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山西煤炭外运发展现状

2009-07-24程风禹刘金妹翟补栓

物流科技 2009年4期
关键词:外运需求生产

程风禹 刘金妹 翟补栓

摘要:山西是我国的产煤大省,在我国煤炭供给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国煤炭能源需求高涨的影响下,山西煤炭外运通道建设远远不能满足煤炭外运的需求,尤其是铁路的建设;而且运输结构极为不合理,制约了山西的经济发展。文章在山西煤炭生产以及外部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山西煤炭外运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生产;需求;外运

中图分类号: F252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Shanxi which is a large coal-producing province has the pivotal position in china's coal supp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rising coal demand of the whole nation, Shanxi's channel construction of coal export is far from meeting the demand, in particular the railway construction, in addition, the transport structure is very unreasonable, so the development of Shanxi's economy is conditioned. The paper analyses the actuality of shipping out its output on the basis of Shanxi province's coal production and exterior demand, and proposes the appropriate policies and measures.

Key words: production;demand;output shipped out

山西是我国发现和利用煤炭最早的地区之一,被称为“煤炭之乡”。据统计,从1996年起,连续10年,山西省煤炭产量均占到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全省生产的三分之二的煤炭外运全国及出口,大部分供给京、津、沪等28个省、市、自治区。全国70%以上的外运煤来自山西,山西煤炭和焦炭的调出量占全国市场交易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山西作为产煤大省,为全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1山西省煤炭生产分析

未来的50年内,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有所下降,但总量呈上升趋势。因而,山西作为全国的产煤大省的地位将得到巩固和加强。进入21世纪以来,煤炭作为山西支柱产业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显现。

据山西省有关部门统计,与2002年相比,2007年全省煤炭年产量增长70%,由3.7亿吨增加到6.3亿吨,年均增长20%;2008年1~6月,山西省累计完成煤炭产量33 164万吨,同比增加4 094万吨,增幅为14.08%。其中: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完成17 047万吨,同比增加1 552万吨,增幅为10.01%;非重点矿完成16 117万吨,同比增加2 543万吨,增幅为18.73%。2008年1~6月全省累计完成煤炭出省销量28 422万吨,同比增加3 141万吨,增幅为12.42%。其中:铁路出省销量完成20 978万吨,同比增加1 177万吨,增幅为5.94%;公路出省销量完成7 444万吨,同比增加1 964万吨,增幅为35.84%。

从上边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山西煤炭的产量以每年高于10%速度快速增长,而相应的运输通道运输能力并没有和煤炭产量的增长相适应,尤其是铁路的建设,所以公路运输量快速的增长。

2山西省煤炭外部需求分析

尽管从环境保护和世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的趋势来看,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的比重会进一步降低。但从我国的现实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来看,煤炭的基础地位是不能改变的。因为煤炭是我国最可靠的能源。煤炭资源相对充足,且获取稳定可靠。全国煤炭消费量变化如表1。在煤炭能源消费中,我国将有一半左右的煤炭将用于发电。

我国煤炭需求的增长,尤其是沿海五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电煤消费的增长,会进一步加剧山西煤炭运力紧张的局面。

3山西省煤炭外运现状

山西现已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和水运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为山西煤炭的外运提供了可靠的运输保障,但

是随着国内煤炭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山西煤炭产量的持续增加,山西煤炭外运仍面临着运输瓶颈约束,煤炭与其他货物运输比例严重失调等突出矛盾。

3.1山西煤炭外运通道

3.1.1铁路运输通道

铁路是山西煤炭外运的主要途径。建国以来,通过铁路外运的山西煤炭累计达到20多亿吨,是同期全国省际原煤调运量的86%。

据铁路煤运通道的地理位置,煤炭的来源和去向,可将山西煤炭外运通道分为北、中、南三大通道以及南北向主要集运干线——南北同蒲线,形成一个“丰”字型铁路煤炭运输网络。山西省煤炭运输北通道由大秦铁路、丰沙大铁路、京原铁路、神朔黄铁路组成;中通路由石太铁路和邯长铁路组成;南通路由太焦铁路、侯月铁路、侯西铁路组成。

(1)北通道以动力煤为主。晋北的大部分煤炭是通过北通道运输至京津冀、东北、华东地区以及秦皇岛、京唐、天津、黄骅等港口,是山西煤炭外运的主要通道。

(2)中通路以焦煤和无烟煤为主,主要运输晋东和晋中煤炭至华东、中南地区以及至青岛港。

(3)南通道以焦煤、肥煤和无烟煤为主。晋中的一部分煤炭通过南通道运输至中南、华东地区以及日照、连云港等港口。

(4)同蒲铁路。纵贯山西南北的同蒲线,连接山西东西向8条横向铁路干线,是山西省南北运输的主轴线。同蒲铁路主要承担山西省煤炭向北、中、南各铁路外运通道集运的任务。北同蒲线作为大秦线最主要的后方通道,担负着大秦线大部分的货流组织任务。

3.1.2公路运输通道

煤炭外运是山西公路货物运输的重要任务。尽管山西煤炭外运以铁路为主,但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推进和公路网的逐步完善,公路对煤炭的运输快速提高,运量不断增长。“十五”以来,公路外调量以每年1 000万吨的速度递增,2001年为5 539.7万吨,2002年为6 630.64万吨,到2007年,达到12 855万吨,占全省外调量的22%左右。公路运输成为铁路外运的重要补充,为缓解山西煤炭外运紧张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

山西煤炭外运的主通道是由4个东向高速出口(孙启庄、旧关、下烷、韩家寨)和2个南向高速出口(风陵度、平陆)构成。公路运输煤炭主要通过京大(同)、石(家庄)太(原)、邯(郸)长(治)、晋(城)焦(作)、运(城)三(门峡)等高速公路以及109国道、309国道等公路流向山西周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山东、河南、湖北、陕西等省市。其中,京津冀地区占陕西煤炭外运的60%以上。

3.1.3水路运输通道

水运只是铁路运输的延续。水运包括海运、江运(长江)和河运(大运河)。

海运:山西煤炭海运的主要港口是秦皇岛港、天津港、青岛港、连云港、京唐港和广东湛江港等;江运:江运的主要港口为南京蒲口港、芜湖港、武汉港和枝城港;河运:河运的主要港口是江苏省万寨港。

3.2山西煤炭外运存在的问题

能源需求高涨是影响山西煤炭外运的主要问题。

3.2.1铁路运输能力不足

2000年之后,山西煤炭铁路外运能力供给主要是依靠改造扩能,主要通道反复扩能,几乎使运输能力发挥到极限。山西对外煤炭通道能力增长缓慢难以满足煤炭外运要求。从2005年到2007年,虽然大秦、朔黄和侯月三条煤炭运输主要干线通过改造大幅度提高了运量,但煤运重要通道丰沙大和京原铁路的运量却下降。

近年来,铁路建设的重点放在客运专线方面,放缓了煤炭运输新通道建设,使之在煤炭运输需求突然高涨情况下难以为继。当前,山西不断加大煤炭运输的比例是以牺牲其他货物货物运输为代价的,在山西省铁路外运货运中煤炭占80%以上,其他货物占不到20%,除了电煤和重点企业的焦炭,钢材等货物的请车满足率比较高外,其他货物的请车满足率通常都不到10%,水泥、木材、五金等货物请车满足率有时甚为零,高附加值的“白货”被大量积压,严重影响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3.2.2运输结构不合理

由于铁路运力持续紧张,造成山西公路煤炭外运量逐年大幅增加。2007年,山西公路煤炭外运量达到12 855万吨,占全部外调量的22%。从能源战略上分析,这是种以相对稀缺的石油资源换取相对富裕的煤炭能源,即用优质能源换取低级能源严重违背我国多煤少油的基本国情,不符合能源安全战略;从成本上分析,在不超载的情况下,汽车运价每吨公里在0.6元左右。而使用铁路的运价是每吨公里0.07元左右,水运的运价是每吨公里0.03 到0.04元左右,公路运输成本是其他运输方式的10倍甚至20倍。所以公路煤炭外运的快速增长是一种严重不合理的现象,但又是现实需求。

3.2.3煤炭外运通道不稳定

煤炭外运通道不稳定表现在两个方面:(1)抗灾能力不强。抗灾能力不强主要是铁路运输设备单一,铁路运输主要依靠单一的电力动车,忽略了在铁路电气化后应有的抗断电措施;(2)供需格局脆弱。山西煤炭外运通道表现为一个长长的链条,在运输方式上表现为铁水、铁水陆联运,在距离上表现为上千公里的里程,这种供需格局本身是很脆弱的,运输系统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到煤炭供应的稳定。

3.3山西未来发展煤炭外运的措施和对策

扩大山西煤炭外运通道能力,是从根本上解决山西煤炭外运能力不足的问题。

3.3.1加大山西煤炭外运铁路通道的建设与改造

从目前来看,山西煤炭外运最主要的问题是运力不足,加大山西煤炭外运铁路通道的建设与改造,目标是尽快提高铁路煤炭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铁路在煤炭运输中的比例,改变山西煤炭运输不合理的运输结构,促进山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从多种运输方式来看,铁路运输是受自然条件约束最小的方式,是健康的煤运通道,铁路运输承担量越多越好。铁路煤炭运输在山西煤炭外运甚至在国家煤炭运输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主要表现如下:(1)铁路具有明显的节能效应;(2)铁路具有明显的环保作用;(3)铁路运输是唯一能大面积实施以电代油的交通方式。

在短期内,在铁路通道的建设上应实行多方向、多线路、多方式等改造和“短板”线路建设,如,侯月铁路、邯长铁路的技术改造,争取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山西煤炭外运能力,以缓减山西煤炭外运能力紧张局面;在长期内,应通过加大国家铁路的改革开放,尽快确定煤炭第三通道建设方案并及早开工建设,这是彻底改变山西煤炭外运瓶颈状态的有效出路。

3.3.2重视和加快煤炭中转基地的建设

为了破解煤炭运输链条过长导致的煤炭供需调节能力脆弱的问题,应尽快重视和规划煤炭中转基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福建沿海地区是山西煤炭集中调入和消费的主要区域,需要分别布局煤炭中转储备基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在现在和将来都是我国电力布局的集中区域,福建沿海地区则是“十一五”期间发电能力增量的主要布局地区。应依托较好的大陆岸线集疏运系统,在华东、华南沿海地区建设至少3~4个作为水陆中转体系核心的煤炭中转储备基地,这样也能不仅能缓解山西煤炭运输紧张局面,还能降低煤炭运输通道的脆弱性,增强抗灾能力。

3.3.3整顿煤炭运输秩序

大量中小煤矿进入市场,势必会形成恶性竞争,造成运输秩序的混乱,导致山西煤炭利益损失。因此,有效

的整顿山西煤炭运输秩序,包括价格、市场以及行政措施,不仅是保证山西煤炭外运的有效措施,而且是维护山西煤炭利益的重要手段。

4结论

山西煤炭外运最根本的问题是铁路运输能力不足,铁路通道能力的建设远远落后于日益高涨的能源需求。解决山西煤运紧张局面的最重要的手段是加快现有铁路的改造和建设新的铁路通道。

参考文献:

[1]周新军. 论铁路运输在国家能源安全中的战略地位[J]. 综合运输, 2008(7):13.

[2]王云. 山西煤炭运输通道适应性分析及对策[J]. 综合运输, 2008(9):27.

[3]于良, 金凤君, 张兵. 中国煤炭运输的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J]. 铁道经济研究, 2006(5):38.

[4]甄小燕. 从南方雪灾看我国煤炭运输的可靠性[J]. 综合运输, 2008(4):75.

猜你喜欢

外运需求生产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黑龙江省2016年10月~2017年6月粮食铁路外运完成统计表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黄玉川矿井煤炭外运方式反思
中国外运电子支付平台成功实现外币支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