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研究性学习”引进美术课堂

2009-07-22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2009年5期
关键词:创新精神研究性学习

张 春

【摘要】“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已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实施。如何把“研究性学习”贯穿于美术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创新精神;协作精神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已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实施。如何把“研究性学习”贯穿于美术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谈一点自己的做法

与体会。

1.创设和谐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善问”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因此,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是“研究性学习”顺利实施的前提。

怎样让学生“能问”、“善问”?首先,要营造一宽松和谐的氛围。作为教师要敢于放下“先生”的架子,敢于暴露自己的“无知”,敢于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学习伴侣,教学由“我说你听”变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鼓励学生“有话就说,不怕说,有话就问,敢于问”;其次,开放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想问,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离奇古怪的想法和问题,教师的态度是鼓励、支持,不回避、不指责,同时要求学生间相互尊重、理解,这样课堂上便会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每个人都乐于畅所欲言,也就使学生在“乐问”中达到“善问”。例如,在欣赏《我心中的歌》一课时,我未作任何提示让学生欣赏,而后让学生提一提欣赏中发现的问题,其中有位学生提出:“《春天如线》一画运用了很多不同色调不同形状的线条表现了什么形象?作者为什么选择用线条这一形式来表现春天这个主题?”我首先表扬了这位同学敢于质疑的精神,然后把问题交给大家讨论,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说线条给人以动感,丰富了画面的效果;有的说绿色的线条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有的说贯穿于画面中的几根黑色曲线条就像春天的风儿正吹拂着这个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等等,到底谁的答案最有说服力呢?我又让学生欣赏了几幅如《霓虹闪烁》、《水中水上》、《歌声悠扬》、《心中呐喊》系列抽象作品,然后讨论感受。随着作品的深入,同学们很快进入了角色,通过对作品的实践、体验、感受,答案很明显归纳到了主题上,学生们也在说说看看的轻松愉悦中真正理解了抽象化这一新知识。

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挑战权威是研究者人格特征的具体表现,只要学生的知识、实践活动经常性的接受挑战,思维不断被激活,理论与实践不断相结合,长此以往就会产生新的灵感,新的想象,新的主题和新的创意。

2.开展主体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马克思指出:“人类的特征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在人的活动过程中,人始终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环境的影响,只有通过人的主体活动才能发生作用。因此,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性学习方法,获得主动发展,增强能动性。

2.1参与教学的准备

每周下课前,教师向学生交代下周美术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并恰当提出1~2个问题让学生回去思考、酝酿和解决。鼓励学生围绕目标和内容,为上课提供各种教学媒体和可行的教学方法或形式,在每周课前由美术课代表收集、整理、归纳后交给老师,教师再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的在课堂上使用。此举常常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的点子又新又好,容易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相应,而丰富的音响、美术资料即使是教师也获益匪浅。

2.2参与教学的展开

因为在课前由准备,课上学生便常常能较自觉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表现为主动回答问题、爱提问、积极思考,乐于配合等行为。在教学展开中,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要求自己“精讲解,巧设疑、多观察”,做一位精明的引导者,尽可能制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了让学生能自主的参与学习,教师要求学生做到“三多”——“多说、多问、多试”,在练习和尝试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也享受到了学习的兴趣。

2.3参与教学的总结

教学的总结是对教学过程进行阶段性的结果分析,查明尚未解决的任务,以便在教学新周期中加以考虑。每节课结束前,让学生回顾课上内容,谈谈本课重点内容,评评课堂上精彩及不精彩之处;课下跟学生聊天,在相互的交流中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对方式方法的接受情况,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手段和进程。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更像一位协助者,学生是真正的主角,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在学习中得到充分体现。在全程参与中,学生通过主动设问或探究,去发现规律,获取知识和各种体验,从中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使学生不仅获取知识而且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便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内容。

可以说“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实施,让美术课焕发了勃勃生机,喜欢美术,爱上美术课的人越来越多,同学们在课堂上的热情参与也增加了我热心教改的决心和信心。

收稿日期:2008-12-26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研究性学习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浅议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研究性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如何通过研究性学习改变教师教学方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浅议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