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纹枯病的有效防治

2009-08-05张广欣

现代农业研究 2009年7期
关键词:叶鞘菌核喷药

张广欣 李 萍

本病在我国均有发生,尤以南方较普遍,近几年在东北有加重的趋势。据统计,本病所造成的损失轻者为10%,重者可减产50%左右。

1 症状 水稻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到抽穗前后发病较重。主要发生于叶鞘和叶片上,有时也可发生于穗部和茎秆上。

最初发生于近水面的叶鞘上,初呈暗绿色、边缘不清晰的斑点,以后扩大成椭圆形,边缘呈淡褐色,中央灰绿色,外围呈湿润状。湿度低时,边缘暗褐色,中央:莘—灰色至灰白色,病斑多时,常多斑融合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形云纹状大斑。病斑与叶鞘上基本相似。初生灰绿色斑块,后绕茎扩展,可使茎秆一小段组织呈黄褐色坏死,病重时可折倒。受害部呈湿润状,青黑色,重者全穗枯死。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白色蛛丝状菌丝体,以后集结成团,最后在其中形成褐色像萝卜籽样的小形菌核。

2 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和菌核在病稻草;田边杂草及其他寄主(14科50多种植物)上越冬,水稻收割前及收割过程中,大量菌核落入土壤中,成为来年的主要初侵染源。

春天耕耙灌水后,越冬菌核漂浮于水面,插秧后菌核附着在稻丛近水面的叶鞘上,在适温、高湿条件下,菌核长出菌丝,菌丝在稻株叶鞘上延伸,并从叶鞘缝隙进入叶鞘内侧,先形成附着胞,从叶鞘内侧表皮的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沉在水中的菌核萌发伸出的菌丝,也可侵染稻株水下的及水面上的叶鞘。菌丝侵入后,少则1~2天,多则3~5天便可显症。

一般在分蘖盛期至孕穗初期,病菌菌丝主要在稻株问或稻丛间不断作横向扩展(水平扩展),随后病部病菌菌丝从下部叶鞘向中、上部叶鞘扩展(垂直扩展)。发病后形成的病斑还可产生气生菌丝和菌核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扩大蔓延。以收割前后落入田间的菌核或病稻草、其他寄主中的病菌进行越冬。

3 发病因素

稻田中越冬菌源多少是发病的主因,一般新开垦的稻田,无菌核存在,不发病;多年老稻田发病与否以及轻重,主要决定于越冬菌核的有无和数量。一般越冬菌核残留量大,初期发病就重,但后期病情轻重则受幼苗长势、田间水、肥管理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排灌方式与病情有关。凡长期积水、排水不良或深灌、串灌的稻田,易造成稻丛间湿度高,并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扩展,尤其在孕穗期至灌浆期灌水多而深,有助于发病,而科学灌溉,并适时排水晒田,稻田发病则轻。一般与稻瘟病相似,凡单施或晚施氮肥的稻田,稻株长势过旺,茎秆软弱,抗病力下降,有利于病害发生。新开垦的稻田刁;发病或很少发病,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菌核量积累,发病程度有逐年加重趋势。如果新开垦稻田引用老稻田的水或耕耙机从老稻田转入,使菌核传入,使发病年限提前。一般分蘖期降雨量大、雨日多、雨次多、阴雨连绵的天气有利于此病的发生,尤其孕穗期遇到高温,水平扩展速度加快,可使病株率增加,以后持续性高温、高湿,加速病害垂直扩展,使病情加重。

4 防治方法

4.1 农业防治

4.1.1 种子清选。防止菌核和病残体混杂在种子间,应通过风选或机选,将病菌(菌核)淘汰出去,如用清水清选亦可。

4.1.2 打捞菌核:第二年插秧前,在整平土地灌水以后,尽量打捞混杂在“浪渣”内,被风吹到田边或田角的菌核和病残体,可用打捞工具打捞“浪渣”,并带出田外深埋或晾干后烧掉。坚决防止机械、人工以及灌水的传播,减少菌核数量。

4.1.3 合理施肥:一定要氮、磷、钾肥混合施用,做到基肥足,追肥早。基肥与追肥应根据水稻需求与提高抗病性的原则,确定二者的比例,有条件的地区最好采取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施肥原则,增强茎秆坚硬度,提高抗病性。

4.1.4 科学灌溉:插秧期为花达水,返青后深水扶苗,以后则采取浅水增温、间歇灌溉,干干湿湿,并适时排水露田,出穗期后间歇灌溉。蜡熟末期停止灌水,黄熟期排水晒田,提高抗性。

4.2 药剂防治:

4.2.1 5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2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500克,加水喷雾;

4.2.2 2%速保利(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500克,加水喷雾;

4.2.3 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每公顷600毫升,加水喷雾;

4.2.4 5%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每公顷1500~2250克,加水喷雾;或5%井冈霉素水剂,每公顷1500~2250毫升,加水喷雾;

4.2.5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500~2250克,加水喷雾。

对于中病型田块,第一次喷药可挑治,喷药部位为中下部叶鞘。第二次喷药应全田喷药。

对于重病型田块,第一次喷药就应全田喷药,根据病情再喷2~3次。

猜你喜欢

叶鞘菌核喷药
基于玉米DH系分离群体叶鞘、花丝、花药与穗轴颜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基于PLC 果树喷药机控制系统设计
果树喷药巧时期
羊肚菌菌核人工栽培实验研究*
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菌丝型萌发特性
不同营养条件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某农用型无人直升机喷药系统设计与实现
一株产菌核曲霉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三氯异氰尿酸对香蕉叶鞘腐烂病的抑制效果
凤栖梧·植保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