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设计中的和谐意境

2009-08-04张晶晶

魅力中国 2009年14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设计

张晶晶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5-101-02

摘要中国注重和谐美,在设计中,充分挖掘中国传统元素,提取吉祥的寓意为原则结合创新的设计思维,达到和谐的意境美,才能体现设计的水平和传达的信息。将设计、思维与精神传达给受众群体。意境是需要人慢慢地去品味,仔细去体验才能感受到。

关键词:设计;中国传统吉祥符号;创新思维

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设计便是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

设计是一种审美活动,成功的设计作品一般都很艺术化。但艺术只是设计的手段,而并非设计的任务。设计的任务是要实现设计者的意图,设计者的意图就是要表现美.创造美。设计也是对美的理念的扩展和再认识,是人类对生存条件的完善,从而达到美的和谐意境。设计的和谐意境是设计的主客体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设计对象是对设计物造型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设计,生产制造出的适合人们使用的,经济、美观的设计对象。设计对象引发出和谐意境,设计对象是一个物质符号结构,它是人们匠心独运创作出来的。意境是一个由艺术作品或“召唤结构”引发而形成的世界。设计对象引发出一个标范,经过主客体的双项审美的过程达到和谐意境。

一、设计的和谐意境因素

1.吉祥寓意为原则

中国传统吉祥符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传承与发扬它,把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之中,必定会使企业形象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中国几千年传统吉祥图案及纹样经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成为中国企业形象标志,有方胜、云纹、如意纹、回纹、水纹、太极八卦、中国结等。这些纹样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也给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给养。中国联通的标志,就是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盘长”(即中国结)演变而来的。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迂回往复的线条象征着现代通信网络,寓意信息社会中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井然有序,信达畅通。将这种吉祥寓意与现代信息时代的理念巧妙结合,使传统文化有了延续性,巧妙而不牵强,使我们的现代设计少了一些商业气,更多了一些文化气息和亲和力,在传达中达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设计作品与大众心理的对话。

中国人向来追求中、全、和。所谓“中”,即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儒学表现的正是这种中正平和的大家气度,它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儒家思想为古代设计提供了设计的宗旨,阴阳五行思想为设计定下了具体的模式,如在建筑设计上强调等级体现,布局上富有层次感和对称性,在色彩上以黄色为至高无上等。这种注重系统规划的观念深入人心。在现代图形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字进行图形创意的平面设计十分常见,可以说是最具本土化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汉字的独特魅力在于它象形的字形和巧妙的结构,汉字中蕴涵着视觉表现的无限可能。如清代吉祥文字“黄金万两”利用字体结构的相似重复,把四个字连成一个图形,是现代字体标志的成功范例。

2.创新思维为角度

现代设计风格趋向多元化、艺术化、个性化和意象化。创新思维在现代设计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因素。艺术设计工作最终是需要通过具体的形态表达意念并实现其功能,所以形态是设计作品的基本特征。创新一直支持着设计学科运动和变化的永恒进程,设计师始终面对着形态创新的挑战,而形态先行的设计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思维是一种复杂运动,语言思维是线性的,而意象思维是立体的、二维或三维的。视觉所形成的意象或思考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整体。心理学家认为意象思维比语言思维更具有创造性。这种意象思维的运动又是相当复杂的,它往往是多种不确定的想法的相遇、碰撞,才导致新想法的产生。对设计者而言要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仅仅作为一个欣赏者是不够的,欣赏不能提高实际能力。智者动手,只有真正成为一个创造者、研究者,才深入到设计过程中去,才会产生不寻常的思考和联想,才会有不落俗套的思维。思维的发展、突破、创新有一个过程,就像水在零度与白度之间是水,要使水变成蒸汽之间有一个临界点。在设计中,考察人们的生理需要、身体结构、动作过程直至使用的自然环境,需要自然科学的支持;考察人们的心理、情感、道德和价值取向直至使用的社会环境,则需要人文科学的支持;构想解决方案并通过物质形式加以实现的过程,如结构、材料、加工、装饰等,包括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消除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都需要技术科学的支持;而满足使用者的情趣、激发使用者的愉悦、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则需要艺术科学的支持等。设计对象面对的是广大受众,设计主体即设计师决不能“孤芳自赏”。他要有设计受众,并且通过与设计受众的对话,培养、创造出懂得接受设计主体创作意境和能够欣赏设计对象的大众,正如“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设计对象也都是这样”。反过来,设计受众在接受和欣赏设计对象的同时,也在向设计主体反馈信息,这是通过设计对象的受欢迎程度和销售情况等商业途径来间接完成的。受众的反馈信息会对设计主体有新的需求,使设计主体有了新的意向,从而创造出新的设计对象。

二、设计的和谐意境

韩国著名设计师安尚秀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谈起他的设计理念,引用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理论中的两个术语:“计白当黑”和“虚实相生”,肯定了在他的极具现代感的设计中,有着中国古典绘画艺术以及中国哲学的影响。内地设计师王序认为水墨画对他最大的启发,在于画家处理空间与处于空间之中的物体的相互之间的关系。他说:“我很欣赏古人在水墨画中处理鱼和水的关系,没有画水,但是人们仍然能理解鱼在水中游。我想这些对我来说应该是很有启发和借鉴的。”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和”所强调的是一种个人与外界的和谐统一,决定了中国人空间意识的形成,即认为宇宙无限,人与自然并非对立,而是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和谐的设计心境对于设计主体来说是永远不能停歇的脚步,因为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进步,人对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入,人的需求也日益扩展、提高。这里所说的和谐是在具体的设计行为中不断被超越的和谐,而不是终极的、最高审美理想的和谐。设计人员的不断努力,推动了设计对象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也使设计主体、设计受众与自然越来越和谐。

宗白华说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鸟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生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概括说来,意境理论的内涵是丰富而复杂的,具有多层次性,它包括了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和儒、道传统美学以及佛教的相关思想。意境概念,意为主导,境为基础,包括了情景、虚实、有穷与无穷的对立统一以及气韵、妙语等思想。随着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不断扩大,图形设计师的创造领域也越来越广阔,思维、视野、工具触及的范围和作用也越来越广阔。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只有用心灵之眼,感悟生活,才能创造出一个崭新的视觉艺术世界。由于指导艺术实践中的重要意义,意境的有无常常成为衡量艺术水准高低的依据,最终遵循一句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寻胜兰.《新民族图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

[4]靳埭强.《眼缘心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5]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6]章利国.《设计艺术美学》,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2002

[7]张曼娟.《平面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导入》[J].《内蒙古艺术》.2006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