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明专利、授权差距、国外控制

2009-07-21俞文华

创新时代 2009年6期
关键词:授权量专利权差距

俞文华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从工业驱动转向知识经济,知识产权成为影响企业乃至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和世界财富分配的重要因素。发明专利是经济上最重要的知识产权。随着全球发明专利爆炸性增长,企业要发挥发明专利在商业竞争中的作用,不能仅有一件或几件发明专利授权,而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授权并建立起能对技术或产品发展空间进行有效控制的专利组合(patent portfolio)。中国企业概莫能外。它们也需要有价值的专利组合,以创造独占性的产品市场空间、构筑竞争对手进入壁垒、分享他人关键技术或获取高额的专利许可回报。加入WTO后,随着我国更深更广地融入全球经济,跨国公司愈发重视发明专利在国内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而国内企业也面临着跨国公司越来越严峻的专利挑战。

国内外五大技术领域专利授权量比较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技术领域分类统计,1986-2006年,中国企业发明专利国内外授权203869件,其中,国内企业26396件,占到13%,国外企业177473件,占到87%。从国内外授权差距来看,所有技术领域企业发明专利国外授权量相当于国内授权量的7倍。但1986-2006年中国企业发明专利国内和国外授权量及其差距,所反映的是国内和国外企业在华的高新技术产品发展控制权分配的静态对比。而发明专利授权量累积的过程,实际上是高新技术产品乃至新产业发展控制权激烈争夺的过程。图1中将从1986-1992年(第一阶段)、1993-2000年(第二阶段)与2001-2006年(第三阶段),分析中国企业发明专利国内和国外授权量差距的动态变化趋势,以揭示国内外企业在华争夺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发展空间控制权的动态趋势。

随着企业发明专利国内外授权量从1986—1992年(第一阶段)的0.9万件、1993—2000年(第二阶段)的2.7万件猛增到2001—2006年(第三阶段)的16.7万件,国内外授权量差距也从0.7万件和2.0万件迅速发展至12.4万件,从而,加入WTO后,企业发明专利国内外授权量差距总体上急剧扩大。可见,国内外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差距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扩大了2.8倍,而第三阶段与第二阶段相比则扩大了6.3倍。

图1中显而易见,自加入WTO后,电气工程领域是企业发明专利国内和国外授权量差距扩大最快的领域,其企业发明专利国内授权量从前两个阶段分别比国外授权量少1774件和5019件,到第三阶段突增为比国外授权量少50039件。该领域国内外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差距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扩大了近3倍,而第三阶段比第二阶段扩大了近10倍。

加入WTO后,国内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与国外的差距急剧扩大,意味着外国企业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乃至新产业发展控制权争夺中取得了更为巨大的优势。特别是,发明专利授权意味着技术已接近商业应用,因此,国内企业在国外专利权高度控制的技术领域或子技术领域,要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将面临着国外企业强大的专利组合的严峻挑战。而寻求突围的重要方法就是在现有的专利组合中寻求更多的改进专利,以打破高技术产品核心或关键技术绝大部分甚至完全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在商业性R&D;补贴政策受WTO协定严格限制的情况下,这就要求我国尽可能发挥税收政策对国内企业R&D;投入的激励作用。

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授权量爆炸性增长,必然为国外专利权人,特别是拥有大量发明专利的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上采取各种手段获取超额利润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这些跨国公司甚至有可能在我国采取各种各样的滥用知识产权行为。为此,我国在进一步完善有关国外专利权人对华技术许可的各种优惠政策的同时,国内应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层面上积极追踪和监测跨国公司对华的知识产权战略和行使行为,并采取各种政策加以引导和防范,使之对我国技术能力提升的溢出效应最大化。

当前国内企业技术创新面临国外企业专利权严重控制的子技术领域,均是与我国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汽车甚至纺织和造纸等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技术领域。为尽可能降低国外专利权对这些重大产业发展的制约,进而保障这些产业发展的安全,笔者建议,应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产业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战略相协调的角度,成立由知识产权、科技和产业管理部门参与的协调机构,并制定专门知识产权应对策略和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特别是当前出台的各项国家产业振兴计划应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有关内容纳入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以尽快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国内外36个子领域专利授权量比较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技术领域有数据显示,1986-2006年企业发明专利“国内授权量前10子技术领域”依次为:基础材料化学、材料及冶金、电信、有机精细化学、化学工程、计算机技术、高分子化学及聚合物、传统药物和药品。该子领域组企业发明专利国内外授权量分别从1986—1992年(第一阶段)的3521件和1993—2000年(第二阶段)的13711件,突增到2001—2006年(第三阶段)的75241件,即其企业发明专利国内外授权量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扩大了2.9倍,第三阶段与第二阶段相比则扩大了4.4倍,而其企业发明专利国内外授权量差距随之从2633件和9243件猛增至49541件,即其企业发明专利国内外授权量差距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扩大了2.5倍,第三阶段与第二阶段相比则扩大了4.4倍。国内授权前10子领域组企业发明专利国内外授权量差距基本上与其企业发明专利国内外授权量增长同速扩大。

传统药物是1986-2006年国内企业相对国外而言惟一具有明显绝对优势的子领域,并且,基础材料化学、材料及冶金、有机精细化学、化学工程、高分子化学及聚合物、数字通信、土木工程、生物技术、食品化学、环境技术和生物材料等11个国内企业参与国内市场竞争技术实力较强的子技术领域,国外专利权控制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不过,电信、光学、医疗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药品、半导体、声像技术、表面技术及涂敷、与纺织和造纸机器、管理信息技术方法、基础通信方法、交通、搬运、发动机(包括泵及叶轮机)、机械零件、电气机械设备及电能、纳米技术、特殊机器、家具和娱乐、其他消费品等21个子技术领域,国内企业技术创新面临国外企业专利权严重控制的局面基本没有改变。需指出的是,声像技术、光学和半导体是国内企业技术实力最弱的3个子领域。

在国内企业参与国内市场竞争技术实力较强的技术领域中,虽然我国企业在打破外国专利权控制方面也取得积极的进展,特别是材料及冶金、高分子化学及聚合物、数字通信、生物技术和生物材料等5个高技术子领域。但是,我国科技计划应加大对这些子技术领域企业共性技术的支持,进一步积极鼓励我国企业的技术追赶。此外,为防止国外大量权利范围宽、应用领域广的技术得到不适当的授权,国家知识产权局在这些技术发明专利申请的授权条件上,特别是“实用性”要求上,应坚持最严格的解释。

(作者为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副教授)

猜你喜欢

授权量专利权差距
论实用新型专利权终止对同日申请的发明专利授权的影响
——兼评专利法第九条
2017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授权量统计表(12月)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2017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授权量统计表(2月)
论FRAND原则对标准必要专利权行使的限制
论专利权无效判定的基础
2016年03月河南省各省辖市专利授权量统计表
数字专利
专利权与生命权如何平衡?——白血病患者陆勇案引发思考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