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货币体系临危谋变

2009-07-21温越岭

创新时代 2009年6期
关键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货币

温越岭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 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G20会诊世界经济

继美国开动印钞机救市后,欧洲也要步起后尘。以美元为中心的旧国际货币体系正加速瓦解。如何构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世界准备好了吗?

4月22日,欧洲央行执委会成员冈萨雷斯-帕拉莫称,欧洲央行将在5月初出台非传统融资措施,并准备再次降息。消息一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评论普遍认为,这意味着欧洲也将通过大量增发货币,即所谓“开动印钞机”的办法,来刺激国内经济,对外转移危机。

这样的评论并非神经过敏。事实上,自3月下旬,关于欧洲央行将降息至纪录新低1%的预测,就开始广为流传。4月20日,奥地利央行行长又明确表示:“欧洲央行正讨论进一步降息的空间,并已就此形成了肯定的共识。”

欧元是仅次于美元的国际上最主要的通币。很多国家担心,若欧元利率达到近乎零的最低水准,则意味着欧洲货币政策将失去利率约束,导致欧元大幅贬值,增加其他国家对欧出口成本,并使其他国家拥有的欧元资产缩水。更重要的是,此前美国已率先通过大量增发货币救市,欧洲的跟随必然加剧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

此前的3月18日,美联储宣布收购3000亿美元长期美国国债,以及1.25万亿美元“两房”发行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在国际金融危机还未缓解时,这种破坏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对外转移危机的做法受到广泛批评。当时,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为首的欧洲官员说:“美国已失去市场原则,没有稳定的货币供应量,只有轰鸣的印钞机。”言犹在耳,却传来欧洲也要步其后尘的消息。

此后,一种特别的气氛在全球蔓延。日本央行决定将购买国债额度一次性提高29%,每月购买的数额由1.4万亿日元上升到1.8万亿日元;英格兰银行则开始实施总规模750亿英镑资产收购计划。“全世界集体开动印钞机!”环球财经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说,几十年来由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现已脆弱不堪。

国际储备货币博弈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延续。在20世纪后半叶的50年中,关贸总协定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认为是支撑世界经贸和金融格局的三大支柱。这三大支柱实际上都肇自于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后两者又被称之为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该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

从一开始,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按美国制定的原则,为美国经济利益服务的,自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陷:只有美国长期贸易逆差,才能使美元流散到世界各地,使其他国家获得美元供应,这又必然影响人们对美元的信心。最终,“美元危机”出现。1971年,美国被迫放弃美元“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终结。此后,欧元出现并很快成为国际强势货币,但美元仍是最重要的国际贸易通货,由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持续至今。

“美元保持全球主要通货的地位,是以其币值相对稳定为前提的。现在美联储放任美元加速贬值,就意味着美元放弃了全球主要通货的责任。”向松祚评价说。

当美联储启动印钞机的消息传出后,各国媒体开始讨论哪种货币能取而代之。很多人看好欧元。如今欧元也要加速贬值,世人不免开始惶惑: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不久前在伦敦召开的G20峰会上,构建新的更加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人们讨论的议题之一。在参加G20峰会之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更是提出,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发展成为“超主权货币”的主张。

3月23日,周小川发表文章指出,目前的“储备货币发行国无法在为世界提供流动性的同时确保币值的稳定”,提议创造“超主权储备货币”。3月24日他又发文,再次强调“长期内稳步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向多元化发展”。3月26日的文章则提出,“需要在微观层面安排更多的逆周期机制,以确保金融体系更为稳健”。

周小川强调:“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一周内周小川连发三文“备课”G20,力挺新国际储备货币的思想跃然纸上,引发全球热议。巴西等多个发展中国家的政要,很快就表示支持他的提议。欧州一些国家也公开表示认同。而美国总统奥巴马高调回应称:没必要设立一种新的全球货币。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美国财长盖特纳更是在第一时间,断然拒绝了周小川的建议。

也正由于美国的阻挠,后来新国际储备货币问题未能在此次G20峰会上取得实质进展。但与会各国领导人在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方面达成了妥协。

改革国际金融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伴随原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而建立的国际金融机构,也是服务于这个体系运转的核心机构,其机构设置和运作规则也是服务于发达国家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沃云说,两大机构的核心目标,其实是把更多发展中国家纳入到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中。

在长期惯例中,世界银行行长由美国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由欧洲决定。对发展中国家贷款援助时,常捆绑符合欧美发达国家利益的政治条件。在金融监管方面,两大机构对发展中国家要求苛刻,对欧美发达国家却约束松懈。这也是引发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如今,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努力,改变发达国家主导地位、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终于成为两大机构改革的目标。

4月26日,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79届发展委员会会议上发言时再次强调:G20伦敦峰会提出了加快世行改革进程时间表的要求,中方期待各方拿出政治诚意,推动发言权和代表性改革,以增强世行在新时期履行其发展使命的能力。

中方关切也得到了正面的反应。世行行长佐利克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在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展委员会期间,均表示支持新兴经济体在这两个金融机构拥有更大发言权。佐利克在会议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还说道:“现在是改变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权比例的时候了。金融危机改变着世界,世界银行也必须随着它改变。”

国际货币体系是世界经济秩序的重要部分。沃云认为,旧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是目前正在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的总根源,也是制约发展中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分工中,中国被迫屈居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用廉价劳动力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大部分利润被发达国家的大公司占有。由于已深处这样的分工中,中国在市场、技术和金融结构等方面形成严重的对外依赖,仿佛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绑在一条船上。这也是此次金融危机虽源于美国,而中国的实体经济和外汇储备却遭受重创的原因。

“如今,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是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良机。”沃云说,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应该在此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发展中国家也为自己在新国际经济秩序中求得有利位置。

关键词

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是世界银行集体的俗称,“世界银行”这个名称一直是用于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和国际开发协会(IDA)。这些机构联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信贷和赠款。 它是一个国际组织,其一开始的使命是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的重建。今天它的任务是资助国家克服穷困,各机构在减轻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世界银行的工作经常受到非政府组织和学者的严厉批评,有时世界银行自己内部的审查也对其某些决定质疑。往往世界银行被指责为美国或西方国家施行有利于它们自己的经济政策的执行者,此外往往过快、不正确地、按错误的顺序引入的或在不适合的环境下进行的市场经济改革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反而造成破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 IMF) 1946年3月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开始工作,1947年11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在经营上有其独立性。总部设在华盛顿。根据章程,该组织宗旨是通过一个常设机构来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为国际货币问题的磋商和协作提供方法;通过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把促进和保持成员国的就业、生产资源的发展、实际收入的高水平,作为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稳定国际汇率,在成员国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价安排,避免竞争性的汇价贬值;协助成员国建立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有适当保证的条件下,基金组织向成员国临时提供普通资金,使其有信心利用此机会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调,而不采取危害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按照以上目的,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时间,减轻不平衡的程度等。

猜你喜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货币
世界银行为坦桑尼亚增贷3亿美元改善供水及卫生设施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古代的货币
古代的货币
世界银行PPP信息披露框架对我国的启示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消费价格指数
外汇储备
钱荒遇上货币空转
轰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