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节凛然的谢好礼先生

2009-07-23李春荣

文史月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县长日军敌人

李春荣

60多年前,山西黎城东关村谢好礼先生身遭日军洋刀刺杀而英勇不屈的事迹传遍太行根据地,受到八路军首长接见,荣获边区书写“气节凛然”匾额一面。

刚直不阿官场碰壁

谢好礼先生生于1900年,1922年留学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法系,1928年毕业回国。先在省会太原的山右和兴贤两个大学任教。他行性耿直,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一次在给青年的演讲中,在讲“社会革命和共产主义理论”,被当局视为“赤色嫌疑”、“危险人物”。其实他是个无党无派民主人士,他所谈的“共产主义理论”是他在日本留学时从书本上得到的片言只语,他对共产党没有更深的了解。

由于谢好礼这番演讲,致使他不能在太原存身。当时山西省政府的实业厅长马骏与谢好礼是老同学,颇同情他的不幸遭遇,经马骏的周旋,谢好礼走出太原,下县当个小官。谢好礼早有做个像包青天那样的清官的幻想,这回让他到左云县任“承政员”便兴冲冲赴任了。但事与愿违,只干了半年就被撤职了。以后几年中,他先后在潞城、壶关、平顺、沁水、灵石、永和等县任过区长、公安局长一类职务,都被调离或撤职。任职时间最长不过1年,少则仅4个月。谢好礼耿直的脾性,难以见容于官场,他不仅不善巴结奉承,而且嫉恶如仇。在沁水县任公安局长时,省里派一位监官委员前去视察,县长和各机关负责官员,轮流大摆宴席,盛情款待,送礼行贿,以保官职。唯有身为公安局长的谢好礼不请客。有人启发他,他却说:“我初来沁水不久,一不贪污,二不受贿,他是监察坏官、赃官,我秉公办事,何需请他?”因此,触犯了那位监察大人,回省后,诬控谢好礼“玩忽职守,实属渎职”,不久被撤职处分。在沁水县任职4个月的谢好礼只得卷起铺盖,回到太原。

劝说乡绅反对维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谢好礼回到老家黎城。这时驻守在当地的川军纷纷溃退,黎城县内人心大乱。旧县长田齐卿唆使地方士绅杨仲文、韩敏德、高紫珊、李魁芳、江元礼(差役局长)等商量成立维持会。他们邀请谢好礼到会,谢好礼一进门,韩敏德等人说:“日军快来了,川军指望不上,县长无主张。我们商量好了,要成立个维持会,迎接日军,以免咱黎城人受损失。老谢懂日语;给咱当翻译……”。谢好礼说:“我不说日语已8年了,根本当不了翻译。我对你们计划成立维持组织不赞成!我认为日本是侵略者,是咱们的敌人。我们是中国人,要有国格、有志气。我在日本亲眼看到朝鲜人沦为亡国奴后的悲惨景象。大家应当抗日,千万不能屈服投降甘当亡国奴。”谢好礼看到多数士绅不相信他的解劝,便愤然离开会场。

受邀到会的第一高小校长李静波(共产党员)散会后,立刻把旧县长与4大士绅成立组织,搞维持日军的活动情报向当时的中共党组织及驻军领导作了汇报。中共领导命令黎城牺盟分会带领百余名青年冲进旧县政府,收缴县长印章,并将旧县长田齐卿及4大士绅杨仲文、韩敏德、高紫珊、李魁芳全部扣押,送交三专署处理。这次斗争取胜,使黎城县没有建立起维持会组织,成为一个完整的抗日县份。

宣传群众决不近敌

1938年正月,一天,东关村人张××对谢好礼说:“听说日本人和你是同学,已在到处打听你的下落,要请你当咱县县长,你何不去一见呢?”接着又来了仁庄村人叫申安琴的找到谢说:“我想给城里的日本人送两口猪,免得他们来仁庄糟蹋。你给当个翻译吧?”谢好礼知申的来意不善,立刻严厉回答:“我只有一颗脑袋,若有两颗,我就去试一试。”接着又说:“敌人残酷成性,狡诈无比,切不可对其产生幻想。我们应以国家为重,决不能轻易接近敌人。甘心事敌,成何体统!”当下,谢好礼乘夜色携家人逃离仁庄村,到城西山上和孟家庄避难。而一心投敌的申安琴竟不听谢的劝告,去投了敌人。敌人撤退后,申安琴被我抗日政府枪决。从此以后,谢好礼拒当敌伪县长的事迹,在县城附近传为美谈。通过申安琴不听谢好礼劝告,甘当汉奸被处决的下场,人们深知谢好礼留过学、见识高。流传说:“谁不听老谢话,脑袋就搬家”。在谢好礼的宣传劝说下,有30多名上党的离卦道徒退道,向抗日政府悔过自新,得到政府宽大处理。

赞扬八路积极拥军

1938年正月,一二九师先后在潞城神头岭歼敌取胜,在涉县响堂铺伏击战取胜,在黎城孟家庄用麻崔战术取胜,在玉石桥用地雷炸毁日军车辆,获得许多军货。这十多次大小胜仗,使谢好礼和广大群众一样高兴。个别乡绅说:“八路军游而不击”,谢好礼听到这种恶言时,摆事实,与其据理力争,争得对方无言答对。这年五月时,村上捐粮支援驻扎在黄须村的新一旅,谢好礼第一个报名捐小米300斤,而且亲自把粮送到旅部驻地。在谢的带动下,东关交的粮多而且快。新一旅旅长文杰,政委唐天际热情地接待了谢好礼。对谢的雪中送炭,解决军队燃眉之急的拥军举动表示感谢。当谢好礼的父亲谢双魁逝世后,新一旅派两位连长前往东关吊唁。“文革”后,身任成都军区司令部要职的文杰同志,还给谢好礼来信问候,关心谢的生活。

荣获绣匾名耀太行

1940年九月,日军第三次来黎城“扫荡”,谢好礼未能及时远避,仍躲在邻村的张富胜家。不料,被汉奸告密。敌人得悉后,便派出密探到处搜捕,不数日将谢好礼捕获。

日军将谢好礼押回城里。夜里,在日军司令部。敌酋们对谢好礼先是审讯,继之利诱,企图要谢好礼组织新民会。并且许诺,若不愿在黎城任职,可到长治县任职。谢好礼面对日军锋利的洋刀,用日语痛骂日军,敌酋冷笑着命士兵将其押禁在卫兵室。

天明时分,日军嘈杂声大作,敌人奉命回长治老窝。待人马快走完时,有一排兵来押谢好礼前行,在这生死关头,谢好礼义奋填膺,对敌人说:“我是中国人,决不给日本当走狗!”敌人恼羞成怒,拿起洋刀朝他身上刺了两刀,鲜血真流,晕倒在地。敌人以为谢好礼死了,把他扔到小南街口,扬长而去。

当天下午2时许,谢好礼从昏迷中醒来,向城外匍匐爬去,幸好同村人耿兴和等人发现,赶忙用柳条箩筐将他抬回了村。经抢救医治,保全了性命。

谢好礼死而复生,誓死不当汉奸的消息很快传到“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和“太行太岳冀南联合办事处”,这是八路军在太行山上的首脑机关。八路军的首长刘伯承、邓小平、杨秀峰等将谢好礼接到涉县机关驻地,为他召开了隆重的欢迎会,并亲手将一块写有“气节凛然”4个大字的匾额送在谢好礼手中。《新华日报·华北版》还称其为“民族英雄”。1941年谢好礼被选为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参议员。1952年为黎城各界代表会委员和县政府委员;1953年补选为各代会副主席;1954年选为县人大代表出席省首届人代会。

自修中医为民治病

抗日战争时期,谢好礼返乡务农,亲自目睹许多乡亲因缺医少药而去世的悲惨景象,甚感怜悯同情,于是下决心苦学中医,为民治病。遗憾的是,他同全国许多知识分子一样,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都遭到磨难。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文革”时期,被游街批斗,管制劳改。尽管如此,他始终坚持为父老乡亲治病,有求必应。

1976年,谢好礼在被管制中逝世,享年76岁。

(责编王兵)

猜你喜欢

县长日军敌人
稀奇古怪的敌人
稀奇古怪的敌人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李县长和狗
巢县凤凰集东南八村惨案
神头岭巧歼日军
县长的亲戚
陪县长喝酒
陪县长喝酒
日军的“败退”与“转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