解这方面情况,可以在提问前说明理由,否则会被认为是非常无礼的。在英语中有句谚语: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意思是:一个人的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未经许可,不得入内;个人的事也是这样,不必让别人知道,更不愿别人干预。在汉语中同样是这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年龄、金钱、家庭也越来越多的被认为是中国人的隐私,特别是问女孩子的年龄,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对男子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胡芬.英汉委婉语的跨文化比较[J].成都:中国西部科技,2007(8).

[2]李金珠.中西方禁忌语异同分析[J]. 山东:科技信息,2008 (24).

[3]郑甜甜.从跨文化交际角度透视汉英禁忌语[J]. 山东:科技信息,2008 (22).

[4]袁瑛.从英语中禁忌语的应用看英美社会的文化价值观[J]. 理论观察,2005(4).

作者简介:南玉祥(1979—)男,甘肃天水人,焦作大学外语系助教,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和英语语用学研究。

猜你喜欢

比较英语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同曲异调共流芳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