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民办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谈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对策

2009-08-03荆明好陈振林吴学志

关键词:民办辅导员高职院校

荆明好 王 鹏 陈振林 吴学志 孙 杰

摘要:针对目前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该如何实现良好就业是摆在民办高职院校教工面前的重要课题,作为民办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责任重大。

关键词:民办 高职院校 辅导员 对策

1 民办院校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

1.1 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比例偏高,技能型学生吃香 在历届毕业生就业统计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的学生占总数的70%以上,一般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近年来,以机电机械加工为主导的制造业,急需钳工、铆工、车工、电焊工等技术工人就业前景比较乐观,企业需求多,他们的发展前途巨大。烟台南山学院机电学院历年毕业生工作都比较好找,部分学生有好几天工作岗位可选,就业形势喜人,因此学院招生情况一直很好。

1.2 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比例高 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就业形势好,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以上地区就业也遇到一些瓶颈,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这些地区仍旧是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胶东半岛加工制造基地初具规模,尤其以品牌之都青岛的带动下,该地区将会是未来几年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因此对该地区民办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会比较有力。

1.3 通过学校推荐就业人数多,学生自主创业少 抽样调查显示:90%的学生想进入外企、国营单位上班拿一份固定工资,只有不到5%的学生想自谋职业当个体户。绝大多数毕业生(约占就业比例的80%)是通过学校推荐谋得第一份工作的。据某校对10年内毕业学生追踪调查发现自主创业的不到3%,能像模像样自己当老板办实业的学生是寥寥无几,学校推荐是职校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1]。

1.4 择业心理影响了民办职高生的就业[2] 有相当部分的民办职高生择业心理是偏向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忽视民营企业;要求高工资、高待遇,不注重自我发展的追求;趋向大、中城市,忽视本地企业;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满足于现状,这些心理影响了民办职高生的就业。

2 新形势下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对策

2.1 要把学生的技能培养始终放在工作的首位,不断督促学生认真上好实验实训课程,为将来成为技能型人才打好基础。班主任要对学生实施良好的监督,定期到实验实训基地鼓励学生,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学精一项技能就意味着饭碗得到保障。

2.2 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鼓励学生走出去。在调查中发现,有80%的学生将来希望自己的工作地点离家近比较好,这样能照顾家人。有这种思想的学生在就业中就会很被动,最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要下大力气纠正这种不良就业观。纠正学生这种思想就要从“根”说起,也就是要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孝敬父母,怎样才能做到孝敬父母。要从父母的角度谈问题,告诉他们:父母的真正希望的是子女能成材,而非是否离自己远近。

2.3 要鼓励学生创业,定期开有关创业方面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创业?创业的目的是什么?要让学生在校期间积蓄一定的创业知识,不断加强自己的创业素质,不断的强化创业的意识,要让他们从思想上接受创业这个概念,这样在将来就业时就会从容面对。班主任可以自主对学生进行创业专题的辅导并通过模拟创业大赛以及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创业素质和能力。

2.4 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班主任要通过就业主题班会,往届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模拟招聘现场等方法使学生在校期间形成良好的择业观,同时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采取授课、讲座、咨询等多种方式,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政策、就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服务,有利于将来实现良好就业。

2.5 辅导员要加强信息沟通,帮助学生做好毕业生就业的指导与管理工作,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密切联系,注意建立长期稳定而又不断发展的供需关系和就业基地,注重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动员各方面力量,广开就业信息渠道,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和网络设备,给毕业生提供充足而准确的就业信息[3]。

参考文献:

[1]蒋逸然,姜慈龙.职高生的就业现状和对策[J].新农村.2008.3:38-39.

[2]周旭东,李文林.职高生就业心理调查及分析[J].职教通讯.2000.2:38-39.

[3]李燕飞,孙累.产学结合 推动高职就业工作[J].科技信息.183.

猜你喜欢

民办辅导员高职院校
北京高等教育中的民办普通高校(2001年- 2019年)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教育部发布民办本科教育首份“体检报告”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