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治理和控制

2009-07-28陈晓丽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1期
关键词:胶泥环氧灌浆

陈晓丽

摘要:混凝土结构工程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应用广泛,在建筑工程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和使用寿命。而在今天,混凝土的裂缝较为普遍,尽管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小心谨慎,但裂缝仍然时有出现。本文主要针对混凝土结构产生的裂缝这一普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消除裂缝提出相应的控制要点,预防措施、治理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裂缝

1 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1 混凝土裂缝的主要种类及产生原因:

根据产生裂缝原因的不同,裂缝有多种。但是,由于许多因素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明确区分某条裂缝是哪种因素引起的,在这引起裂缝中有塑性、干缩、温度、不均匀沉降、张拉、施工裂缝等等,下面仅就塑性收缩和温度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提出防治。

塑性收缩及干缩裂缝

现象:裂缝在表面出现,形成不规则、长短不一还不连贯、密度较细的平行裂缝。大多在混凝土浇注终凝前出现,随着温度和温度变化而逐渐发展。

原因:①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末覆盖,受风吹曝晒,水份蒸发体积急剧收缩。②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或水泥用量过大,砂子模数过细,含泥量超值均加剧塑性收缩。③混凝土水灰比率大坍落数大。④模板内有妨碍水份蒸发或干燥及水率过大。⑤过度振捣,混凝土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过多的面层。⑥掺用缓凝剂延缓凝法时间。

温度裂缝

现象:表面裂缝走向无一定规律,常发生在混凝土终凝前后,缝密度受温度变化明显。

原因:①表面温度出现非均匀的温差产生抗应力而形成裂缝。②混凝土温度变形受到约束。③水泥配合比、水泥品种及接合科。④混凝土结构体积过大,混凝土内部温峰高。⑤环境温度及混凝土内温度差过大。

1.2 防治措施

配制混凝土时,严格按照由试验室提供的配比单施工,严格控制好水灰比、坍落度、水泥用量,选择性配好的砂,减少空隙率和控制好砂率,捣固密实,以减少收缩量。

浇灌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润,浇筑后及时加强表面抹太和养护工作。混凝土开始初凝时进行抹太,以闭合已产生的微裂纹和泌水孔。

环境温度较低时,在混凝土内掺加促凝剂,加速混凝土凝结和温度发展,做好保温工作。

当混凝土体积较大时,在保证强度指标下,可掺一定量的活性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以达到混凝土的温升效果。

正确位置留置伸缩缝,避免因物件体积过长过大受外界温度变化引起裂缝。

2 裂缝的治理原则及方法:

裂缝的治理原则:①裂缝处理后,应能保证结构的原有强度及承载力,整体稳定性抗渗性及使用年限。处理时要考虑到温度变化,收缩应力的较长时间,以避免处理后重新裂缝。②防止进一步人为的损失破坏结构的质量及功能,尽量避免大动大补,尽可能保持结构的外观形状及强度。③处理方法应从实际出发,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能性及操作性,力求施工简易并符合经济原则。

裂缝的处理方法:

表面修补法。适用于不影响承载力的表面深进裂缝及大面积细裂缝防渗、防漏的处理。①表面涂浆法:将裂缝附近表面清理凿毛或沿缝深进行15-20mm、宽150-200mm的凹槽,用1:1-1:2水泥砂浆分层抹压,且加以覆盖养护。②表面涂环氧胶泥或粘贴环氧玻璃布法:也是先将缝的四周清理干净、干燥,然后均匀涂抹环氧胶泥或粘贴环氧玻璃布两层。③表面凿槽嵌补法:沿裂缝凿成V字型槽,槽内清除干净,干燥,先用水泥素浆或稀胶泥刷一层,然后用1:1-1:2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用嵌入槽内压实,最后用1:2.5水泥砂浆抹灰压光。④内部修补法内部修补法采用压浆泵将胶结料压入缝内,以恢复结构的整体性,一般对缝宽大于0.5mm的裂缝均可采用此法。缝宽小于0.5mm 或较大的温度缝宜用化学灌将法。①水泥灌将法。一般用于大体积构件裂缝修补,重要施工程序包括钻孔、冲洗、止浆、堵漏、试水,埋管、灌浆等步骤。根据裂缝长度进行钻孔,孔冲洗干净后在裂缝表面用1:1-1:2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涂抹,埋灌浆管,做压水试验,检查裂缝情况,灌浆泵压力0.3Mpa-0.5Mpa,压完浆孔内应充满灰浆。填入细砂用棒捣实。②化学灌浆法。化学灌浆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适用于各种情况下的裂缝。主要施工程序包括裂缝表面处理,布置灌浆孔和试气,依次灌浆依次封孔,配制环氧浆液时应根据环境气温的情况,控制材料温度和胶浆的初凝时间。结构加固法。结构加固法适用于对整体性承载能力有较大影响的深进及贯穿性裂缝的加固处理。主要方面有:①加设钢筋混凝土圈。在结构四周空间允许情况下,在一侧或多侧外包混凝土圈套(包箍),以增加结构截面,若对板或基础表面进行加固,必须处理干净其表面,放入钢筋及套箍进行加固。细石混凝土灌实、养护。②加钢套。在结构裂缝部位四周用钢筋或型钢做套箍,将结构箍紧,以防裂缝继续扩大,以提高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加固时一定要箍紧,以保证共同工作。

结语:为避免并最大努力减少裂缝,必须认真仔细分析各种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重点从混凝土的材料、施工工艺两方面进行控制,关键是在混凝土形成阶段进行,施工操作必须严格的遵照国家机关的规范标准,处理裂缝分别采用不同裂缝治理方法,保证工程整体稳定性,保证工程质量。

猜你喜欢

胶泥环氧灌浆
阻燃高导热环氧灌封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及其开发
SBS/弹性胶泥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
无盖重固结灌浆在乌弄龙水电站的应用
自流可控灌浆在堰塞体防渗加固处理中的应用
华为VCN500视频存储云节点在张石高速胶泥湾收费站的应用
端环氧基聚氨酯的合成及其与环氧树脂共混物的性能
铁掺杂HTiNbO5纳米片及其催化环氧苯乙烷醇解的性能
灌浆法在路面抢修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