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中的“绿色科技”

2009-07-21徐志咏

创新时代 2009年6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新能源绿色

徐志咏

编者按:

4月26日是第九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将今年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主题定为“绿色创新”。

科技创新一直是知识产权保护所致力于实现的核心目标之一。但科技创新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开发利用资源的效率,并导致能源大量消耗、环境大面积污染及气候异常变化等问题,使人类生存空间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今年世界知识产权日期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在致辞中指出,人类的创造力是恢复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脆弱的平衡的最大希望。绿色创新——开发和推广处理气候变化问题的各种技术手段——对停止地球资源的损耗发挥着关键作用,而鼓励绿色创新、致力构建“碳中和”环境的“平衡”知识产权体系,将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世界知识产权日将“绿色创新”设立为主题,目的在于呼吁国际社会建立一套“平衡”的知识产权体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指出,这一体系的建立应有利于清洁技术的发明、传播和利用;有利于绿色设计的推广,以确保所制造的产品终其生命周期都于生态无害;有利于绿色品牌的创建,以帮助消费者做出知情选择,同时使打造绿色品牌的企业拥有竞争优势。

地球上的人们在焦虑着金融危机的时候,其实还面临着另一个危机,那就是严重的环境危机。环境危机不同于金融危机,但从长远来看,忽视气候危机的后果将同样严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大力发展环保和清洁能源技术,倡导“绿色GDP”的发展模式,对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很重要,危机中最先复苏的国家在绿色科技领域往往也是领先的。

近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全球绿色财富榜揭晓,共评选出身家在2亿英镑(1英镑约合1.45美元)以上的百位投资绿色技术和环保产业的企业家或家族。美国、中国和英国的入榜企业家总数位列前三甲。他们的资产总和接近2670亿英镑,大多来自电动汽车、太阳能和地热等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领域。其中美国企业家有35位,中国有17位,英国有10位。

绿色IT技术蓄势待发

绿色IT技术在2009年依旧是业界关注的热点。据Corporate IT Forum调查表明,80%的企业和去年相比,进一步提高了绿色IT技术在企业优先发展策略中的重要性。

绿色IT技术近年来随着企业环保观念的加强越来越受关注。数据中心不断攀升的能耗,巨大的电费开支,使绿色IT技术得到了不少IT巨头的重视。如IBM在2007年推出“大绿色”计划;英特尔在2007年和2008年缩减数据中心的数量;惠普在2008年开展“绿色风暴”活动;微软几年前便开始筹建数据中心,目前正在运行的数据中心已升级到能效比表现更优异的第四代。他们不断地将绿色IT概念和技术进行着推广。2009年,虽然IT产业也在金融危机阴霾的笼罩下,但在绿色IT趋势和经济环境的双重影响下,广泛的绿色IT技术还将会得到进一步增强。

虽然绿色IT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但有不少中小企业对其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成本因素被认为是影响绿色技术普及的症结所在。企业因为实施绿色IT措施将增加投入而一再拖延。在伦敦举办的欧洲绿色IT峰会上,有企业就表明:如果能够给企业省钱,我们就上,如果不能,我们则要三思而后行。但51%的企业认为实施该方针能够给他们带来节约成本的机会。

绿色建材倍受青睐

美国房地产业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中遭受打击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产业。可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技术应用的扩展时时呈现出鼓舞人心的亮点。

所谓绿色建筑就是建筑以最节约能源、最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并且提供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不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带来压力。近年来,全球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迅猛,美国优德桑联合公司预计,今年绿色建筑工业将以60%以上的速度增长。

美国著名咨询机构麦格劳·希尔建筑信息公司在《绿色建材2009年前景》报告中预测,该产业规模到2013年将达到目前的3倍,即960亿~1400亿美元。在全球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背景下,这样的商机显得格外诱人。欧美多家化工企业正争相采取措施在这一市场中“淘金”。可以肯定的是,发展绿色建材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增长。另外,金融危机中绿色技术和材料在房地产业的发展势头,还使众多的环保材料的制造厂家躲过了破产噩运。如洛杉矶一家专门生产节能门窗的公司,在新房开工率出现历史最大降幅的2008年,仍基本维持了近年来的订单需求。厂家估计,一旦房地产市场回暖,他们的产品订单就会直线上升。

相对于欧美已经巍然成势的绿色建筑,我国绿色建筑起步较晚,发展状况也落后于欧美。目前在我国很多绿色建筑,还是用很多高新建筑技术堆砌出的节能建筑,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容易得到推广。设计师完全可以设计出来,但是我们的市场不接受,国家的经济条件也还不允许。不过,我们也应该有其他的方法,比如用地源热泵技术来平衡室内的冷热,利用太阳能技术等。这些被动式太阳能技术早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就在欧美国家使用了,是比较成熟的。

根据世界绿色建筑协会相关报道,全球绿色建筑水平最高的是在欧洲,发展最快的在亚洲。作为亚洲新兴国家的代表,中国在推广绿色建筑时,必然要关注全球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并以此推进中国绿色建筑设计实践的发展,促进建造行业的环境意识,唤起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共识,推动中国建筑市场的发展。

绿色新能源是大势所趋

绿色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如果我们再不重视新能源,预计再过10年,我们想追日本也追不上了。”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从长期来看,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必须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当前,许多国家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美国奥巴马政府甚至动用40亿美元政府资金,支持汽车制造商重组、改造和技术研发,生产更节能高效的混合动力车。在7870亿美元的巨额经济刺激计划中,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摆脱经济衰退、创造就业机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产业。他还提出在未来3年内可再生能源产量增加一倍。谁掌握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谁就将主导21世纪;谁在新能源领域拔得头筹,谁将成为后石油经济时代的佼佼者。

联合国发展计划署提出了“绿色新政”的概念。美、欧、日、韩等发达经济体大力推进新能源发展,既着眼于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更有从战略角度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在能源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上把握主导权等多方面的考虑。

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进口石油2.18亿吨,预计到2020年前后将超过日本,成为亚太地区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另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汽车消耗石油将达到1.38亿吨和2.56亿吨,分别约占全国石油总消耗量的43%和67%。

面对这一局面,张国宝指出,不能因为当前金融危机导致能源供需矛盾缓和,而忽视新能源产业发展,应汲取过去一些产业发展的沉痛教训,密切跟踪世界新一轮新能源发展方向,加强新能源技术研发,增加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投资,真正把新能源发展放在重要战略位置。

近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欧盟将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欧盟地区的“绿色经济”,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保持欧盟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尽管目前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出现下跌,但长期看油气价格仍将不断攀升,可再生能源将更具竞争力已是各国的共识。金融危机时期加快可再生能源建设,在拉动投资的同时为下一阶段经济发展做可靠的能源准备,这种考虑推动了全球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投资。在政府及企业层面的推动下,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或将引领新一轮能源产业发展。

绿色技术是未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不容忽视。但是,当前的经济低迷可能会对经济环境产生长期的严重影响。企业可能因此而减少对更为绿色技术的投资,有许多可持续的能源项目和计划,可能因为缺乏贷款和投资,而被扼杀在摇篮中。这就需要政府在绿色技术的支持和保护上加大力度,把住制约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倡导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新能源绿色
绿色低碳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
再造绿色