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格拉底为何不怕死

2009-07-21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09年9期
关键词:肉体哲学家苏格拉底

太 阳

搞哲学的人没有谁不知道苏格拉底和他被审判的故事。

公元前399年。他被控不敬神和毒害青年而被雅典公民大会判处死刑。他为自己作了辩护,但只是“无罪”的辩护,而不是对不想死的开脱。当毒酒端来的时候,他镇静地、毫无畏惧地一饮而尽。朋友们看着都流下了眼泪,苏格拉底反过来安慰他们勇敢些,安静下来。他慢慢地在屋子里踱步,然后说腿发沉,躺了下去,最后安详地闭上眼睛。

苏格拉底在心理上为何那么强大,以至在死亡面前都如此心灵平静?我们先看一下死亡在苏格拉底眼中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图景。柏拉图在《申辩篇》中如是记载:我们极为错误地认为死亡是一种恶。死亡无非就是两种情况之一。它或者是一种湮灭,毫无知觉,或者如有人所说是一种真正的转变,灵魂从一处移居到另一处。如果人死时毫无知觉,而只是进入无梦的睡眠,那么死亡就真是一种奇妙的收获。另一方面,如果死亡就是灵魂从一处迁往另一处,如果我们听到的这种说法是真实的,如果所有死去的人都在那里,那么我们到哪里还能找到比死亡更大的幸福呢?

如果灵魂抵达另一个世界,超出了我们所谓正义的范围,那么在那里会见到真正的法官……如果你们中有人有机会见到奥菲斯和穆赛乌斯、赫西奥德和荷马,那该有多好啊!如果这种解释是真的,那么我情愿死十次。

苏格拉底之所以不害怕死亡,是因为在他眼里,死亡或者不是绝对的空虚,而是一场漫长的无梦的睡眠:或者死后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彻底消散和虚无化,而是灵魂从一处迁往了另一处。作为一种对生的延续,无论是哪一种,死亡都并不可怕,甚至可能还是一件好事。在认知结构上对死亡的这两个事实设定影响和改变了他的心理结构,使他在心理上能坦然接受和面对死亡。

但我们也看出来了。在这里他并没有论证而只是“设定”,严格来讲并没有诉诸理性,所以还是很难让人从心里认为死亡就是这样。但作为一个实践自己的哲学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不怕死当然不是暗示或强迫自己认为死亡不可怕的结果。在柏拉图的《斐多篇》里,他进行了影响人类历史两千多年的精彩论证,他的观点被称之为“灵魂不朽”,并受到一些批判。不过我们在这里不要理会,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理性的力量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而拥有这种理性力量的哲学家在心理上是多么强大。

苏格拉底:现在我解释一下为什么在我看来一个真正把一生贡献给哲学的人在临死前感到欢乐是自然的,他会充满自信地认为当今生结束以后,自己在另一个世界能发现最伟大的幸福。我要清楚地告诉你们,这种事如何可能。

普通民众似乎无法理解,那些以正确的方式献身于哲学的人实际上就是在自愿地为死亡作准备。如果这样说是正确的,那么他们实际上终生都在期待死亡,因此,如果说他们在这种长期为之准备和期盼的事情到来时感到困惑,那么倒确实是荒谬的。

论证较长而且复杂,占去了《斐多篇》的大量篇幅。出于简便起见,在这里把他的逻辑梳理如下:

第一,哲学家和常人不同,他更关注知识而不是意见。他关注不会消失、朽腐的美本身,而不是美的事物。一个人要想获得真理,必须摆脱身体的诱惑。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摆脱身体欲望。超越于可见的身体而专注于不可见的灵魂,使灵魂摆脱与身体的联系。

第二,人有身体和灵魂,死后无非是肉体本身与灵魂脱离之后所处的分离状态和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出来以后所处的分离状态。肉体自然是要死亡的,但生是从死产生的,正如死是从生产生的一样,灵魂是不朽的。

第三,人死时,对于一个超越了身体欲望而接近不可见的理念世界的哲学家来说,灵魂从肉体中解脱出来时是纯洁的,它进入了理念世界;而普通人的灵魂死时并不能不受污染地脱离肉体。它们无法进入不可见的纯粹的理念世界,而会被拉回现实世界只在坟墓和坟场里徘徊:那些影子般的幽灵就是这些还没有消失的灵魂。

第四,既然一个哲学家生时专注的是与灵魂联系在一起的理念世界,并尽力摆脱或摆脱了身体的欲望。那么生和死就只有这样的区别:灵魂尚存在于身体,灵魂彻底脱离身体进入纯粹的理念世界。这样,死不过是生的延续和超越而已,它是在一个人经过艰苦的哲学修炼后的自然归宿。

在此我们终于理解了为何苏格拉底说一个真正的哲学家一生实际上都在为死亡作准备:训练自己专注于灵魂摆脱感官欲望,就是让灵魂在死后能进入纯粹的理念世界。

猜你喜欢

肉体哲学家苏格拉底
船夫和哲学家
我的诗
珍妮·萨维尔
说话前,请用这三个筛子过滤一遍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故事两则)
苏格拉底的遗憾
大画微博
泥泞处脚印深
灵与肉
哲学家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