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2009-07-22侯立乔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2009年5期
关键词:学困生家庭家长

侯立乔

1.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有以下4个方面

1.1家庭因素。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有的家长能为孩子创设许多优越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却忽略了更多促进孩子成长的因素。好大一部分学困生的家长自己忙生意、忙工作、忙着赚钱,平时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也没有时间陪孩子一起游戏、娱乐,当然也就更少深入了解子女的内心活动。他们认为赚钱是他们的义务,至于其他就要看孩子自己的了。也有些家长文化不高却很能赚钱,他们认为有知识不一定会有钱,有钱在一定程度上能替代知识。于是,他们并不怎么重视知识,孩子能认些字也就差不多了。还有一部分家庭中父母关系不和,整日吵着要离婚,今天你出门,明天我不回家,这星期跟着妈妈过,下星期就跟着爸爸走。这星期要向爸爸要生活费,下星期则一定要向妈妈要钱。不安定的生活,没有温暖的日子,又怎么能让孩子静下心来学习呢?长期的压抑、单调、苦闷的家庭生活使这帮学习上自叹不如的学困生又在生活中形成了严重的不利于发展的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有的孩子最后迷上游戏,进入未成年人禁进的娱乐场所。有的交上了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干一些违法的事。

1.2社会因素。日益进步的社会也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弊端。如社会竞争力的增强,从某一角度看,使得人与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出现人对人的信任度在降低。同时,对人的焦虑度在不断上升。这反映在学困生身上更是明显。他们总是觉得有人在不怀好意地注意自己,特别是在学习上遇到挫折时,如果发现有人在注意自己,心里就会感到紧张。他们经常觉得有同学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发现人家在背后议论他,他会感到讨厌。他们在游戏或与别人的竞争中输给了对方,就不想再干了。又如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也同样困扰着他们,使他们对整个社会充满了一种恐惧感。

1.3学校因素。由于应试教育,片面抓升学率的功利效应,导致学生畸形发展,面临升学竞争压力,心理负担加重。学校只重视尖子学生,忽略可能无升学希望的学生或暂时学习困难学生,使学习困难学生恶性循环,导致成绩更差甚至厌学。 教师认识的偏差,在教师中同样存在着培养一个优秀生比转化一个“学困生”既省力又光荣的名利思想,使工作的重点偏离了“学困生”,或只重视教而不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导致学生听课乏味,出现学习心理中断;教师的耐心不够,当多次教育“学困生”还未转化时就缺少耐心,把学生划入不可救药的行列,事实上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在很长的时间里逐渐形成的,教师的几句话、几节课就能转化是不可能的;转化也有一个过程,教师的方法不妥,恨铁不成钢,用粗暴的训斥、罚抄罚写、告状、挖苦等等使其对抗情绪更强烈,甚至闹出更不好的局面。

1.4个人因素。除了智力因素外,学困生缺乏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上,他们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努力寻求解答最优化,解题后进行总结、归纳、推广和引伸等科学的学习方法。学困生自学能力差,读书被动,无自觉性,意志薄弱,学习的持久性差。课堂缺少解题的积极性,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他们还常经不起诱惑,贪玩厌学,不能自制。老师布置的练习、作业,不复习,不愿弄清所学的内容,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缺乏竞争意识,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强,自暴自弃。有些学困生一直被老师、家长和同学看不起,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认为数学不是他能学好的,最终放弃了对学好数学的信

心。

2.学困生的危害

学困生在学习上没有长进,必感空虚,压抑久了必然使他人格扭曲。如果不去引导他们,甚至把他们抛向社会,有可能产生不堪设想的后果,将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

3.学困生的转化

3.1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网络。转化“学困生”工作是一项综合系统教育工程,要学校、家庭、社会一起抓。在校园内要建立起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鼓励学生为“中华崛起而学习”;要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使其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发挥潜在能量。

3.2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家庭教育的咨询,对家长进行宣传,指导家长关心子女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并提醒家长督促孩子复习功课的同时要适当关心其行为表现,尤其在交友,待人接物上要提高品位。

3.3在社会教育中,应发挥学校教育基地的作用,参观农村形势的突飞猛进的变化,使“学困生”体会到学文化的紧迫性。在派出所建立德育基地,请有关人员来校进行法制教育、环保教育、青春期教育等,让学生体会到做一个合格公民应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道理,促进其学习进步。政府、派出所等行政单位依据上级有关规定,对游戏室、网吧进行整顿时,学校紧密配合,严禁在校学生进入。对社会上一些浪荡青年干扰学校教育秩序,并和在校学生有联系的,从严打击处理。

收稿日期:2009-03-30

猜你喜欢

学困生家庭家长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家长请吃药Ⅱ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