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若干探讨

2009-07-28古志将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1期
关键词:施工成本控制措施建筑工程

古志将

摘要:本文结合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自身特点,从施工的角度出发,总结了现阶段进行成本控制的管理经验,以便为各位从事工程成本管理及成本控制的同行兄弟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参考借鉴的机会。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成本;节约途径;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往往涉及到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从最开始的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开始,以及到后来的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等等,无不在分阶段分时期进行着目标成本和施工成本的经营对比,通过对各阶段目标成本完成情况进行差异分析,从而寻找出影响成本变化的各种因素,并制订出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力求将项目的实际施工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以内。下面,本人将结合自身多年参与成本控制的工作经验,从施工阶段这一主要施工过程出发,就如何降低施工成本及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及建议,以供业内各位同行共勉互进。

由于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的最大阶段,同时它也是招投标工作的延伸,是合同的进一步具体化。因此,加强施工控制,就是加强履约行为的控制。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由于工程设计已经完成,工程量已完全具体化,并完成了施工招标工作和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因此,这一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相对较低,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但是,如果当整个工程的实施进行到施工阶段,这个时候出现浪费投资以及增加成本的机率往往是最大的,对此,在施工阶段我们必须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做好以下几项内容落实:

1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措施

施工阶段应在满足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条件下,加强成本控制。施工阶段是一个经由投入资源和条件的成本控制进而对施工工程及各环节进行材料、人工、机械的控制,直至对所完成的工程产品的质量检验全过程的控制。然而,经验告诉我们,在工程建设开展过程中,技术与经济的合理结合是控制施工成本的有效措施。因此,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控制项目成本的观念渗透到各项施工措施之中。

1.1 编制目标责任成本和目标责任预算

工程中标后开工之前,造价编制与管理人员应指导项目部确定工程的目标责任成本,项目部应根据目标责任成本编制控制计划。在中标额的基础上调整预算以确定工程项目的预算成本,即从中标额中减掉间接费用、利润等项目;在确定预算成本中的税金时,如果其数额高于或低于向业主收取的数额,要按实际应交数予以调整;现场经费中的临时设施费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先将中标价中的临时设施费减掉,再将施工现场实际产生的费用计入预算成本。预算成本是项目部成本的最高限额,严防突破。根据本工程的合同承诺、工程所处环境、人才机的配备及市场发展趋势分别控制定出材料费、机械费、人工费及数量比较大的材料单价控制表,并制定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责任预算。项目部以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实物量为基础,按照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分工进行分解,形成各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责任成本,为以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项目经理对各工长签订以考核工期、质量、安全、成本为主要指标的分项工程承包合同,各工长将承包指标以施工任务书形式落实到施工队组,各施工队组以企业定额为依据,对施工小组逐日下达施工任务。

1.2 做好工程量的审核,把好结算关

在工程结算阶段,项目经济效益的好坏,还与最后阶段工程结算编制的正确、完整与否息息相关,工程项目做得再好,如少算,漏算,那都是白算,包括对前面的一切的成本控制所采取的措施,一切的努力都将会付诸东流,所以最后的汇总也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中标价加上各种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费用便形成了最终结算额。在向业主提出最终结算额前,造价编制与管理人员必须与财务人员进行认真全面的核算,如发现实际支付和应收入二者之间有差距,应查明原因。

1.3 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

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针对目前工程量清单报价,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赢利”的方式承揽工程。作为建设单位造价管理人员要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工程变更,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从使用功能、经济效益等角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另外,对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不履行约定义务及时提出反索赔,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1.4 从技术措施上开展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

在对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做好论证的基础上,广泛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办法,从技术上实施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技术措施是实施项目投资的必要保证。据统计,材料费一般占直接工程费的70 %左右。同时,直接费的高低影响到间接费的高低,因此,选用新工艺、新材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造价和缩短工期的有力保证。

1.5 从经济措施上开展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

严格控制现场经费和管理费,最大限度降低静态投资。对大宗材料或大型设备按合同要求可直接进行甲供,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建设单位供应材料(甲供材料) 须根据工序及施工进度安排进料计划,尽量降低存储成本。另外,加强甲供材料的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及损耗。

1.6 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教育

加强本单位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经济”观念、素质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办事作风,在积极协助、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监督的同时,充分重视节约投资的重要性。

1.7 尽量减少设计变更

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引起设计变更的原因很多。如何减少设计变更,首先应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设计变更,除非不变更会影响工程项目功能的正常发挥,或使工程项目无法继续进行下去。其次,认真处理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对于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建设单位现场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认可方为有效。另外,有条件的建设单位可以指派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常驻施工现场,随时掌握、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

2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在施工阶段,其影响因素是多个方面的,有材料价格上涨的不确定性影响,也有技术方案是否合理可行的影响………,在众多影响成因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考虑不足或是疏忽大意,都将可能给工程建设的施工成本带来直接额外的负担。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好对施工成本的合理控制,特别应做好对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只有加大对施工阶段各个关联因素的有效控制,才能实现最大限度地节约施工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蓉.工程造价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2]张海贵.现代建筑施工项目管理[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施工成本控制措施建筑工程
隧道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策略探析
浅析土建工程造价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