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创新创造力是人类最宝贵的生产力

2009-07-21桑钧晟

创新时代 2009年6期
关键词:创造力成果体系

桑钧晟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美国布朗大学博士和沃顿商学院MBA。名联技术发明人(该技术获得2006年中国互联网大会十大技术进步奖之一的无线技术创新奖,开创了移动终端自然语言寻址领域);锋众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第一、引言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手机或者看的电视机,如果把它们砸烂,就变成一堆塑料和各类金属的原材料。如果仅仅把这些没有任何关系的原材料简单地放在一起,是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手机或者电视机的功能。这些原材料还可以还原成自然界的原始原料状态,塑料还原回石油,各类金属还原成为矿石。

作为原料的石油和矿石是“自然资源”。从原料变化到原材料再变化到产品,是因为人类用创新创造出来的方法和办法来完成达到新的物质物体形式,这些方法和办法及新物质物体形式是人类智慧劳动成果的结晶。也就是从石油和矿石提炼生产出塑料和各种金属的技术和工艺,再将塑料和金属转变成芯片元器件等组装成手机或电视的技术和工艺,创新创造这些技术和工艺的能力是一种“资源”,是一种“智慧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而创新创造者利用“智慧资源”创新创造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并在一段时间内对此享有专有权就是“知识产权”。

利用技术和工艺将“自然资源”变成产品就是生产力,能创新创造出新技术和工艺从而创新创造出新产品是更宝贵的生产力,能够持续创新创造出新技术和工艺从而持续创新创造出新产品是最宝贵的生产力。

在自然历史的长河中,拥有持续创新创造力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人是靠大脑去发明和使用工具来成为自然界的强者,不是靠前肢变成翅膀去飞,或凭借强健的肌肉去征服世界。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发明了飞机,即使没有翅膀也能飞翔天空,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发明了各种机器去驰骋世界,并模拟和延伸了人很多的感官功能,包括人的大脑本身。劳动创造了人,是创造了人的智慧,使我们能够不断创新创造,成为自然界中的最强者。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都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持续创新创造一直是解决社会发展进步所面临问题和挑战的重要方式,因而如何打造和维护持续创新创造力变得至关重要。

第二、美国崛起的历史启示

从1620年前后开始由一批英国清教徒为了逃避迫害寻求宗教自由来到北美新大陆定居到1776年的宣布独立建国,美国已经有大约一百五十多年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历史,宣布独立时这块殖民地的领土只有北美大西洋沿岸13个州的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三百多万。随后的一百多年,美国部分靠战争,更多靠金钱从英国、法国、墨西哥、西班牙、俄国手中巧购豪取完成了版图扩张,国土面积在1876年前后就基本达到900万平方公里。更重要的是,美国同时建立起来了一套建设和扶持创新创造精神和能力的体系,进行了强有力的内部软实力扩张。

美国相关司法体系建设

美国在1787年所制定《宪法》的第一章第八款第九条中明确表明:国会要有力量“推动科学和有用艺术的进步,给予创作者和发明家对他们所创造作品和发现拥有一定时期的专有权保护”。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一个国家的宪法确认了个人对于智力活动成果享有财产权利,并认定提供一定时期的权利保护有助于进一步的创新发明。到1790年初,美国颁布了第一个专利法和第一个版权法,开始建立起有效的司法体系,极大地推动了对创新创造力的认知和创新创造成果的保护,对知识产权侵权的严厉处理,营造了优异的创新创造环境。

美国名流精英的重视

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和美国第一任国务卿托玛斯·杰弗逊亲自签署了美国第一个专利的授权,同时第一任国务卿杰弗逊还兼任了第一任美国专利局局长。美国从立国之初就表现出了对于知识产权的极高重视程度。

在随后的历史中,各种职业者都显示出对创新创造活动的热情参与。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一个没有专利局的国家,就像一只螃蟹。只能向侧面爬行或者向后爬行。”马克·吐温自己也是位发明家,拥有自己发明的专利,其它如开国元勋之一的本杰明·富兰克林、著名的南北战争时期的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也都拥有自己发明的专利。

美国民众的广泛参与

据相关方面估计,今天的美国大约有250万人活跃地进行自己个人的发明创造,这个数字占美国成人人口的1%以上。我个人经历也验证这一点,在美国时有一次找房子,在等业主的时候和房产中介聊了起来,他告诉我他正在发明一个种新型的瓶子可以完成某种特定功能,席间的谈话流露出高度的创造热情和创造精神。美国专利号3091888是在1963年6月4日授予六岁孩童罗布特派齐有关他发明的玩具卡车的专利。最多产的是托马斯·爱迪生,于1868年在21岁时获得第一个专利后,一生中共获得1093项专利。

英国的工业革命在1840年基本完成,这个老牌帝国继续海洋贸易和殖民地侵略扩展,而新兴的美国则主要服务新增加国土版图上的“内需”市场,新移民带来大批人才,建立起优秀的持续的创新创造体系,让美国继续发展。相关资料显示,美国贯穿19世纪的15个重大杰出发明中的11个都是在1840年后完成的,这些都是大家今天仍然耳熟能详的电报、缝纫机、打字机、气动刹车、电话、留声机、电灯、电影放映机等,这些无论是对于人类的生活还是工业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贡献。这些事实证明,美国在成立以后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从以农业为主的前英国附属殖民地发展成为一个发明大国。让二十世纪成为“美国世纪”,成为今天世界上的科技、工业、经济、军事强国。

第三、持续性创新创造体系的核心

建设一个持续性创新创造体系需要相应的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科技、法律、经济、金融等多方面的基础,这一体系的核心有两点:创新创造成果的效益转化和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

如果创新创造成果不能转化,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那么该成果就不能成为生产力,所以成果能具有效益转化是前提。 一个可持续性创新创造体系催生出的成果是可转化的成果,同时自动淘汰不能产生效果的项目。创新创造体系出来的成果转化率与体系的可持续性创新创造力直接相关。创新创造力越强,转化率越高,可持续的可能性越好。

创新创造成果的转化需要相应的支持配套,旺盛的创业活动和到位的金融资源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一般来说,创新创造活动最活跃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传统的金融机构很难满足这类需求。降低创业成本和完善资本流通体系是重要的一环。

一个创新创造体系的可持续性保证是对创新创造成果相关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如果力度不够,这个体系很快就会终结。任何创新创造活动都是高风险、高投入、低成功率的,因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它的经济学模式是非常简单的,每个项目投入一百万,十个项目共要投入一千万,九个项目失败,成功的这个项目必须提供十倍的回报,才能补偿其它九个失败项目的成本,虽然成功项目回收了十倍的投入,但总体上才持平而已。如何保证这个成功项目能有十倍的回报呢?就是为这个成功项目的创新创造成果提供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让这一成果可以有一段时间的专有使用权。 但一旦专有使用权提供的补偿还是不够高,不足以弥补失败项目带来的损失,这个体系还是达不到可持续性。

经济利益的天然驱使就是做创新创造成果的模仿剽窃者,因为不需要承担创新创造活动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它们是对可持续性创新创造体系的根本破坏者。如果没有强有力和有效的行政和法律手段严厉打击加以遏制,侵权本身容易同时成本低廉,维权一般困难同时成本高昂,这种创新创造体系根本上是破产的经济模式,必将灰飞烟灭。

第四、打造中国持续创新创造力

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大部分时间是世界强国之一。只是在最近的两百多年,工业革命风起云涌,而中国则是闭关锁国,内忧外患,一度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态。新中国的成立,尤其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现在,人类面临许多共同问题诸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经济发展周期性等等,中国的发展进程也面临挑战;人口总量和就业人口总量高峰及随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整体生态环境质量问题:地区区域间发展差距和三农问题;等等。

科学发展观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划时代的理念。

当今的世界,中国的崛起必须也只能是和平的。列强开着炮舰,到处推行殖民主义政策,无偿掠夺自然资源,倾销工业品,那个时代已经是历史。打造持续创新创造力,遵守平等互利互惠的市场规则,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及依靠品质树立起来的品牌,去和平征服世界。除此而外,别无它途。

中国需要建立起全世界最优秀完善的国家知识产权的行政和司法体系,就像1787年美国在立国时就在体制上超越了英国的体制一样,奠定中华民族创新创造的良好体制环境基础,让每项创新创造的成果真正享有作为“资源”的地位和权利待遇,让创新创造者的辛勤劳动能得到在精神和物质上应有的报偿,极大地激发每个中国人的创新创造激情。

国家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一定需要能满足新时代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发展的要求,在审查、鉴定创新创造成果方面保持高的专业水平,切实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能彻底根除侵权容易且后果轻微相反维权艰难且得不偿失的状况,真正打造一个鼓励、激励和保护创新创造的环境,托起打造中国持续创新创造力的重任。

第五、结语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是我在国内上小学时的课本中读到的,后来还在美国新泽西州爱迪生当年工作过并且后来以他的名字所命名的小镇上住过。今天美国最大的通用电气公司,就是爱迪生在1878年创立的爱迪生电灯公司改名而来。在随后号称“美国世纪”的一百多年里,爱迪生发明的故事和他所创立成功的公司,激励了很多很多的美国人和世界上其它地方的人进行发明创造。

十三亿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创新创造力是中国最宝贵的可再生资源和巨大的潜在生产力,我们需要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建设好让人充分发挥发展的机制、体制和系统。对创新创造者来说,辛勤劳动的回报不仅仅是能获取简单的经济利益,为中国的大国崛起,为社会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的成就感及得到相应的尊重和认可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二十一世纪成为“中国世纪”,那么就需要“中国爱迪生”和以创新创造立业的“中国通用电气公司”。

本专栏及专栏主持人桑钧晟博士愿围绕以下领域,针对读者提出的具体案例,提供免费咨询:

财务控制,市场营销和开发,业务拓展和运营管理,新项目策划组建、企业内部重组和整合,公司合并和收购, 私募基金投资。

战略规划,经营管理体系,产业和市场研究,财务金融分析,技术项目评估,知识产权和品牌建设,商业合作谈判。

新媒体、网络与电子商务、软件开发,IT服务、电信和增值业务、教育科技、生物技术与制药、纺织、环保、银行和金融服务业等高科技领域的投资和企业管理经验。

欢迎联络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创造力成果体系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工大成果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