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面铺装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2009-07-28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1期
关键词:钢纤维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

吴 昊

摘要:介绍普通混凝土桥面、钢纤维混凝土桥面和沥青混凝土桥面等三种结构形式的桥面铺装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桥面铺装工程;质量控制;普通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沥青混凝土

1 普通混凝土桥面铺装的质量控制要点

1.1 严格控制(预制或现浇)梁板的高程和铰缝施工质量

桥面铺装工作必须在预制梁板的安装或者现浇箱梁砼浇筑的施工工序完成且混凝土强度合格后才能进行,往往梁板超高导致桥面铺装钢筋网无法顺利安装,特别是预应力梁板(后张法),张拉后梁板的起拱高度一定要考虑在内。另外还需严格控制好预制梁板间的铰缝施工质量。

1.2 确保梁板顶面与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之间的联(粘)结质量

梁板顶面必须凿毛、清洗、清理干净。在梁板顶面预埋桥面铺装的锚固抗剪架立钢筋,并将桥面铺装钢筋网与其焊接。锚固抗剪架立钢筋应有2~4根/M2,在梁端或支座部位剪应力较大处取大值。在梁顶中部可预埋直径10~12mm钢筋,间距约300~500mm,高度约为50mm。在箱梁顶预埋直径10~12mm,纵问间距约为300~500mm,横向间距为500~1000mm,外露高度约为50mm。铺装施工水泥混凝土桥面前,应对梁顶洒水湿润。

1.3 严格控制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的钢筋网安装质量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的钢筋网上保护层厚度偏小时,可能造成桥面顶易形成网格状裂缝,桥面通车后过早破损。长时间通车使用后,桥面顶部分混凝土被磨耗,使钢筋网暴露在外。不得采用砂浆预制块支垫水泥混凝土桥面钢筋网。因为砂浆预制块强度往往较低,不密实,而用于支垫钢筋网需要数量也较多,桥面铺装面层度本来就较薄,由此使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局部强度偏低,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容易产生坑槽破坏等。另外,预制块支垫易走位,使钢筋网的下保护层厚度偏小,甚至紧贴梁顶面,使桥面过早破损。

钢筋网可直接支撑在梁顶的锚固抗剪钢筋上,或者焊接竖向短钢筋进行支撑。

1.4 正确选用和安装模板,把好桥面铺装的混凝土厚度关

1.5 正确设置和处理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的纵、横向施工缝

必须采取如下措施以保证桥面铺装的纵、横向施工缝的质量:将纵向施工缝位置设置在车道分界线处,使车轮与它的接触机会最少,从而大大延长桥面的使用寿命。加强施工组织,尽量连续施工,不设或少设横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必须设置时尽量将其设置在伸缩缝预留槽处。纵向、横向施工缝应凿成垂直面。桥面铺装层设计厚度本来就较薄(一般为80~100mm),若没有凿成垂直面,则后面施工的铺装层较薄,容易破碎、开裂。在施工次层、次段混凝土前,应先用洁净高压水冲洗干净,并涂刷一层水泥净浆。

1.6 认真设计和验证桥面铺装混凝土配合比

桥面设计为防水混凝土时,不能按普通混凝土设计配合比并施工。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3,最大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00kg/m3。水泥含量过多时;桥面浮浆多、桥面容易产生收缩裂缝。水泥含量过少;混凝土和易性不好,不利于桥面的抹平、压槽。如果采用减水剂,可选用缓凝早强型减水剂,并要经严格的试验、试样、试铺,合格后方能使用。早强减水剂采用不恰当,可能会泌水严重,产生收缩裂缝;桥面在未抹面前已终凝,影响抹面、压纹质量;与水泥起不良反应,影响混凝土强度等。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砂率,不得大于40%。另外必须使用中粗砂。

1.7 其它控制措施

包括:做好防雨、防高温、防冻的应急措施;把好混凝土桥面铺装的平整度质量关;桥面铺装混凝土施工后应及时切割假缝;加强桥面混凝土铺装后的及时覆盖、洒水保湿养生等。

2 钢纤维混凝土桥面铺装的质量控制要点

2.1 严格把好钢纤维的材料质量关,坚持先检后用

钢纤维除应满足《混凝土用钢纤维标准》(YB/T151)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单丝钢纤维的抗拉强度不宜小于600MPa。钢纤维长度应与混凝土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相匹配,最短长度宜大于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的1/3;最大长度不宜小于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的2倍;钢纤维长度与标称值的偏差不应超过±10%。

2.2 严格控制或消除钢纤维混凝土的结团现象

钢纤维混凝土的拌和,除应满足规范对普通混凝土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当钢纤维体积率较高,拌和物较干时,搅拌机一次拌和量不宜大于其定额搅拌量的80%。拌和物不得有钢纤维结团现象。

钢纤维混凝土搅拌的投料次序和方法,应以搅拌过程中钢纤维不产生结团和保证一定的生产率为原则,并通过搅拌或根据经验确定。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必须保证钢纤维均匀分布。为保证混凝土混合料的搅拌质量,采用先干后湿的拌和工艺。投料顺序及搅拌时间为:粗集料→钢纤维(干拌1min)→细集料→水泥(干拌1min),其中钢纤维在拌和时分三次加入拌和机中,边拌边加入钢纤维,再倒入黄砂、水泥,待全部料投入后重拌2min~3min,最后加足水湿拌1min。总搅拌时间不超过6min,超搅拌会引起湿纤维结团。按此程序拌出的混合料均匀。尚若在拌和中,先加水泥和粗、细集料,后加钢纤维则容易结成团。而且纤维团越滚越紧,难以分开,一旦发现有纤维结团,就必须剔除掉,以防止因此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也可采用钢纤维分散机在拌和过程中分散加入钢纤维。

严禁人工拌和钢纤维混凝土。应保证钢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分散性及均匀性,水洗法检测的钢纤维含量偏差不应大于设计掺量的±15%。

2.3 把好钢纤维混凝土桥面铺装的布料与摊铺质量关

2.4 做好钢纤维混凝土桥面的振捣与整平工作

钢纤维混凝土浇捣与普通混凝土一样,浇筑和振捣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钢纤维混凝土的整体性和致密性。不同之处就是其流动性较差,在边角处容易产生蜂窝,因此,边角部分可先用捣棒捣实。板角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然后用夯梁板来回整平。在混凝土面层抹平过程中,因钢纤维直径较粗而易冒出路面,影响到行车安全,故在施工时需注意清除。

2.5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特殊工艺要求

严禁采用对钢纤维有锈蚀危害的外加剂,如含氯外加剂等。

钢纤维混凝土必须尽量加快施工速度,否则,由于其凝结时间短、硬化快,很快会凝结导致难于摊铺。在浇筑和摊铺过程中,严禁因拌和物干涩而加水,但可喷雾防止表面水分蒸发。必须使用硬刻槽方式制作抗滑沟槽,不得使用粗麻袋、刷子和扫帚等制作抗滑构造。

3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的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一般包括普通沥青混凝土、改性沥青混凝土,其中后者应用较多。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前,梁顶或现浇梁板混凝土的层顶应平整、粗糙、干燥、整洁,不得有尘土杂物、油污,桥面横坡应符合要求。当不符合要求时应予处理,对尖锐突出物及凹坑应予打磨或修补。

3.1 把好防水层的施工质量关

防水层必须全桥面满铺,达到无破洞、漏铺、脱开、翘起、皱折的要求。应做好边角(阴阳角)拐弯处及形状不规则的细部防水层的铺设。近年来,桥面防水层常采用喷洒M1500防水剂方法。施工时,应严格按产品说明施工,并严格管理,防止喷洒量不够或漏洒。

3.2 必须按规范要求严格洒布粘层沥青

3.3 严格把好粗集料、细集料的质量关

沥青混凝土面层在配料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粗集料的规格。应对粗集料最大粒径严格把关,使其符合规范要求。

尽量不采用花岗岩、石英岩等酸性岩石制成的粗集料、细集料(其集料沥青的粘附性不能满足要求),尽量不采用与沥青粘结性能很差的天然砂。受条件限制必须使用时,应采用抗剥离措施:用干燥的磨细消石灰或生石灰粉,水泥作为填料的一部分,其用量宜为矿料总量的1%~2%;或者在沥青中掺加抗剥离剂或者将粗集料、细集料用石灰浆处理后使用。

3.4 严格把好(改性)沥青的质量关

选择(改性)沥青品牌时,应先取样试验,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时方可选用。(改性)沥青进场时,应附有炼油厂的沥青质量检验单。到货的(改性)沥青必须严格按批量、频率,进行自检、抽检、送检试验,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后才能使用。沥青在使用期间,贮存的温度不宜低于130℃,并不得高于180℃。

3.5 严格把好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关及拌制关

开工前,必须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做好配合比设计。在沥青混合料拌和场(即后场),应专门安排有经验的技术员和试验员把关,以确保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

猜你喜欢

钢纤维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
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