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形势下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

2009-08-04马淑珍

魅力中国 2009年14期
关键词:财务管理农村对策

马淑珍

中图分类号:G4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5-082-01

摘要: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建立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体制,以独立设置的农村中小学为基本预算编制单位,农村中小学各项收支都纳入预算管理的体制,在不改变学校经费使用权的前提下,对农村中小学实行“校财局管”,建立“校财局管”等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富有成效的管理方式。

关键词;农村;学校;财务管理;对策

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处于分散的、不规范的状态。使得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已影响到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部分中小学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乱收费现象。尽管上级有关部门下达气力治理教育乱收费,但仍有学校敢“冒天下子之大不韪”,敢触摸“高压线”。

2.收入无计划,不知家底。不考虑年度(或学期)学校应有收入情况,不知道能支配的财力究竟有多少。

3.支出无预算,开支混乱。对学校有限的资金没有通盘考虑如何开支,随意性较大,出现该花钱的地方不花,不该花的地方乱花,甚至违规开支,入不敷出。

4.理财不民主,开支不透明。除校长、财务人员知道学校财务情况外,其他教师几乎不知道学校的钱花到了哪里,往往是支前不征求意见,支后不公布账目。

5.会计信息失真,票据不规范。有些原始凭证不反映实际,甚至虚假,白条入账现象严重。

6.账务处理不统一,各行其是。账务设置凭想象,五花八门不规范,置财会法规于不顾。

7.经济问题,引发告状。因财务混乱出现经济问题,经查而受处分的人员不乏其人,甚至因此而搞跨学校的有之。

8.滋生腐败,“净土”不“净”。财务管理上的漏洞。

二、中小学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农村中小学数量多分布广,一次要对农村中小学的管理因形势而变化,没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2.资金短缺,冒险收费。长期以来,学校财力与事业需求相差甚远,有时无奈之下铤而走险乱收费。

3.执法不严,屡查屡犯。有关执法部门虽对学校没少查账,其目的大多不是规范,而是发现问题,一“罚”了之,致使学校认为有问题无所谓,能花学校的钱“消”自己的灾,对违规问题明知故犯。

4.财会知识缺乏,理财意识不强。农村中小学多数校长及财务人员没有专门学习过财会知识,对理财几乎是“一窍不通”,甚至对会计凭证的要素、合规性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如何去理财。

三、关于完善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措施的几点探索

1.一定抓好组织建设。国务院要求各地成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地要高度重视新机构工作人员的选配,一定要从财政、教育等部门挑选一批作风正派、业务精良、熟懂财经政策和知识的人员担任,不能随便找几个人应付,这是关系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大事。

2.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出新机制改革具体运作的业务流程。建立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体制,以独立设置的农村中小学为基本预算编制单位,农村中小学各项收支都纳入预算管理的体制,在不改变学校经费使用权的前提下,对农村中小学实行“校财局管”。

3.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新机制保障要对直接参与此次改革的财政、教育有关人员和各农村中小学校长、财务人员进行严格细致的业务培训。

4.各校要按要求编制好收支预算。新机制实施后,学校编制收支预算至关重要,预算反映了学校对教育经费的需求,反映了支出结构,是农村中小学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教育部门预算的基础,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中小学要在校长的领导下,组织学校教务、总务、财务和教师代表共同参与共同研究,编制出切实可行的预算。

5.慎重进行预算调整。学校一般情况下应按批准后的预算执行,但在运行中情况确实发生了变化(如有不可预料、不可抗拒的情形发生),应允许学校在不突破预算资金总量的前提下,调整预算开支范围,调整时应申明原因,上级部门应据情审批,经批准后执行。

6.严格审核支出票据,确保凭证真实合规。无论采用何种“校财局管”方式,都要认真审核支出票据。支出的原始票据是资金用于教育教学方面的具体体现,审核支出凭证应从票据的形式和实质方面进行。形式上主要审核要素是否齐全、事由是否合理、经办人是否签字、领导是否审批、票据是否正规、是否突破预算等;实质性审核比较复杂,在报账时一般无法审核,应与审计一同进行,或专门深入学校或出票地,检查费用是否发生,数量、单价、金额是否与实际一致,有无形式合法而与实际相悖的现象。审核后,要严格执行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该支付现金的要开现金支票支付,该转账支付的一定不能用现金支付。

7.加强监督检查。新机制运行后,财政应拨的资金拨了,拨是为了用,用是为了事业发展,但究竟用的情况怎样,不深入学校检查是很难知道的。《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中,明确了县级人民政府、县级财政部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都有责任对中小学预算执行和经费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只有通过检查才能真正了解新机制的运行情况,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县级保障办应组织得力人员不定时到学校调查情况,特别是学校的开支情况是否服务了教育教学,预算的编制是否存在较大偏差,要座谈教师了解内情,发现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8.坚决实行财务公开。各校经批准的年度预算和每月的支出情况都要在学校的显著位置公示,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财务管理真正实现“阳光操作”,确保教育资金发挥最大效益,避免矛盾产生,构建和谐校园。

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在新的经费保障机制运行下,采取有效措施可以解决前面提到的影响事业发展的问题,但应该清醒看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这项惠及全民的国策,应齐心协力,统一思想,把这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做实做好,把农村义务教育事业提升到新的高度。

猜你喜欢

财务管理农村对策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