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处理好小城镇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2009-08-03常建峰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

常建峰

摘要:农村要实现现代化,必然要走城镇化的道路,只有走城镇化的道路,才能加快乡镇建设步伐,这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但在城镇建设中一定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才能使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城镇 城镇建设 规划

1 处理好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的关系。

发展小城镇,毫无疑问,需要占用一定土地,形成一定规模。但是,这并不是无原则、无标准的。过多地占用耕地搞建设,虽然一些建设可以搞上去,但这种行为既违反《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也不利于能和吸纳力与其占地规模、建设范围没有因果联系。在小城镇建设中,不能只谋求外延式发展,必须走内部挖潜的路子,节约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一方面,尽量利用荒地、非耕种地,严格限制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特别是需占用大面积土地的市场、小区,更要注意这一点。另一方面,尽量利用闲置土地,对小城镇规划区内的一些个人、单位闲置的土地资产进行盘活,统一使用。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老城镇改造,使之内部结构合理,寸土生金,防止无序无度扩张漫延,造成“空心镇”。有条件的还应向空中发展,节约占地。当然,这并不是说小城镇建设不可以向外扩展了,其规模如果已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就要适时采取合理的措施新增建设用地,扩大城镇规模。

2 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过去,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多以单位为研究对象,很少从区域角度考虑小城镇面临的问题,缺乏宏观综合统筹安排,影响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因此,首先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制定不同区域小城镇发展体系规划和总体规划。力求区位布局科学,规模等级合理。要按照小城镇实际和发展要求,制定小城镇自身发展总体规划。本着立足长远,体现特色,节约耕地,注重环境,统一规划,开发滚动原则,把中长期规划编制好,并遵循经济、历史、现实、配套的要求,搞好建筑布局,设施布局、生态布局,避免布局不当,造成功能不全,耕地浪费,环境污染,瓶颈制约等问题。在总体规划编制中,要高起点,在实施建设中,要量力而行,分步建设,不能搞遍地开花。

3 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小城镇建设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建一个街也好,或一个小区也好,都要花费一定投入,建好了尽量不拆、不换。这就需要把当前与长远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立足长远,搞好规划。树立超前意识,搞出的东西,起码能保持一定的时间,防止拆了建、建了拆。在工作中,根据地理位置、经济特点及未来发展潜力和方向,合理规划出城镇的未来蓝图,做到内部结构完善,充分体现小城镇的功能和特色。另一方面,立足当前,搞好建设。在规划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扎实进行。既要严格按照规划进行,避免无序、粗放建设,又要做到不凑合,确保标准,集中力量,条件成熟一个就高标准建设一个,建设一个确保成功一个,稳固实现目标蓝图。确因财力所限的,要分清轻重缓急,统筹安排,确保重点。需注意的是,高标准绝不是指都建成高楼大厦,规划多少米宽的街道,要根据财力,合理安排,符合实际,体现特色;而且高楼大厦并非小城镇现代化的主要标志,而在于先进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

4 处理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

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大的带动作用。当前,抓住时机,下大气力、有重点地搞好小城镇建设极为必要。在建设投入和发展速度上,缩手缩脚,按步就班,滞后于经济发展,就会形成制约“瓶颈”。但是,小城镇建设也是有条件的,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如果不顾客观条件,盲目铺摊子、上项目,贪大求洋,远远超越于经济状况和承受能力,不但达不到拉动目的,甚至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一方面,要搞好调研,根据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和资源状况等不同情况,既克服裹足不前的无为思想,更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稳妥进行,使之真正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另一方面,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看钱办事,量入为出,能快则快,当慢则慢,不搞硬性摊派,不搞盲目举债,尽力减少拆迁,减少损失,绝不能为图一时政绩而搞“面子工程”。同时,根据实际,不搞小城镇建设“遍地开花”,在“少而精”上下功夫。

5 要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

小城镇的吸引力并不仅仅体现在供电、供水、道路、各种服务设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些硬件条件上,更体现在“软环境”上,这是城镇繁荣的基本保障。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上,必须处理好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关系,使两者相得益彰,完善载体功能。一方面,硬件先行。从开始建设就要注意加强水、电、场、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否则,拉动力就失去了起码的依托。另一方面,完善软件。改善政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打击吃拿卡要等 “三乱”歪风,简化办事手续,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保持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强化城镇管理,建管并重,做好环境、卫生管理,使之整洁干净;制定适应实际的优惠政策,鼓励当地农民和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办厂、发展经济,从而也促进小城镇的良性发展。

总之,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不断学习,遵循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小城镇建设中的几个关系,借鉴并吸收国际先进的经验、技术,以促进我国小城镇建设走向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董鉴泓.城市规划.城市(镇)化与发展小城镇.汇刊.1999.[1].

[2]黄建清.谈城镇体系规划及应注意的问题[J].山西建筑.2005.31(14):35237.

[3]费孝通.中国城乡发展的道路.中国乡镇企业.2000[6]

[4]吴世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5.31(1):18220.

猜你喜欢

小城镇规划
规划人生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
小城镇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研究
浅谈小城镇规划中地域特色的突出
中国特色小城镇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一镇一风貌”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